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题组层级快练18 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18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组层级快练(十八)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一、选择题
1.(2013·海南)甲(ATGG)是一种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解析甲是单链DNA,乙是RNA、丙是ATP,三者都含有五碳糖,其中DNA中含脱氧核糖,RNA和ATP中含有核糖,A项正确;甲为ATGG,含有3种核苷酸,其转录的RNA为UACC也含有3中核苷酸,因此甲、乙共含有6种核苷酸,B项正确;ATP可以通过断裂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是直接的能源物质,C项正确;乙的水解产物为3种核苷酸,不含有ATP,D项错误。
答案 D
2.(2013·上海)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 A.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
B.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个碱基对
C.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D.能搭建出一个4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答案 D
3.20世纪90年代,Cuenoud等发现DNA也有催化活性。
他们根据共有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由47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DNA-E47,它可以催化两个DNA片段之间的连接。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DNA-E47中,嘌呤碱基数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
B.在DNA-E47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DNA-E47作用的底物和DNA聚合酶作用的底物是相同的
D.在DNA-E47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含N碱基
解析DNA-E47为单链,该DNA分子中没有碱基互补配对,因此嘌呤碱基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DNA-E47由47个脱氧核苷酸组成,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组成,因此,在DNA-E47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DNA
-E47作用的底物是两个DNA片段,DNA聚合酶作用的底物是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E47单链中间的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两个磷酸和一个含N碱基。
答案 B
4.真核细胞某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酶1可使磷酸二酯键断裂,酶2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B.a链和b链的方向相反,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该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过程,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DNA
D.c链和d链中G+C所占比例相等,该比例越大DNA稳定性越高
解析酶1是解旋酶,解旋酶的作用是使氢键断裂,酶2是DNA聚合酶,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DNA分子中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链和c链均与b链碱基互补配对,因此a链与c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由题图可知,新形成的DNA分子均保留了一条母链,即DNA进行半保留复制,DNA复制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DNA;c链和d 链中的碱基互补配对,两条链中A=T、G=C,故两条链中G+C所占比例相等,G、C之间含三个氢键,G+C所占比例大可提高DNA分子的稳定性。
答案 A
5.(2014·山东)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解析设该单链中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A1、T1、G1、C1,其互补链中四种碱基含量为A2、T2、C2、G2,DNA分子中四种碱基含量为A、T、G、C。
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C)/(T+G)=1,A曲线应为水平,A项错误;(A2+C2)/(T2+G2)=(T1+G1)/(A1+C1),B曲线应为双曲线的一支,B项错误;(A+T)/(G+C)=(A1+A2+T1+T2)/(G1+G2+C1+C2)=(A1+T1)/(G1+C1),C项正确;(A1+T1)/(G1+C1)=(T2+A2)/(C2+G2),D项错误。
答案 C
6.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复制,让其连
续复制三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进行离心,右图中
分别代表复制1次、2次、3次后的分层结果是( )
A.c、e、f
B.a、e、b
C.a、b、d
D.c、d、f
解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一个用15N标记的
DNA在14N的培养液中复制,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的一
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离心后全部位于中间层,对应图中
的c;复制二次后,产生4个DNA分子,其中含15N和14N的DNA分子为2个,位于中间层,只含14N的DNA分子为2个,离心后位于密度小的位置,对应图中的e;复制三次后,产生8个DNA分子,其中含15N和14N的DNA分子为2个(位于中间层),只含14N的DNA分子为6个(位于小密度层),对应图中的f。
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项错误。
答案 A
7.(2012·山东)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NA的结构、复制及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1个噬菌体DNA分子中含有鸟嘌呤个数为5 000×2×(50%-20%)=3 000个,产生100个子代噬菌体,至少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3×103×99=2.97×105,故A项错误;噬菌体增殖需要自身的DNA分子作为模板,利用细菌内的酶作为催化剂和细菌内的物质作为原料等,故B项错误;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为2个,只含有31P的个体为98个,比例为1∶49,故C项正确;DNA分子发生突变后对应的密码子可能改变,而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所对应的氨基酸可能不变,性状也就不发生改变,故D项错误。
答案 C
8.下列有关DNA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
A.具有1 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嘌呤有600个,则每一条链上都具有200个胞嘧啶B.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n·m个胸腺嘧啶
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
D.无论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A+G)均占总碱基数的1/2
解析A选项,DNA分子中具有1 000个碱基对,则共有2 000个碱基,其中A和T各占600个,所以G和C各占400个,但C在DNA分子的两条链上的数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在每一条链上不一定都具有200个胞嘧啶。
B选项,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
C选项,DNA第n次复制增加的DNA数量是第(n-1)次复制后产生的DNA数量,所以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
D选项,在双链DNA上嘌呤和嘧啶各占一半,(A+G)占总碱基数的1/2,但在单链DNA上不一定。
答案 C
9.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请问最快在第几次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只能找到1条被32P标记的染色体( )
A.2 B.3
C.9 D.19
解析由题意可知,20条被标记的DNA第一次复制,结果所有的染色体均有标记,既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40条,形成的子细胞中20条染色体均被标记,经复制后,形成40条单体,而其中的一半,即20条具有32P标记。
而当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而某个细胞得到具有32P 标记的染色体的数目为0-20,而第三次分裂后期是以第二次分裂的子细胞为前提,在后期被标记的染色体为0-20,故B项正确。
答案 B
10.将全部DNA 分子双链经32P 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
P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染色体含32P 的情况。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定为1/2
B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C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 ,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 ,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解析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DNA 复制两次,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有32P ,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单体随机移向两极,具有32P 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含32P 染色体的子细胞有2个、3个或4个;若进行减数分裂,DNA 只复制一次,则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都有32P 标记的染色体,因此含32P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 ,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 ,则一定不是进行减数分裂。
答案 B
11.已知DNA 分子中,碱基对A 与T 之间形成二个氢键,C 与G 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在一个双链DNA 分子片段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
因此在这个DNA 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
A .200和400个
B .44个和510个
C .2个和400个
D .2个和510个 答案 D
12.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 .碱基序列
B .碱基数目 C.A +T G +
C 的比值
D .碱基种类 解析 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 -T 、C -G 。
非同源染色体上均为不同的基因,故其碱基数目和
序列均不相同,A 、B 项错误;不同双链DNA 分中A +C T +G 或A +G T +C 的比值均相同,但A +T C +G
的比值一般不同,C 项错误;所有DNA 都含有四种碱基,即A 、C 、G 、T ,D 项正确。
答案 D
13.一个双链均被32
P 标记的DNA 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 的环境中复制3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DNA 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B.第三次复制需要2.1×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3
解析DNA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DNA分子中A=T=20%×10 000=2 000,G=C=30%×10 000=3 000,第三次复制产生了四条新的DNA分子,共需要12 00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项错误;由于半保留复制,复制三代后共8个DNA分子16条单链,其中有2条被标记,所以比例是2∶14=1∶7,C项正确;子代被标记的DNA分子数有2个,未被标记的有6个,比例为2∶6=1∶3,D项正确。
答案 B
14.下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b)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基因是包含一个完整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DNA片段
B.b基因中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对
C.b基因与果蝇其他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白眼基因与红眼基因的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解析不同基因的碱基种类是相同的,都由A、T、C、G四种碱基组成。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5.如图1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部分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图2为拟核或质粒复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等,DNA解旋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生物的DNA复制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不含放射性的拟核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如果第一次复制时,图2
中1、2处的放射性强度相同,证明DNA复制方式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2中DNA在复制开始前的碱基总数是100个,其中T为20个,则复制一次需要游离的C为________个。
解析(1)(3)图1中的复制起点有三个,每个起点处复制都是双向进行的,且边解旋边复制,这种复制方式有利于提高复制速率。
(2)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ATP等条件。
(4)如果第一次复制时图2中1、2处的放射性强度相同,则表明新合成的DNA的两条链中含放射性的链都是一条,也说明了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答案(1)多起点、双向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2)模板、能量、脱氧核苷酸、酶打开DN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两条单链
(3)提高了复制速率
(4)半保留复制(5)30
16.下图所示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基因和b的关系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________,基因和a的关系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填字母)。
(4)基因和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h合成时的直接模板来源于________过程,其进入合成h的场所需经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
(5)如果基因存在于________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________。
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________定律,又有特殊性。
(6)b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其中的(A+T)/(G+C)=0.25,则G占总碱基数比例为________,其中一条单链中(A+T)/(G+C)=________,b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基因的概念、基因与DNA的关系、DNA的结构、基因的表达等。
在解题中要注意图示中各物质之间的关系(箭头),然后结合相关原理求解。
答案(1)b DN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a 染色体基因在a上呈线性排列
(3)c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d、e、f
(4)基因控制h合成转录0
(5)性染色体伴性遗传基因分离
(6)规则的双螺旋结构40% 0.25 ①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②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使遗传信息得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