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云南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因类型丰富而远销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地区。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云南省蔬菜品种丰富,是得益于自然条件的( )
A.气温较高 B.形起伏大 C.降水较丰沛 D.土壤较肥沃
3.春节前,从云南运往香港的蔬菜需要( )
A.采用保鲜技术B.采用防冻措施 C.全部航空运输D.清除农药残留
4.每年春节前,新加坡超市蔬菜三分之一来自云南,一半来自泰国和越南。

与云南相比,泰国和越南抢占新加坡蔬菜市场的优势是( )
A.劳动力廉价 B.热量充足 C.品种众多D.运输成本低
路透社巴西利亚2010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09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

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

据此回答5—6题。

5.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7.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复种指数高 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8.丁省与丙省相比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
9.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此地区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高原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

读黑河流域示意
图,完成下列问
10.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水资源利用不当
C.气候干旱
D.热量不足
11.有关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年日照时间短,光照不足
B.位于冲积扇,土壤肥沃
C.河流多,地表水丰富,但地下水缺乏
D.年降水量达,水循环活跃
12.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就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向环保局提出建议B参加汇川区举办的艺术节活动
C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D旁听一次价格听证会
13.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 )
A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D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14.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文化实现对人的影响主要来源是( )
①文化环境②文化活动③文化观念④文化产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 下图为端午节的形象标志图。

该标志选用中国水墨风格的粽子外形,融合龙舟竞渡、图章等中国元素。

端午节形象标志的“出炉”()
①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优越性
③体现中华文化的地域性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6. 201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5年,两岸共同举行祭孔仪式。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收集整理变成《论语》一书,这本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这说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
17. 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山区支教,而且不要一分钱工资。

这表明( )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8. 祝福新年,中国人通过贴窗花,写春联,放爆竹辞旧迎新;西方人则装饰圣诞树,唱着欢快的圣诞歌。

从两种不同祝福新年的节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不同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③各民族文化很难
相容④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19. 在自然灾害地震面前,我国宣传文化系统举办了多次抗震救灾演艺和募捐活动,热情讴歌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壮举,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能够()
①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②顶住霸权主义的挑战,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③凝聚和动员全国人民的力量,取得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④展示中华民族的形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和为贵”思想,今天我党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古代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党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党提出要创建“节约型社会”。

这说明传统文化( )
①具有相对稳定性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③有继承性④其内涵能够因时而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学,其中许多词汇源于少数民族语言。

如“胡同”来自于蒙古族,“悖悖”“萨其马”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音的谐音。

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进程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③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④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 海南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3. 中国雷锋网2012年5月15日在湖南长沙正式开通,至今有两年多的时间,湖南省委书记周强称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同志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崇高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奋勇前行。

如今,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华夏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雷锋精神( )
①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②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中起着“主心骨”作用③蕴含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4.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
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 道、法、墨、儒 D. 道、儒、墨、法
25.“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D.荀子的“王道”观点
26.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内容,后代统治者的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这一理
论的反映的是()
A.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世袭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在诏书中常用“奉天承运”
27.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
“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

下面的思想与以上思想最相近的是 ( ) 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28.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
国”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9.提倡大丈夫气节,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格和“三军可夺帅,匹夫不
可夺志”精神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30.李贽对下列发生的事执反对意见的是( )
①对中国民间的四大爱情悲剧(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的主人翁的遭遇愤愤不平②对
孔子的盲目祟拜③对道学家的虚伪“阳为道学,阳为猪狗”④武则天以女性身份当皇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31、“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

难受与惬意,
全在于人的感觉。

”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泰勒斯 B.普罗泰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32.古希腊一则寓言:“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

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

熊被激怒了,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
B.世间上根本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D.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无知是导致罪恶之因
33.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里的“人”被发现指的是( ) A.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掠夺和新航路的开辟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
34. 2009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 9 1周年。

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
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35.“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
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

”这种情形发生在( )
A.古代希腊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36.材料一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马六甲海峡,有新加坡岛及附近约60个小岛组成。

面积647.5平方千米,人口484万(2008年)。

靠近赤道,属热带雨林气候。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

自然资源匮乏。

材料二 2008年,新家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4000多美元,这一指标已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从1965年建国开始,仅用了短短的40多年,新家坡就创造了令世人惊羡的经济奇迹。

材料三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2008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

新加坡是世界重要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海和航空枢纽;旅游业发达,是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亚洲主要的美元市场。

新加坡自20世纪90年代起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向海外投资。

截至2006年底,新加坡在海外投资约1960亿美元。

(1)从哪些方面说明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6分)
(2)新加坡哪些地理条件对工业发展不利?(4分)
(3)哪些地理条件促使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资?(8分)
37.材料一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在历史上有“北大荒”之称。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了“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000年国务院作出了停止开垦“北大荒”的决定。

材料二下面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阴影部分)分布图。

(1)三江平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
(2)从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三江平原的沼泽湿地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4分)
(3)为什么要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且加以保护?(8分)
38.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图中显示的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4分)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试从地理位置、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该地区的自然地
理环境特征,并分析新疆绿洲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

(8分)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的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止日渐扩大的
土地荒漠化?(8分)
39.材料一:《中国好声音》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口号,作风风靡欧美的《The Voice》系列节目在中国唯一正版版权的获得者,该节目最初始于荷兰,此后这场音乐飓风便因其独特创新的节目模式与实质性的超强影响力迅速风靡全球,势不可挡。

对于《中国好声音》的热播,有人认为:盲目跟风引进外国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材料二: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于2013年11月18日在昆明举行,来自亚洲26个国家近300个艺术团参加这一盛会,集中展示亚洲各国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及最新发展成果,让人们看到亚洲各国艺术的精粹,感受到亚洲各国艺术之魅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观点“盲目跟风引进外国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的合理性。

(12分)
(2)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分析应如何对待亚洲各国文化?(10分)
(3)从“文化交流的作用”角度,分析举行亚洲文化艺术节的意义。

(8分)
40.材料一:“我从王先生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爱国。

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前他毅然回到祖国,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奉献了一生,他所做的工作为我们国家争得了荣誉。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洁在回忆与“两弹一星”元勋、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院士的交往时说。

材料二:在青年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青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推动国家进步的一面精神旗帜。

古人云:“守志如行路,有行十里者,有行百里者,有行终生者。

行十里者众,行百里者寡,行终生者鲜。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受社会复杂现实的影响,少数青年盲目崇拜金钱,炫耀财富,导致自身的良知被金钱侵蚀,理想信念被金钱扭曲。

个别人甚至把利己主义日常化,享乐主义合理化,这是十分危险的。

一个青年如果没有爱国主义情怀,就会在混沌的生存状态中失去自我;一个没有爱国主义精神作支撑的国家,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1)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回答:王大珩身上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
神核心的?并谈谈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10分)
(2)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影响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用”的相关知识,阐明在青年中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12分)
41.(2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言论一: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言论二:子路问政
子曰:义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错(措)手足。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上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计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天理是公道与良知。

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

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

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应"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有哪些思想主张?(8分)
(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7分)。

现代学者将宋明理学分为理学与心学,你认为理学与心学最大的区别在哪里?(2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8分)
4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传孟子受业于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鲁国、滕国、薛国等。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

——译自《孟子》
材料二:苏格拉底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

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

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

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
“我当然知道。

”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

“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

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环球时报》2005年09月12日第二十版( [美]安东尼·曼罗王悦编译)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孟子的“仁政”学说为什么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3分)
(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临近死期还要学唱新歌包含了他怎样的信念?(2分)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思想主张?(4分)
(3)孟子和苏格拉底的遭遇反映出当时中国和希腊的学术研究面临的共同难题是什么?(3分)
43.(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材料二伏尔泰(1694-1778年),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

”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

”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哲学辞典》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3分)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伏尔泰等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的主张具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高二(上)历史第一次月考(文)
参考答案:
二,非问答题
41.(1)孔子:仁(爱人与宽容);以德治民;恢复周礼;正名。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主张4分,董仲舒主张4分,
共8分)
(2)影响:①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②维护专制统治;③塑造中华民族气节;
④扼杀人的自然需求。

(每点3分,共7分)。

区别:理学侧重于对客观万物的探究,理学侧重于对内心的探究。

(或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2分)
(3)春秋:创立; 战国,成为大宗;西汉,成为正统思想;魏晋到五代十国,受到挑战;宋明,发展为理学心学,成为官方哲学,重回统治地位;明清,受冲击,但仍为主流。

(每点2分,共8分)
42.(1)①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②仁政学说不适合统治者的需求(3分)(答出1点2分,共3分)
(2)信念:学到新知识、掌握知识就有了智慧。

(或“知识即美德”)(2分)主张: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善是人的灵魂;③教育可以认识美德。

(4分)(每点2分,共4分)
(3)缺乏良好的政治环境或社会环境,(或者答:学术研究与政治需要相冲突。

)(言之有理也可给分)(3分)
43.(1)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

(3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①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德治;还主张恢复周礼。

②伏尔泰与孔子的思想都透露着“博爱”与“人道”等道德精神,但孔子却比他要早两千多年。

(言之有理,即可给分)(6分)
(3)①解放思想,冲击专制;②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③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④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世界人民解放的思想武器。

(每点2分,共6分)
12—23答案:BDA DC AACCA BD
39. 答案:
(1)①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要结合社会自身发展实际,创造更多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优秀文艺作品②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在文化创新中发展③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和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积极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养分,更好地推动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12分)
(2) ①体现各国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到世界文化既是由各国文化组成的,又是多姿多彩的②对待各国文化正确态度是: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文化,理解个性,尊重差异④在对待外来文化中,要反对排斥其他民族文化或盲目崇拜其他民族文化的错误倾向,要积极学习外国文化的长处,做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和繁荣。

( 10分)
(3) 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②促进亚洲各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③促进亚洲各国优秀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有利于亚洲各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8分)
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ABADB 6—11DBDACB
非选择题
36.
(1)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交通的“十字路口”;(2)
交通位置: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2)
纬度位置:靠近赤道,属于热带雨林气候;(2)
(2)面积狭小(2)自然资源匮乏(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