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1.对下列画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观察)
B.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临从高处往下探望)
C. 我决起而飞(决快速的样子)
D. 云无心以出岫(无心无意)
【答案】A
【解析】A项察考察和推举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2.(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
②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
2.(5)请从两段选文中概括出张耒有哪些文学主张
A. 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
B. 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
C. 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
D. 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反覆咀嚼/卒亦无/有文之陋也【答案】B
【解析】(1)句意激沟渠之水而求水之奇是不知理之所在做文如想以词句见奇纵然你反复推敲终究也不会有好效果这也是做文的一大陋习“水之奇”作“求”的宾语其前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以……为奇……”是固定句式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B 【答案】A
【解析】(2)A项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教材中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轼的《赤壁赋》
【答案】A
【解析】(3)A项称赞其辞“恣意洒脱淡雅真情”的是苏轼不是苏辙
【答案】(4)①如果知道(懂得)写文章却不致力于求理仅仅追求文章的精巧这是世间不曾有过的事
②他的学识在探讨议论寻找梳理前世踪迹上有优势他依仗道义敢于直言因此招来祸端
【解析】(4)①务致力工精巧“世未尝有也”为判断句
②“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为状语后置句负依仗凭借以因此
【答案】(5)①从写文章的目的来看主张“作文以明理为主” (文中“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 )
②从创作方式看主张“直抒胸臆” (他以水为喻提出创作应如水流而行司马迁、韩愈都能将他们的胸中之气泄于笔端从而成为至文)
③从语言风格看主张“简朴平淡” (他写诗效仿白居易赞司马迁的文章明白、简朴)【解析】(5)从文中“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可以看出张耒主张“作文以明理为主”的写作目的
从“夫决水于江、河、淮、海也……不求奇而奇至矣”“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可知张耒以水为喻提出创作应如水流而行司马迁、韩愈都能将他们的胸中之气泄于笔端从而成为至文由此可以看出张耒主张“直抒胸臆”的创作方式从“作诗晚岁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可知张耒写诗效仿白居易赞司马迁的文章明白、简朴可以看出张耒主张“简朴平淡”的语言风格
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3.(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2)全诗对比贯串全篇试赏析这种手法的运用
A. 首句以水上浮萍作比形象地写出了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 “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B. 颔联是说年华逝去之痛和战乱流离之苦折磨诗人以致衰老竟不觉花之美只好借酒浇愁诗意凄凉字字酸楚
C. 尾联意指趁未衰之年暂拼一醉破涕为笑期望今后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诗人聊以自嘲也是自许自慰
D. 全诗刻画了一位多年漂泊、年华已逝、感世伤怀而又不失美好愿望的诗人形象语言生动辛辣极具讽刺性
【答案】D
【解析】(1)D项“辛辣”“极具讽刺性”程度过重应该说是“含蓄” 部分语句有讽刺意味【答案】(2)①颔联将当年欢聚赏花的逸兴与衰老、乱离之时的借酒浇愁对比以表现被乱世颠沛流离之苦折磨的麻木和酸楚
②颈联将“贫”与“贵” “春偏少”与“月最明”对比生动地揭示了当时世态炎凉、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对自己身世遭际的不平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③全诗将回顾的“泪满缨”与前瞻的“开口笑”对比说明诗人虽遭遇十年不寻常之辛苦仍然不失对清平治世的渴望(或说明诗人虽强作笑颜但笑之苦涩更使人感到诗人内心苦痛之深重含蓄深沉意味无穷)
【解析】(2)颔联“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写诗人流离失所十年之久已经衰老、麻木再无赏花逸兴乱世颠沛流离只好借酒浇愁社会离乱世态炎凉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有志之士偏被压在社会最底层沾不到春风雨露权贵高踞豪门吟风弄月将当年欢聚赏花的逸兴与衰老、乱离之时的借酒浇愁对比表现了作者被乱世颠沛流离之苦折磨的麻木和酸楚颈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中诗人将“贫”与“贵” “陋巷”与“豪家”“春偏少”与“月最明”进行对比生动地揭示出当时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有才华却遭压抑的不平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首联中的“泪满缨”说明诗人十年流离不寻常相遇故人泪潸潸尾联中的“开口笑”中既有无奈亦含希望一泪一笑总括全诗字挟风霜声震金石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说明诗人虽遭遇十年不寻常之辛苦仍然不失对清平治世的渴望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4.(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3)张树政一生情系微生物在微生物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她获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A. 中国微生物生化的重要领军人张树政长期致力于微生物生物化学的研究在微生物生化及酶学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
B. 张树政做学问求真务实做人光明磊落一生纯粹而挺拔悼念她的挽联在学生金城看来是对她一生最好的概括
C. 在红曲霉糖化酶结构与功能方面张树政的研究居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她的黑曲霉糖化酶投入应用后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收益
D. 张树政不仅在微生物领域有突出贡献而且在国际科学交流、科学编辑出版事业及科普工作方面都做出过重要贡献
【答案】C
【解析】(1)C项“她的黑曲霉糖化酶投入应用后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收益”表述有误原文说的是“由她开创并由其学生继续完成的黑曲霉糖化酶的应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答案】B
【解析】(2)A项强加因果“张树政对数据弄虚作假、坐办公室不做实验等行为嗤之以鼻”与“生物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实验科学”没有因果关系
C项“驳回了朱正美的申请”说法有误原文并未交代那份看起来“很有分量”的申请的申请人
D项“方乘教授登门请教”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专门派人从西北大学来北京学习制作电泳仪的技术”
故选B
【答案】(3)①严谨求实张树政厉行严格的实验操作要求所有实验必须亲自上手实验重复三次
②治学认真张树政曾为一个生物化学名词查找两周的文献对待论文精雕细琢
③不畏困难敢于创新因单位无力购买先进仪器自己动手制作简易而好用的“汽车电瓶电泳仪”
④少计名利热心公益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解析】(3)通读文本结合文中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本题可根据“这一切都源于她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她厉行严格的实验操作要求所有实验必须亲自上手实验重复三次直至实验数据重复规律相符”“张树政的治学是出了名的认真上世纪80年代她曾为一个生物化学名词的汉译查找了两个星期的文献……无论是自己做论文还是修改学生论文她都是精雕细琢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容出错”“仅用一台报废汽车的电瓶和发报机用直流电源她最终做出了电泳仪”“后来张树政研究组在实验中需要一台等电点聚焦仪他们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自主攻关自力更生协调各方力量做出了具有同等功效的设备”“张树政院士毕生保持纯真的个性少计名利热心公益事业……她非常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培养了近百名优秀科研人员其中不少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化学和糖生物学的中坚力量”等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上封侯”“功名富贵”“寿居耄耋”“金玉满堂”等吉祥图案作为约定俗成的装饰样式已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B. 一些企业院落中金玉满堂的组合图不仅利用汉语言的特征形成美好的祝愿而且也
利用观赏鱼的美观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C. 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吉祥图案起初人们只是避免灾害并且要记住这些妖魔鬼怪的形象才将它们的形象或名字铸于青铜器上
D. 吉祥图案有三种表现形式鸳鸯牡丹等动植物、龙纹祥云等纹样、福禄寿等文字三种表现形式中以动植物和文字最为普遍
【答案】A
【解析】(1)B项逻辑关系错误“不仅……而且……”构成递进关系此处表述与原文相反“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原文没有体现
C项以偏概全“只是避免灾害”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让人们记住这些妖怪并以此控制他们”
D项无中生有“以动植物和文字最为普遍”在文中没有具体体现
故选A
【答案】C
【解析】(2)C项概念范围缩小原文说日常生活经常见到的是“吉祥组合图” 不是“金玉满堂” 文本理解错误“人们不知道的文化载体”错误原文是“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载体” 不自知含有不自觉的意味常见却不自觉
【答案】D
【解析】(3)D项强加因果原文表述“除了保有传统中对四灵、神仙、佛陀等图画的崇拜外又生成了诸多脱离了宗教信仰、寄寓世俗美好祝愿的吉祥图案” “许多脱离宗教信仰的吉祥图案出现”与“宗教对吉祥图案的影响逐渐减弱”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6.(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6.(2)文中画线处“禁不住轻声笑了起来”“忍不住大笑起来” 分别反映了哈利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6.(3)小说以偶遇杰封结尾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A. 哈利决不因钓鱼影响工作极少生病、工作出色、上班满勤与他装病请假去河畔钓鱼形成鲜明对照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B. “河畔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连空气都是那么迷人” 这一环境描写不仅表现出哈利融入自然的喜悦也反衬出他对工作不满意
C. “轻而易举地把鱼钓起来装进袋子”“茶水连一滴都没有泼到草地上” 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出哈利钓鱼动作的娴熟
D. 小说采用全知视角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围绕请病假钓鱼展开故事情节客观地再现了人物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
【答案】B
【解析】(1)B项“反衬出他对工作不满意”不当原文“尽管哈利把大部分闲暇时间都花在湖畔水滨但他对工作却从不马虎不失为一位尽职的厂长” 说明哈里对工作从不马虎是一位尽职的厂长
【答案】(2)①“禁不住轻声笑了起来”反映了哈利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让董事长显得不自在后得意的心理②“忍不住大笑起来” 反映了哈利在董事长开怀大笑和调侃后内心的放松
【解析】(2)解答此题应从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或其他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结合哈利与董事长钓鱼相遇后的对话看出双方都显得十分尴尬通过“哈利急中生智他记起了今天是星期四每周星期四董事长是要召开例会的”“于是他采取了以攻为守的战术”“‘呃不错是有个会不过……’董事长显得很不自在”分析得知“禁不住轻声笑了起来” 反映了哈利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让董事长显得不自在后得意的心理通过“吉阿弗雷朝大腿上猛拍了一下干脆开怀大笑起来并边笑边说‘好了都别说了咱俩是一对淘气包今天都逃学了!’”分析得知“忍不住大笑起来” 反映了哈利在董事长开
怀大笑和调侃后内心的放松
【答案】(3)①使故事情节又生波澜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哈利和董事长偶遇并说明真相以后又偶遇杰封情节出人意料(指向阅读效果))
②照应前文与前文董事长的话“我的汽车司机请病假”相呼应使小说结构严谨(指向情节)
③更深刻地反映主题烦琐的工作使很多人心理压力增大人们追求轻松愉悦的生活(指向主题)
【解析】(3)解答此题应考虑这一情节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主旨深化以及阅读效果方面的作用前面董事长说“我的汽车司机请病假我猜想他得了流感” 但是结尾处又偶遇杰封“手里也拿着钓鱼家什正艰难地在河畔穿行” 使本该结束的情节产生波澜同时也照应前文文章以偶遇杰封为结尾深化主题三人身体都很健康但都以生病为借口请假说明繁重的工作使人身心疲惫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抗拒和无奈
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7.(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桥”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7.(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第①处以“桥”为本体第②处以“道路”“群山”为本体语言生动形象每处不超过15个字
7.(3)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改成“如今延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各处革命遗迹可以让游客受到革命教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A.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 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
C.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搞建设还是应对地震、疫情等挑战“人民”始终是价值底色
D. 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答案】C
【解析】(1)文中“桥”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A项表示反语
B项表示特殊含义
C项表示突出强调
D项表示直接引用
故选C
【答案】(2)①恰似彩虹凌波, ②就像一条线串起一颗颗翡翠珠子
【解析】(2)第①处要求以“桥”为本体联想到“桥”与“彩虹”的相似性可将“橘红色的钢结构桥”比作“彩虹凌波” “橘红色的钢结构桥”与“彩虹凌波”在颜色和形状上相似故可填入“恰似彩虹凌波”
第②处要求以“道路”“群山”为本体联想到“道路”穿过“群山”与线串起一颗颗珠子的相似性可将山间一条条隧道穿过群山比作用线串起翡翠珠子山间一条条隧道穿过群山与用线串起翡翠珠子在颜色和形状上相似故可填入“就像一条线串起一颗颗翡翠珠子”【答案】(3)①表达的内容不同改句虽表达出“游客到延安游览革命遗迹可以接受革命教育”的意思但未能表达出具体内容原句表达更具体内容更丰富
②强调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延安”上强调延安使游客接受革命教育原句的重点落在“游客”上强调游客主动感受革命精神且与下文衔接更紧密
【解析】(3)解答此题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细读原句和改句从内容上看原句内容上做了具体描述改句则概括性强缺乏具体内容从结构上看原句以“游客”为主语用动词“来到”“找寻”“感受”来描述游客表明游客主动寻找、感受革命精神改句以“延安”为主语是延安使游客接受革命教育缺乏主动性而下文写“我”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