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用同一热源加热某种物质,使其从固态变成液态,直至沸腾.整个过程物质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t1到t2,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从t2到t3到t4,物质都处在沸腾的过程中
C.从t1到t2,物质处于液态
D.熔化和沸腾的过程,都要吸热
2 . 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
A.铜块
B.海波
C.玻璃
D.冰
3 .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熔点/℃沸点/℃
酒精-1178
水银-39357
铅328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4 . 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熔点一定比乙物质的熔点高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6﹣10min内可能没有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5 . 如图所示四种现象的形成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冬天,树枝上形成“冰挂”
D.北方冬天的雾凇
6 . 在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A.B.
C.D.
7 . 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冻豆腐,冻豆腐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有很多小孔,你认为其成因是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的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
D.豆腐里面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
8 .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多姿多彩。
下列各种形态的“水”,通过液化而形成的是
A.早春,河流上的冰化成水B.夏天,装冷饮的玻璃杯外壁“出汗”
C.秋天,风一吹地面上的水变干D.冬天,窗户玻璃上结了“冰花”
9 . 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在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之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是
A.太阳下的那盆水温度较高B.背阴处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D.不知气温高低,无法判
断
10 . 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
图中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A.
B.
C.
D.
11 .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A B.B C.C D.D
12 .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 . 晶体的凝固图像中,平行于时间轴的那一段表示_________过程,它所对应的温度叫_______点此过程中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14 . 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
15 .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 5min 时处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熔化时间共___________ min,
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
16 .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进入预定轨道,景海鹏和陈冬2名航天员被顺利送上太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在火箭升空瞬间,其下方的水池上会产生巨大的白色“气团”,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种特殊材料,它能在高温下迅速__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些物态变化均需吸热从而避免烧坏火箭。
17 . 寒冷的冬夜,窗户上结了一层漂亮的冰花,这属于________现象,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三、实验题
18 . 在做“冰的熔化”实验时,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图甲、乙两图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1)哪个实验小组方案好?______;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下表是一个小组的测量数据
时间/min01234567
温度/℃-4-2000012
由数据可知,冰是_____体(选填“晶”或“非晶”),冰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热(选填“吸”或“放”)。
冰的熔化过程共经历了____分钟,第3分钟处于____状态(选填“固”、“液”、“固液共存”)。
(3)细心的同学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_____造成的。
(选填“强”、“弱”)
19 . 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小组应选用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2)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还需要_____。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收集的多组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个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论②减小实验误差
(4)别的小组同学发现还未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冰也熔化了,此时冰熔化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
20 . 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是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试管内的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
(2)在熔化过程中,t2时刻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t3时刻时的内能,请你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t1与t5~t6两段时间相等,由图像可知物质升高的温度却不同,由此可以做出判断: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21 . 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由此可知冰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第6min时冰处于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实验中使用了水浴法,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如果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22 .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熔化图像。
(1)从图中可知_______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__℃。
(2)图乙中_______段表示晶体处于熔化过程,BC段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
(3)在熔化过程中,晶体继续吸收热量且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3 .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
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4)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_________min。
24 . 甲为某同学“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时间/min…12131415161718…
温度/℃…96979898959898…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___________.
(2)上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检查了实验数据,他认为表格中的95℃是错误的数据,他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数据后,由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地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在乙图象中,BC段表示的是冰的_____过程.在此过程中,冰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 . 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晶体,理由是___________;
(2)在第16 min该物质在_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
(3)通过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写出一条新的发现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
1、
2、
3、
4、
5、
三、实验题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