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见习(一)》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见习(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3051301
课程总学时/学分:26学时 / 1学分
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教育见习,了解小学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见习所在学校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了解教师从备课到组织课堂教学,再到批改作业,进而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规范;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要求,了解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性格爱好及心理特征;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见习学校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认识小学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学习小学优秀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教学艺术;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及角色转变与专业发展的教师观;坚定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自觉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素养,为将来成为一名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民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深刻认识教育见习工作的目的意义,明确教育见习工作的基本任务,端正教育见习工作的态度,处理好与见习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学生家长的关系,要努力做到严以律己,遵纪守法,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尊师爱生,积极主动,勤恳好学,谦虚谨慎。
要通过观察、座谈、采访、观摩、反思等多种方式,了解教育见习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现状、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了解见习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要求,熟悉班主任工作规范,了解见习学校学生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了解见习学校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和学科教师工作规范。
认真倾听指导教师意见与建议,协助班主任、任课教师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积极参与学科教学教研活动。
学习见习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并结合自身经验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研究素材。
教育见习期间,按照要求,规范、认真完成教育见习手册,巩固教育见习的成果。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了解见习学校
教学要求:
了解见习学校的基本情况;明确见习学校对教育见习工作的具体要求与安排,适当进行教育教学调查。
教学重点:
了解见习学校的基本情况;明确见习学校对教育见习工作的具体要求与安排。
教学难点:
适当开展教育教学调查。
教学内容:
1.听取见习学校领导、老师对该校办学历史、办学现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情况的介绍,做好记录。
2.听取见习学校领导老师对教育见习工作的具体要求与安排,明确教育见习的具体任务。
(二)参与辅助课堂教学
教学要求:
每天跟班随堂听课4节,做好听课记录;听课后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议课,做好议课记录;虚心学习任课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协助任课老师批改作业。
教学重点:
观摩课堂教学,课后认真议课,做好听课、议课笔记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任课老师的教学,联系自身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1.听取见习学校教师对教育教学情况的介绍,了解教育教学常规要求。
2.协助见习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如批改作业,评阅试卷、登记成绩等。
3.观摩课堂教学,做好听课记录,及时议课反思,做好听课、议课记录。
(1)观摩前:事先与任课老师联系好,了解任课老师的教学课题;反复阅读并钻研教材,分析教材要点,设想教学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观摩中:从不同角度观察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一,观察教师教材处理情况:如何确立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如何定义概念,总结规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
第二,观察教师组织教学的情况:如何贯彻教学理念和原则;如何安排教学过程;如何启发提问和补充订正;如何把握教学节奏,促进师生交流;如何发挥教学机智,处理偶发事项。
第三,观察教师素养和教态: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肢体语言能力及其效果;教师的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的板书设计能力;教师的情感与姿态等等。
第四,观察学生:注意观察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状况、智力水平;观察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注意力、学习习惯;观察课堂气氛以及对学生的影响;观察学生学习的效果。
(3)观摩后:虚心向任课教师求教,积极参与小组议课,不随便非议任课教师的教学,换位思考,进行自我反思。
4.积极参与见习学校举办的公开课、示范课,加深对学科教学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育见习总结
教学要求:
完成教育见习报告,认真总结教育见习工作。
教学重点:
整理并撰写课堂教学观摩记录,完成教育见习报告规定的内容。
教学难点:
总结教育见习心得体会,巩固教育见习成果。
教学内容:
1.告别教育见习学校,安全返校。
2.总结教育见习心得体会,在小组内交流,完成教育见习报告,巩固教育见习成果。
3.上交教育见习报告,以备存档。
四、教育见习成绩的评定
(一)成绩等级:教育见习成绩评定实行五级记分制,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二)评定标准:
1.教育见习态度及整体表现(20分):教育见习期间态度认真,积极主动参与教育见习工作,严格遵守教育见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教育见习学生守则,圆满完成教育见习任务。
2.见习班主任工作(10分):了解见习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现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了解见习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积极主动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3.课堂教学观摩(60分):认真观摩见习学校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虚心学习见习学校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态度、方法和艺术,协助指导教师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
课堂教学观察记录内容详实,评析中肯,反思妥当,书写认真。
4.教育见习总结(10分):如实回顾总结教育见习工作,及时完成教育见习报告,进一步坚定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努力学习,认真钻研,效果好,收获大。
5.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见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1)严重违反教育见习工作纪律。
(2)无故旷课2天以上或请假累计4天以上。
(3)教育见习态度不认真,教育见习报告内容空泛、书写潦草。
五、教育见习指导教师职责
1.认真执行教育见习工作计划,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教育见习,对教育见习学生进行考勤,做好考勤记录。
2.随时了解教育见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指导学生解决教育见习中的难题,开展好教育见习的各项工作。
3.认真听取教育见习学校领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沟通协调和信息反馈工作。
4. 客观公正据实评定学生教育见习成绩,按时收缴教育见习报告。
5. 组织学生做好教育见习总结及评优工作,对教育见习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
六、教育见习学生守则
1.明确教育见习意义,教育见习的任务要求,认真遵守教育见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谦和有礼,勤勉好学,爱岗敬业,乐于钻研,尊敬师长,关爱学生。
3.服从见习学校管理,听从指导教师安排,积极主动协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仪态仪表,做到落落大方,干净整洁,为人师表。
5.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妄议教育见习学校和指导教师的工作。
6.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勇于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何杰、伍红林.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周兴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段昌平.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4]宋运来.语文教学最需要什么.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方晓东.中国教育十大热点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6]钟启泉、吴国平.反思中国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楼明霞《小学数学课堂游戏100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8]崔海江《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丛书:小学数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07月第1版.
[9]马新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探究技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0月第1版.
[10]李嘉《小学信息教学指导及评析》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年01月第1版.
《教育见习(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3051303
课程总学时/学分:78学时/3学分
课程类别: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
四、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教育见习,了解小学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见习所在学校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了解教师从备课到组织课堂教学,再到批改作业,进而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规范;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要求,了解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性格爱好及心理特征;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见习学校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认识小学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学习小学优秀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教学艺术;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及角色转变与专业发展的教师观;坚定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自觉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素养,为将来成为一名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民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基本要求
深刻认识教育见习工作的目的意义,明确教育见习工作的基本任务,端正教育见习工作的态度,处理好与见习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学生家长的关系,要努力做到严以律己,遵纪守法,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尊师爱生,积极主动,勤恳好学,谦虚谨慎。
要通过观察、座谈、采访、观摩、反思等多种方式,了解教育见习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现状、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了解见习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要求,熟悉班主任工作规范,了解见习学校学生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了解见习学校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和学科教师工作规范。
认真倾听指导教师意见与建议,协助班主任、任课教师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积极参与学科教学教研活动。
学习见习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并结合自身经验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研究素材。
教育见习期间,按照要求,规范、认真完成教育见习手册,巩固教育见习的成果。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见习班主任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了解班主任进行个别学生思想教育的一般方法。
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
教学重点:
了解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了解班主任进行个别学生思想教育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学生成长规律,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
教学内容:
1.听取见习学校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学生情况的总体介绍。
2.根据见习学校安排,跟班听课,熟悉班上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学习开展主题班会。
3.见习期间观摩1次主题班会课,并做好记录。
4.通过观察、座谈等多种途径,对见习班级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进行抽样分析,更好地认识中小学生成长的一般规律。
5.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
(四)观摩课堂教学
教学要求:
每天跟班随堂听课4节,做好听课记录;听课后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议课,做好议课记录;虚心学习任课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协助任课老师批改作业。
教学重点:
观摩课堂教学,课后认真议课,做好听课、议课笔记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任课老师的教学,联系自身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1.听取见习学校教师对教育教学情况的介绍,了解教育教学常规要求。
2.协助见习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如批改作业,评阅试卷、登记成绩等。
3.观摩课堂教学,做好听课记录,及时议课反思,做好听课、议课记录。
(1)观摩前:事先与任课老师联系好,了解任课老师的教学课题;反复阅读并钻研教材,分析教材要点,设想教学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观摩中:从不同角度观察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一,观察教师教材处理情况:如何确立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如何定义概念,总结规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
第二,观察教师组织教学的情况:如何贯彻教学理念和原则;如何安排教学过程;如何启发提问和补充订正;如何把握教学节奏,促进师生交流;如何发挥教学机智,处理偶发事项。
第三,观察教师素养和教态: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肢体语言能力及其效果;教师的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的板书设计能力;教师的情感与姿态等等。
第四,观察学生:注意观察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状况、智力水平;观察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注意力、学习习惯;观察课堂气氛以及对学生的影响;观察学生学习的效果。
(3)观摩后:虚心向任课教师求教,积极参与小组议课,不随便非议任课教师的教学,换位思考,进行自我反思。
4.积极参与见习学校举办的公开课、示范课,加深对学科教学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育见习总结
教学要求:
完成教育见习报告,认真总结教育见习工作。
教学重点:
整理并撰写课堂教学观摩记录,完成教育见习报告规定的内容。
教学难点:
总结教育见习心得体会,巩固教育见习成果。
教学内容:
1. 告别教育见习学校,安全返校。
2.总结教育见习心得体会,在小组内交流,完成教育见习报告,巩固教育见习成果。
3.上交教育见习报告,以备存档。
四、教育见习成绩的评定
(一)成绩等级:教育见习成绩评定实行五级记分制,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二)评定标准:
1.教育见习态度及整体表现(20分):教育见习期间态度认真,积极主动参与教育见习工作,严格遵守教育见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教育见习学生守则,圆
满完成教育见习任务。
2.见习班主任工作(10分):了解见习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现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了解见习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积极主动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3.课堂教学观摩(60分):认真观摩见习学校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虚心学习见习学校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态度、方法和艺术,协助指导教师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
课堂教学观察记录内容详实,评析中肯,反思妥当,书写认真。
4.教育见习总结(10分):如实回顾总结教育见习工作,及时完成教育见习报告,进一步坚定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努力学习,认真钻研,效果好,收获大。
5.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见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1)严重违反教育见习工作纪律。
(2)无故旷课2天以上或请假累计4天以上。
(3)教育见习态度不认真,教育见习报告内容空泛、书写潦草。
五、教育见习指导教师职责
1.认真执行教育见习工作计划,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教育见习,对教育见习学生进行考勤,做好考勤记录。
2.随时了解教育见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指导学生解决教育见习中的难题,开展好教育见习的各项工作。
3.认真听取教育见习学校领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沟通协调和信息反馈工作。
4. 客观公正据实评定学生教育见习成绩,按时收缴教育见习报告。
5. 组织学生做好教育见习总结及评优工作,对教育见习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
六、教育见习学生守则
1.明确教育见习意义,教育见习的任务要求,认真遵守教育见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谦和有礼,勤勉好学,爱岗敬业,乐于钻研,尊敬师长,关爱学生。
3.服从见习学校管理,听从指导教师安排,积极主动协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仪态仪表,做到落落大方,干净整洁,为人师表。
5.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妄议教育见习学校和指导教师的工作。
6.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勇于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何杰、伍红林.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周兴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段昌平.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4]宋运来.语文教学最需要什么.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方晓东.中国教育十大热点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6]钟启泉、吴国平.反思中国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楼明霞《小学数学课堂游戏100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8]崔海江《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丛书:小学数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07月第1版.
[9]马新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探究技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0月第1版.
[10]李嘉《小学信息教学指导及评析》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年0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