中招语文复习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过关检测卷(二)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含答案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背景和结语是必要部分。
B.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主要讲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故事。
C. 佃农指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D.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答案】 A【解析】【分析】A错误,背景和结语不是必要部分。
故答案为:A【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艾青,原名蒋海澄,诗人,1966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真挚,诗风清新。
B.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走过女儿国、大人国、飞岛国、慧姻国等多个国家。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去到西天,取得了真经。
C. 在《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明明赞扬长妈妈,却从她的缺点说起,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D. 李逵,绰号“黑旋风”,使两把斧,力大如牛,为人爱僧分明。
【答案】 B【解析】【分析】B错误,没有经过大人国、飞岛国、慧姻国。
故答案为:B【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3.阅读下面文字,结合《儒林外史》中关于范进的其他章节,分析范进形象。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
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过关检测卷(两套含答案)
名著阅读过关检测卷(一)(满分:31分得分:________)1.(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2分)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C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C.《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幻想三部曲”之一。
因此他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D.《傅雷家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2021·江苏宿迁中考,4分)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AD )A.《骆驼祥子》中虎妞难产而死后,虽然小福子愿意与祥子过日子,但祥子因负不起养她两个弟弟和一个醉爸爸的责任,狠心拒绝了她。
B.《西游记》第七十六回中,悟空故意不扯救命索,让八戒被二魔象怪卷走,气得三藏大骂悟空无情无义,这体现了悟空自私狭隘的一面。
C.法布尔的《昆虫记》是研究昆虫的科普巨著。
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关于人类社会与人生的思考。
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但缺少幽默感。
D.《艾青诗选》主题鲜明,意象丰富,其中“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爱,“太阳”表现了诗人对光明、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E.《水浒传》善用“穿针引线”的方式构思情节,如晁盖派吴用报恩,引出宋江杀阎婆惜的故事;宋江在柴进庄园避难,又引出武松的故事。
3.(2021·江苏宿迁中考,8分)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片段,按要求作答。
【甲】这时已是早晨两点过后,我真是筋疲力尽了,但在A的白而带黄的脸上,却还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
每当吴亮平翻译和我记录的时候,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中来回踱着步,一忽儿坐着,一忽儿躺着,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叠报告。
他的夫人也还没有睡。
(四川省)2017-2018中考语文习题课件+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二)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二)1.(2015·天门)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关雎》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风筝》《故乡》《孔乙己》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C.《给巴特勒的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都是法国著名作家。
D.《望岳》《小石潭记》《钱塘湖春行》《泊秦淮》都是同一朝代作家的作品。
2.(2015·聊城)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汗青”特指史册;“桑梓”指家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
B.“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论语》《乡愁》《端午的鸭蛋》《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孔子、余光中、汪曾祺、契诃夫。
D.《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之一;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3.(2015·南宁)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
《童年》中阿廖沙捡破烂换钱来给外祖母补贴家用,他的懂事能干让外祖母感动落泪又万般心疼。
B.老舍擅长写人,《骆驼祥子》中“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寥寥几笔就把祥子灵活、稳健的形象刻画出来。
C.培根在《谈美》中列举了法王腓力四世等几位男性帝王,称他们“皆有宏图壮志而又为当时最美之人也”,在赞美帝王们德、美兼备的同时,也表露了培根的平民立场和民主思想。
D.《简·爱》中出身低微的简·爱与东家罗切斯特彼此爱恋,互诉衷肠后,“狂风在月桂树的小径上呼啸,急速地从我们头上吹过”,引发悬念,为下文他们将面临更多的磨难作铺垫。
4.(2015·潍坊)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A.《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曾跟随诺第留斯号进行海底探险。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含答案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B. 在我国古代,“始龀”指孩童四五岁,“加冠”指男子十八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C.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D. 对联,亦称“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征,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答案】 B【解析】【分析】B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
“始龀”指孩童七八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故答案为:B。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2.品读古典诗词,感受节日文化,将下列诗歌按传统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清明时节时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樱桃桑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⑤大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 ③⑤①②④B. ③⑤①④②C. ⑤③①②④D.⑤③①④②【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在平时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的常识进行积累,注意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了解常识,掌握常识。
①句对应的是:清明节;②句对应的是:重阳节;③对应的是:春节;④对应的是端午节⑤对应的是:元宵节故答案为:B【点评】考生对传统的节日要知晓,对诗句中所涉及的节日要了解,掌握相关的文化文学常识,完成此题不难。
3.《水浒传》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请简述“杨志卖刀”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答案】示例:为筹措盘缠,杨志在汴京街头售卖祖传宝刀。
泼皮牛二前来纠缠,要杨志验证宝刀杀人不见血,还要夺杨志的宝刀。
两人扭打起来,杨志一时性起杀了牛二,投开封府自首,那把宝刀也被官府没收。
中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
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中血肉饱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中一个精彩的场面,请仔细观察,答复以下问题。
(1)这段故事名为《》。
(1分)
(2)根据该故事情节简要概括鲁达的性格特征。
(2分
1.(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或《拳打镇关西》评分:共1分。
(2)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等。
评分:共2分。
答出两点即可。
精神:
举例:
2、答案例如:精神:不屈不挠的对抗精神。
举例:孙悟空大闹天宫。
他被骗到天庭,屡遭羞辱,大搅蟠桃会,偷御酒,吃仙丹,勇斗神兵,虽败犹荣。
评分:精神1分,举例1分,分析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隔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枝箭。
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
”这段文字选自英国挖苦作家写得《》。
选文中的“我”还曾流落到、等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
3.答案: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大人国飞岛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第一空只答“斯威夫特”也对;第三四空能答出大人国、飞岛、马(慧骃)国中的两个地名即可。
4.身份卑微、相貌平平而又独立自尊、勇敢执着(2分)。
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及答案
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B. 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C. 古人常言“二十加冠、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五十不惑、六十耳顺”。
D.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俺。
【答案】 B【解析】【分析】A错误,典故不是出自于“伯乐相马”,而是出自于《塞翁失马》。
C错误,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D错误,稼轩是辛弃疾。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春节、惊蛰、清明、夏至”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
B. 古代把“梅、兰、竹、菊”誉称为花中四君子,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
C. 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变色龙》中的人物,他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
D. 左丘明是春秋时期人,《左传》是他根据鲁史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答案】 A【解析】【分析】A. 春节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要以书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3.品读古典诗词,感受节日文化,将下列诗歌按传统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清明时节时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9中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过关检测卷(二)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过关检测卷(二)(时间:45分钟满分:29分得分:________)1.(2018·湖北宜昌中考,2分)请将下列古人代指年龄的词语,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__CADB__A.垂髫B.弱冠C.襁褓D.束发2.(2018·江苏徐州中考改编,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B.《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狼》《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吴敬梓。
C.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吴广为都尉”中的“都尉”是官名。
3.(2018·青海西宁中考改编,2分)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A.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C.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他的《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三部曲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及答案
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 A【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2.名著阅读考查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填空。
①先主传旨,请A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言讫泪流满面。
A亦涕泣曰:“愿陛下善保龙体,以副天下之望。
”——《三国演义》②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
被B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B赶到洞里,也搠死了,却钻入那大虫洞内。
B却便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
——《水浒传》文段中A指代的人物是________,出自名著中的精彩故事________,文段中B指代的人物是________,出自名著中的精彩故事________。
【答案】诸葛亮;白帝城托孤;李逵;黑旋风沂岭杀四虎【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与《三国演义》《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
文段中A指代的人物是诸葛亮,出自名著中的精彩故事“白帝城托孤”。
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含答案
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完成下列小题。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
对联“琴棋养雅趣,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
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清丽,以______①______(清幽平淡雄浑激昂)为上。
文人雅士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
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
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
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
与“书”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
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______②______(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
(1)在文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清幽平淡取长补短B. 清幽平淡相得益彰C. 雄浑激昂取长补短D. 雄浑激昂相得益彰(2)下列词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A. 笔走龙蛇B. 高山流水C. 博览群书D. 落子无悔【答案】(1)B(2)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
需联系上下文语境具体分析作答.根据第一处前面的“中正平和,雅致清丽”可知此处应填清幽平淡.根据第二处前面的“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可知此处应填相得益彰。
故选B。
(2)本题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根据成语的意思来选择对应的项目。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高山流水为弹琴。
博览群书说的是应读很多的书,意思与“琴棋书画”无关。
落子无悔说的是下棋。
故选C。
故答案为:(1)B(2)C【点评】第一题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及答案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好汉聚集,直到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
B. 陈涉复立楚国社稷。
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
C.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不属于这种文体。
D. 《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罢,不禁令人想起发生在长江上的赤壁之战。
曹操率大军南下,欲破江东孙权。
孙权、刘备联手抗击曹操,周瑜巧设连环计,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大营。
【答案】 B【解析】【分析】B.错误,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故答案为:B【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2.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 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
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
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答案】 B【解析】【分析】A项错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项正确。
C项错误,赏月、猜灯谜不是重阳节的习俗。
D项错误,知天命表示年龄“五十岁”。
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 A【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骆驼祥子》中,虎妞是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她是祥子的妻子。
小福子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溢。
B. 简·爱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
简·爱找到他,最终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C. 在重伤养病时,保尔偶然认识了女工丽达并相爱。
他一边不断地帮助丽达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
最终丽达成了保尔的妻子,并帮他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D. 《水浒传》中的一丈青扈三娘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双刀神出鬼没,更有用绳套的绝技。
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三娘首战便捉了“鼓上蚤”时迁。
扈三娘后被林冲所捉,由宋江主婚与时迁成了夫妻。
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及答案
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令郎是对方的儿子,令堂是对方的父亲,令爱是对方的女儿。
B.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一句中的“汉之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C.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为会元,而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探花、榜眼。
D. 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
如“弱冠”指男子十六岁,表示已成年,“花甲”指六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答案】 B【解析】【分析】A项错误。
令堂是对方的父亲;B项正确;C项错误。
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D项错误。
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
如“弱冠”指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故答案为:B【点评】对于传统文化常识要熟知,注意敬称、谦称、科举考试制度、特定称谓、历法、礼节等。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手法,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歌颂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高尔基的《海燕》借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B. 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启示深远,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启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庄子·逍遥游》借鲲鹏的形象启示人们要积极进取、奋力拼搏。
C. “序”“说”“书”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马说》是借千里马阐述人才被埋没的议论性文体,《与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
D. 许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清代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法国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俄国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
【答案】 A【解析】【分析】A高尔基的《海燕》是散文诗。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及答案
语文中考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能力检测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故乡》都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
B.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C.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D.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就算我没有同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答案】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平时对课文的文学常识进行积累。
A.错误。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故答案为:A【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C.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著名文学家。
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
【答案】 A【解析】【分析】A项,有两处错误一处年代不对《范进中举》是清代吴敬梓杰出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不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语文九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 (2)
语文九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在科举考试中,殿试为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考,录取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或鼎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B.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孔子曾。
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C. 曹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者,也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好父亲。
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纪传体通史《史记》的高度评价。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好父亲是苏洵,不是曹操。
故答案为:C【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根据下列四句话的内容进行推断,它们依次对应的作品是()。
①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
②所谓的画家却大多数是些骗子狂徒,只会向附庸风雅的愚人榨取钱财而已。
③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④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A. 《朝花夕拾》《儒林外史》《傅雷家书》《骆驼祥子》B. 《骆驼祥子》《傅雷家书》《儒林外史》《朝花夕拾》C. 《傅雷家书》《朝花夕拾》《骆驼祥子》《儒林外史》D. 《骆驼祥子》《傅雷家书》《朝花夕拾》《儒林外史》【答案】 B【解析】【分析】①出自老舍的《骆驼祥子》原文第15章:同虎妞在一起他所感受到的主要不是幸福。
新婚的晚上,他的惶惑而又疑惧的直觉是这样的:“他不敢正眼看她。
她也是既旧又新的一个什么奇怪的东西,是姑娘,也是娘们;象女的,又象男的;象人,又象什么凶恶的走兽!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名著阅读(二)含答案及解析
51.文学常识填空。
(1)吴敬梓的《》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范进中举》是其中著名选段。
(2)《二十四孝图》中,鲁迅觉得子路负米、等做法还能效仿,但对、等故事不但不明白,甚至心生反感。
【答案】(1)《儒林外史》。
(2)陆绩怀橘;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5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示谦称的一项是()A.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答案】A5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千里共蝉娟”里的“蝉娟”指月亮。
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曦和等。
B.“朝服衣冠,窥镜”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上镜”,是指人在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
C.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泊。
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答案】A【解析】“曦和”非月亮的别称。
5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B.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C.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D.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答案】A【解析】“河阳”指黄河北岸;“汉阴”指汉水南岸。
55.下列文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中考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完整版」(2)
中考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完整版」(2)精题演练1.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好汉形象,如头脑简单的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李逵,懦弱无能的林冲。
B《朝花夕拾》申的《阿长与(山海经)》刻画了个性鲜明、可亲可敬的长妈妈形象。
C《格列佛游记》借小人国用绳技比赛的方法选拔官员来影射英国皇帝和大臣们昏聩无能。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来于小说中“钢铁是在旺火和骤拎中炼成的”这一句话。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总集,《关雎》和《蒹葭》是其中歌咏纯真爱情的名篇。
B.《沁园春雪》是一首曲,“沁园春”是曲牌名;“雪”是曲的标题,它概括了曲的主要内容。
C.《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D.《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位贫苦低微、其貌不扬而又独立自尊、勇敢执着的女性。
3.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下面是对四部名著的表述: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B.《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手法,刻画动物如生。
D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赞美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以上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此项中错误的地方应改为:4.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骆驼祥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
祥子为了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历尽苦难,三起三落,他与命运抗争最后以惨败告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过关检测卷(二) (满分:39分得分:________)
1.(2019·湖北孝感中考,3分)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B)
A.法国作家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
正是由于凡尔纳无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海底两万里》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B.《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把王冕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是以王冕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达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C.当我们读到《艾青诗选》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样鲜活的诗句时,我们不仅惊叹其非凡的想象力,还从内心激起了对“黎明”和“希望”的巨大渴望。
D.法布尔的《昆虫记》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另一面:勤劳的蚂蚁竟然是残暴的掠夺者;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个能工巧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克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
2.(2019·贵州安顺中考,3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B.《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
“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
D.“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3.(2019·湖南衡阳中考,4分)名著阅读。
(1)《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以黄土高原为背景,全景式地表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是路遥(作者)的代表作,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2分)
(2)关于这部小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村民的命运为中心,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B.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孙少安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并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C.孙少平因不懂技术,办砖窑蒙受了巨大损失。
D.田晓霞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者,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献身。
4.(2019·湖北襄阳中考,4分)名著阅读。
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
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
’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
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
”
(1)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另一人是周进。
(1分)
(2)吴敬梓在创作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儒生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
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讽刺幽默的笔法。
(3分)
5.(2019·江苏淮安中考,8分)阅读下面《朝花夕拾》选段,完成相关题目。
《山海经》《天演论》
(2)《朝花夕抬》中“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有许多,你觉得他们最“深恶痛疾”的可能是书中的哪一篇?请简要阐明理由。
(2分)
《狗·猫·鼠》理由:这篇文章以动物写人,表面上写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3)“写作”是鲁迅和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人生转折点,请分别槪述他们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
(4分)
鲁迅:①他在日本求学时,作为在日本人眼里弱小的中国人被高度歧视。
国外留学生看不起中国留学生,认为屮国人考到60分就不是自己的本事,认为藤野先生给鲁迅泄题;
②当他看到一部关于中国人被枪毙的幻灯片时,发现自己的同胞看日本人杀给俄国人做奸细的中国人时竟然拍手称快、表情麻木,意识到改变中国人的精神和灵魂才能真真正正地救国。
于是他决定回国弃医从文,用文学救国。
保尔:①身体原因——完全瘫痪,继而双目失明;
②坚定的革命信念又使他重新回到革命工作的队伍中去。
6.(2019·天津中考,4分)祥子是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成功塑造的人力车夫形象。
在祥子起伏悲惨的命运中,曹先生和小福子是两个重要人物。
请结合小说内容,分别概括这两个人物对祥子的影响。
曹先生是祥子遇到困难时最想投奔和依靠的人。
曹先生同情祥子,他给予祥子的帮助、关心和信任,让祥子感受到了温暖、安慰和做人的尊严,使祥子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小福子是祥子喜欢的人,与祥子共同的悲惨命运拉近了他们的距离。
虎妞死后,小福子让祥子对新生活又有了希望。
后来,小福子的死让祥子的美好愿望再次破灭,最终彻底沉沦。
7.(2019·湖北荆门,7分)名著导读。
但当__A__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
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
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__A__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以上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该书作者是儒勒·凡尔纳,A处的人物是尼摩船长。
(3分)
(2)“这次战斗”指小说中哪个精彩片段?请简要叙述该片段的故事情节,并分析该情节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
(4分)
这是“章鱼袭击”片段。
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船上的人拿斧头与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
尼摩船长的性格特征:英勇顽强、不畏艰险。
8.(2018·山东临沂中考,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首,这些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集《春水》,诗文集《踪迹》,散
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D.《海燕》的作者是俄国作家高尔基,他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9.(2017·重庆中考B卷,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A.莎士比亚是法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重点塑造了夏洛克这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B.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
C.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D.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1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
A.《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狼》《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吴敬梓。
B.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C.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吴广为都尉”中的“都尉”是官名。
D.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