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_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发布时间:2022-11-27T01:04:16.24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5期作者:于国栋
[导读]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是关键的工作要点,这两方面工作对林业工程质量与建设效果有直接影响,对此相关单位还要加强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的研究。

于国栋
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苇河林场150623
摘要:林业工程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是关键的工作要点,这两方面工作对林业工程质量与建设效果有直接影响,对此相关单位还要加强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的研究。

文章对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造林技术
引言
在绿色中国发展背景下,如何提升林业工程质量和造林效率已成为林业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

因此,在园林绿化建设、人工造林过程中,必须构建科学的苗木培育机制,加强技术管理,筛选合格的林木品种,优化移植方案,做到适地适树,以发挥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林业苗木培育技术分析
1.1科学选择育苗场地
在实际的林业苗木培育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育苗场地的选择:首先,需要选择土质较好的地区进行育苗,同时还要保障该地块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确保该区域的平坦性,以免影响苗木的正常发育和生长;此外,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阳光等因素必须充分满足,还要注意防风,避免风沙对苗木造成摧残,也正因如此,需要林木管理人员对育苗场地进行实地考察,从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地块进行育苗。

其次,必须对育苗场地周边的交通状况进行考察,只有确保当地的交通较为便利,才能让后期育苗维护工作更为便捷地开展,避免管理人员在交通过程中付出过大成本。

对林木育苗场地进行合理选择,可以有效提升林木树苗的成活率。

与此同时,在完成林木育苗场地的选择之后,还需要对地块进行整翻,从而对土壤进行疏松,保证土地表面平整,以此实现为苗木创造良好生长环境的目的,此时还要对土壤中所掺杂的石块等杂物进行清理,以免影响苗木正常生长。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实际的苗木种植之前,还需要进行多次翻土,具体翻土次数和深度需要根据实际种植的苗木类型进行确定。

1.2调整育苗土壤
育苗土壤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平坦开阔且最好具有洁净空气与水源之处,选用排水性能良好、土壤松软的地块,在做苗床之前,需对土地进行有效整理与规划。

首先,需要对田间树枝、石块、杂草进行清除,保证土碎地平。

为了保证育苗土壤可以提供苗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肥力,在培育前工作人员应先在土壤内部撒入均匀的已发酵的堆肥,为土壤施加底肥,既可以保证苗木培育中的营养需求,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虫害。

应提前5d左右对土壤进行处理,建议喷洒3%左右的硫酸亚铁水溶液3kg/m2,实现土壤灭菌。

对于苗木而言,土壤的酸碱性也将对其生长带来影响,适量有机肥、硫酸铁以及细硫磺粉的加入可以降低土壤pH,对碱性土壤具有极好的改善功效;而碳酸钙、细石灰的加入可以加大土壤pH,改善酸性土壤。

腐熟有机肥是调节土壤pH的最佳方法,具有极佳的经济性。

工作人员还需对土壤及时进行浇水处理,增强土壤热容量,对低洼地区要及时进行排水,为苗木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1.3掌握树苗培育特点
随着我国林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苗木技术也不断创新,如苗木嫁接技术,这使得更多品种的树苗被研发出来,树苗种类多样化,一方面能够促进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增加森林树木种类,满足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另一方面,增加了树木保养维护工作的难度。

在提高树苗成活率的同时,还要保证树苗健康生长,就需要对育苗种植技术进行创新研发,提高育苗种植技术水平,以满足现阶段林业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需求。

2科学移植造林技术简介
2.1制定科学方案
实践证明,科学的方案是保证移植造林技术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的关键:第一,依据所建造生态林的基本属性(北方抗旱林、经济速生林、城市绿化林等),合理布局建林位置、建林规模、林木种类;第二,建立现代化团队,由于植树造林工程具有工作位置相对偏远、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强度大等特点,导致年轻劳动力以及高端人才从事该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依据实际所需,通过设置专业岗位进行人才招聘、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以及通过“产、学、研”的方式,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的方式,组建移植造林攻坚小组,
推进退耕还草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工程等生态林建设的现代化进程;第三,引入现代化技术,当地的林业部门可以通过“申请专项资金”、“募捐环保资金”的方式,成立“移植造林”专项资金,从而确保现代化技术、高端设备以及人才的及时引入,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2.2合理选择苗木移植时间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苗木移植时,必须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气候环境下进行苗木移植,以此来确保苗木移植后可以成活,避免给林业产业带来经济损失。

一般情况下,北方一些地区会选择在每年的3~5月进行苗木移植,这一段时间内北方气候不断变暖,可以有效避免幼苗移植后遭受寒潮袭击,与此同时,在这段时间内完成移植的苗木处于较为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环境中,其成活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而在一些南方地区,则需要尽量避免在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季节进行移植,可以根据实际气候条件完成移植工作,若温度过高则需要做好苗木防晒,若温度过低则需要做好保温,以此来确保苗木成活率。

2.3移栽育苗
应用移栽育苗技术培育树苗需在树苗发芽之前展开移栽作业,在正式移栽时要注意将树苗的树枝进行修剪,能够让树苗在运输的过程中减少水分及养分的消耗与蒸发,在运输时对树苗进行合理摆放,移栽完成之后可以将树木所需要的水分及养分供应在根部及树苗主体上,进而增加树苗成活的概率。

另外,将移栽的树苗较为弱小的根须修剪掉,根据树苗种类来确定根部保留部分,如槐树当中国槐根系长度约为25cm。

修建根须的作用与修建树枝的作用相同,都能够减少水分及养分的消耗,由于树苗在运输过程中会有部分根须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这部分根须失去生长作用,因此,将部分根须修剪掉也能够保留根部生长能力。

另外,需要对生长年限较长的壮苗进行移栽,注意合理控制树木之间的距离,给予树苗充足的生长空间,以免出现树苗之间距离太近导致相互挤占生长空间的现象。

如国槐由于根部非常发达,在进行移植的时候要将其根须全部展开,以免根须缠绕。

将树苗移栽完成之后要及时对树苗进行浇水,并做好除杂草、施肥、去除虫害、平整土壤及修剪不必要的枝叶等相关工作。

2.4加强水肥管理
根据当地林业栽培树木的特点,一般都是在春季和夏季两个季节施加氮肥,雨后为最佳移栽时机。

在冬季一般都会施加有机基肥。

在具体施肥过程中,当地林业工作人员应该将树干作为核心,在距离不到1m的位置挖出放射状的坑穴,坑穴深度要控制在30cm范围内,宽度也要控制在35cm范围内,在坑穴内施加适量的肥料。

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不同树木的生长周期来进行浇灌,浇灌方式一般有洒水和浇水两种。

洒水主要是由洒水车定期喷洒。

浇水则需要在树木移植栽培之后,一次性地浇足定根水,确保树木根系能够健康生长。

当树木进入到休眠期之后,浇水可以有效促进其生长。

为了确保根部水分保持充足,防止树木干旱死亡,在夏季生长时期,浇水每间隔3天进行1次。

在春秋季节生长时期,浇水频率要每周进行1次。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森林资源在改善生态平衡以及完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地林业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森林育苗与移植技术的研究创新,切实提高林业工程苗木栽植水平,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映春.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科学与财富,2021,13(05):247.
[2]帖卫国.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分析[J].花卉,2021,(06):241-242.
[3]张育弘.林业工程中的园林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1,(03):48-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