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开心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个“开心果”》作业设计方案
第一课时
一、设计背景:
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因此,如何增加快乐的元素,提高人们的心理幸福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实践体验,了解快乐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成为“开心果”。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快乐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识积极心态对生活的影响;
2.掌握一些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生活,学会从快乐中汲取正面能量;
4.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内容:
1.快乐的定义和重要性
- 什么是快乐?快乐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 快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和技巧
-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与他人分享快乐
- 学会感恩
- 保持积极心态
3.体验快乐
- 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 和朋友一起玩游戏,放松心情
- 用音乐、运动等方式调节情绪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快乐?快乐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第二步:理论学习
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快乐的定义和重要性,并提出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步:实践体验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户外郊游、情景模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快乐的感觉。
第四步:总结分享
学生结合实践体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小组讨论或展示形式进行交流。
第五步: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感想文章,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和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
1.学生表现积极,参与度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2.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快乐的含义,懂得如何从生活中寻找快乐;
3.作业的撰写和分享可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形成有益的学习反馈。
六、延伸拓展:
1.组织学生开展“快乐分享周”,在校园内开设快乐墙,让学生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快乐时刻;
2.邀请心理专家或心理医生到校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学生对快乐的认识和理解;
3.通过线上平台,建立“开心果”小组,让学生在平时交流互助,分享快乐。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做个开心果”不仅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快乐,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正面情绪,助力其健康成长。
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身边的“开心果”,散发着快乐的光芒,让生活更加美好!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开心果”对人体的好处;
2. 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重视;
3.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开心果”的产地、营养价值和功效;
2. 教授制作“开心果”零食的具体步骤;
3. 分组进行“开心果”零食的制作;
4. 分享和品尝“开心果”零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学生掌握“开心果”的营养价值和制作方法;
2. 难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创造性发挥。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开场导入(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做个‘开心果’”,让学生展示他们对于“开心果”的了解和认识。
2. 知识讲解(20分钟)
教师讲解“开心果”的产地、营养价值和功效,引导学生认识到“开心果”对健康的重要性。
3. 制作实践(40分钟)
带领学生分组进行“开心果”零食的制作,指导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展现创造性。
4. 分享品尝(20分钟)
各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开心果”零食,让学生互相品尝并交流制作心得,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各组制作的“开心果”零食,包括外观、口感和创意等方面;
2. 教师评价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创造性和工艺等方面。
六、作业要求:
1. 撰写一篇关于“开心果”的小短文,介绍其营养价值和制作方法;
2. 制作“开心果”零食并带至下节课分享和品尝。
七、延伸活动:
1. 邀请营养师来校为学生讲解更多健康饮食的知识;
2. 组织学生到当地果园参观学习果树种植和果实采摘过程。
八、教学资源:
1. “开心果”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制作“开心果”零食的原材料和工具;
3. 撰写作业的参考资料和范文。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培养他们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开心果”,充满活力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