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
张明杰摘要:古建筑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包括文物建筑、历史建筑。

中国古建筑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保护意义重大。

古建筑和其他一切文物一样,它们的价值就在于作为文化遗产,是不能再生产与建造的,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是传统社会文化精神的物质表现形式,蕴含着丰厚的历史价值。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
引言
古建筑是研究历史的实物例证。

古代建筑和其他物质文化遗存一样,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实物,我们从对古建筑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同一时期其他科学的发展情况和当时所达到的水平。

因此,古建筑是研究建筑史的实物例证。

古建筑在新的时期又担当起文化休闲娱乐场所这样一个新的历史使命。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些名胜古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友人纷纷前来参观游览,为促进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公路交通和服务行业等相关部门的迅速发展。

由此可见,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各市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1古建筑保护概述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建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拓宽其保护思路、增强保护计划实施效果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相关的内容。

具体包括:①合理选用保护方式,构建好切实有效的保护模式,加强保护效果评估,使古建筑保护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满足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效果;②了解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给予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及科学应用更多思考,强化人员科学保护意识,为增强古建筑保护效果提供技术保障,充分发挥数字化保护系统的应用优势,高效地完成好古建筑的修复计划。

2现状分析
(1)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

在一些偏远地区,当地人民群众的古建筑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影响古建筑的修缮加固保护效果。

因为古建筑具备良好的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遭受人为破坏,同时当地人民群众的古建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发现古建筑遭受破坏之后,没有及时地上报,会严重影响古建筑的修缮保护效果(2)保护方法亟需改进。

古建筑经历千百年时间,随着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走进古建筑,从而更好地领略其独特魅力,因此导致很多古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所以做好古建筑修缮加固保护工作特别重要。

结合当前我国古建筑修缮加固与保护现状可以得知,由于保护方法不够先进,技术人员仍然采取传统保护方法,使得古建筑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给古建筑的观赏性和完整性带来严重影响。

(3)古建筑整体性受到破坏。

在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城市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化,使得当地的人文环境变得更加多元化。

在部分区域,为了进一步满足城市化的实际发展需求,在建设过程中,会牺牲掉部分古建筑,古建筑规模逐渐减小,其整体性受严重破坏。

3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
3.1VR技术在古建筑保护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3.1.1整合古建筑文化
古建筑在自身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被不断修缮,各项功能与造型都在不断变化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建筑也是对自身所处时代与社会的客观反映,这也为后人研究相关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物质资料。

在VR技术得到充分应用的新时代,古建筑自身具备的文化价值也能得到更为有效的激发。

尤其当游客利用VR技术参观古建筑时,古建筑中的各项细节都能被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古建筑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途径。

3.1.2增强古建筑展示效果
古建筑历史悠久,能够成为新时代相关研究工作的具备现实意义的教材。


今时代已有越来越多的古建筑存在残缺或毁坏的问题,修复工作以及复原工作都
有较大难度。

在以往古建筑保护工作中,主要工作由考古领域及古建筑领域内的
专家共同完成,旅游部门也在其中发挥作用。

但此类保护工作耗费成本过高,操
作难度也相对较大,对人力与物力而言都存在浪费情况。

但在引入VR技术后,
复原古建筑结构与形态工作有了更为便捷的路径,古建筑自身蕴含的历史价值与
人文价值也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下全面激发。

游客在参观古建筑的过程中可充
分利用VR技术收获更为真实的体验,在对古建筑进行更为全面观赏的同时,有
效避免对其本身造成损坏。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也能为古建筑保护工作与设计工
作带来便利,使工作成本进一步降低,各项展示效果同时能相应增强,因此VR
技术在古建筑保护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3.2加大资金投入
古建筑修缮加固资金主要包含财政资金、经营收入和社会资金投入等,为了
确保资金得到有效利用,真正投入到古建筑保护当中,文物保护部门可从以下方
面入手:第一,针对归属于国家的古建筑,可由政府部门出资,确保古建筑修缮
加固能够顺利完成,若资金存在剩余,可以直接用来作为后期的开发和保养资金。

第二,针对归属于村组织的古建筑,村组织需要承担相应的修缮加固费用,若古
建筑的修缮加固费用较高,可将具体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申请资金进行后续的
修缮。

第三,若古建筑修缮加固规模较大,涉及范围较广,单纯依赖国家财政过
于吃力,可采取社会筹资方式。

3.3古建筑文物价值评估工作与实际工程相脱节
首先,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价值评估工作,不能单纯地进行价值的评估,而是
要深入理解古建筑文物保护的原则。

古建筑文物保护的首要要义就是不改变文物
原状,即做好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环境、文化传统等的保护,不需要面
面俱到但要充分认识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不能仅基于病害去进行古建筑文物的
保护修复。

其次,对于古建筑文物的展示评估工作,现有的古建筑文物保护更多
地考虑保护方法、保护技术,却很少思考古建筑文物保护的意义以及用途。

古建
筑文物更多的是服务于公众教育和展示,但却忽视了其价值展示评估,保留和展
示的价值信息难以把握,导致后期古建筑文物保护方案成了纯粹的修复方案。

再次,对于古建筑文物的研究现状评估工作,还没有明确的建筑研究评估标准,对相关技艺和技术不了解,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古建筑文物人才。

同时,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保存状况评估工作,还没有准确评估价值载体的保护状况,对其古建筑文物的病害程度、材料属性、结构安全缺乏全面了解,这也主要是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宣传不够造成的。

在古建筑文物修缮中保护意识普遍不强,无形中古建筑文物价值遭到破坏。

最后,对于古建筑文物的病因评估工作,自然环境调查与评估改良还需要更加全面,更加注重保存环境。

从现实情况来看,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是需要从保护、利用、管理几个方面具体设计的。

古建筑文物是过去历史传承给我们现在和未来的礼物,通过技术修复措施保存古建筑文物是远远不够的,保护古建筑文物的核心在于文物历史信息、文化符号和价值的保护传承工作。

因此,在古建筑文物保护中,思考的不仅仅是工艺和技术的保护修复问题,更主要的是对古建筑文物认识和保护态度的问题,我们需要宣传、需要规范、需要人才来科学认识保护古建筑文物这一文化遗产和中华传统文化。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很多古建筑面临消失风险,采用传统保护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古建筑可持续发展需求。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做好古建筑测绘工作,构建古建筑数据库,从而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到准确、科学。

参考文献
[1]庞志刚.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东方收藏,2020(13):103-104.
[2]李灿,白银霞,田忠喜.基于BIM技术的古建筑修缮与保护[J].收藏与投资,2020,12(06):81-83.
[3]袁强亮,冷媚.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炎黄地理,2020(06):101-103.
[4]王静.基于古建筑的保护及修缮方法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
计,2020(06):25-27.
[5]赵斌.谈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J].东方收藏,2020(05):95-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