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思维立体化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思维立体化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教会学生通融教材内容,写好高考作文。
能力目标
学会调整写作角度,写好高考作文。
德育目标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通融教材内容,调整写作角度。
教学方法
分析法、示例法、训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那些众所周知的古人、古事,多见于中学教科书,试问:高三同学中有多少是一点也不知道的呢?只要我们思维更加通融一点,作文找材料并不困难。
高考作文800字的要求,是很容易达到的。
如果你知道的例子不多,问题也不会很大。
有的例子,很多作文都能用,关键还是你需要圆通一点,稍微调整一下角度。
二、通融教材内容,调整写作角度示例。
例如:
《报任安书》:“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这是司马迁《报任安书》里面广为人知的一段。
这个段落提供的典型例子,下面这些话题中都是可用的。
话题1 转折
话题2 命运
话题3 忍耐
话题4 心灵的选择
话题5 真正的价值
话题6 平凡与伟大
话题7 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
话题8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这里依次稍加点拨:
话题1 转折:文王、孔子、屈原等,都遇到人生的波折。
而这些波折,却构成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成为他们成为伟人的重要助力。
话题2 命运:命运对所有人来说,其实都是公道的,文王、孔子、屈原等,照样逃脱不了命运的考验。
只有接受命运的挑战和考验,才能迎接人生的辉煌。
命运给予你磨难,也
赐予你成就,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话题3 忍耐:人生总会有挫折,总有不如意的时候。
文王、孔子、屈原等,面对人生的苦难,坚忍不拔,刻苦忍耐,最终赢得了人生的辉煌。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忍辱负重,等待时机,也是典型的例子。
)
话题4 心灵的选择:在人生的重大关头,何去何从,面临艰难的选择。
孔子在仕与隐之间、屈原在自我价值与随波逐流之间,都用自己伟大的心灵,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话题5 真正的价值:人世间有很多所谓的价值。
物质利益当然有其用处,功名利禄当然可以追求,但人生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使自己成为真正“大写的人”?文王、孔子、屈原等为我们作出了回答。
只向往物质利益的人,他所拥有的就是爱因斯坦所谓“猪栏的理想”。
话题6 平凡与伟大:伟大来自平凡。
当文王还是一个囚徒,当孔子四处奔波,当屈原在江边行吟,当陶渊明在篱下赏菊,那时谁知道他们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伟人呢?伟大的人,最初都是平凡的,他们的伟大在于他们不甘平凡。
一切不甘平庸的平凡人,都有成为伟人的可能。
话题7 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伟大的人生中大多充满挫折。
但伟人们不会毫无意义的放大自己的痛苦,文王、孔子、屈原等人,他们的挫折倍于常人,他们的痛苦倍于常人,但他们能正确地面对挫折,不是绝望,不是呻吟,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坚强地面对苦难,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话题8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孔子仕途不通,转而著《春秋》,整理古代文化典籍,惠泽后世,成为中国文化的圣人。
屈原理想难以实现,转而著《离骚》,他没有成为成功的政治家,却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声名卓著的诗人。
人生没有固定的剧本,生命的趣味在于它没有固定的答案,生活的意义在于我们有选择的可能。
二、根据上例提炼方法,为学生支招
A、顺蔓摸瓜——由表及里,开掘取意
即透过客观事物的表象,开掘事物的深层意蕴。
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只有通过由表及里的开掘才能获得。
这种方法反映作者思想的穿透力,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
让思维像水向低处流那么自然。
B、另辟蹊径——不走常路,别有风景
转换角度,有所发现即从新的视角、新的方位审察和思索客观事物,见人之所未见,获得新的意蕴。
采用转换角度的方法,就要打破单向、一元的思维定势,不拘于一孔之见,或一隅所感,尽可能寻找新的突破口,从新的侧面切入,使立意别具一格。
有时反弹琵琶,反求其意,别出心裁。
C、即小示大——见微知著,小处落笔
从小处立意,把意义引申发挥到成为大问题,揭示具有普通意义的主旨。
这不仅要求作者具备比较深刻的思考能力,而且还要求作者有敏锐的联想拓展能力,使主旨显出特色。
三、请指出下列写作材料使用的方法:
秦一统六国
角度一:[以“优势”为话题]
过分的凭借自己的优势,不辨形势的发展,只会故步自封,甚至招致灭亡。
战国七雄中,秦国是后起之秀,位居中原西缘,地形不是十分优越,财力不及齐国,军力不及楚国,但秦国却能最后一统天下,吞并六国。
齐国富庶,优势在焉,却没有注意发展,秦国来犯,只会妥协,并在险恶的政治风云中轻易相信对方的友善,“与嬴而不助五国”,致使秦国能在卧榻之侧大行蚕食鲸吞的饕餮,最终亦难免自膏虎狼之吻。
楚国兵多将广,不屈骁勇之豪俊如云,但却自恃雄厚的祖业,高估自己的实力,连犯险着,最终覆水难收,长河落日。
他们之所以
有强大优势而灭亡,就是因为他们太依仗了他们的优势,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之上。
所以优势不等于成功。
但是如果恰当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在风云际会中成为叱咤纵横的英雄。
秦国,“蒙故业,因遗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尽成秦国囊中之物!谁说优势只会成绊脚石,君不见,优势运用得当,就是一块坚实的垫脚石!秦与六国,“攻守之势异也”,优势在其中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这不正启示我们应该正确的运用自身的优势吗?
(方法B:另辟蹊径)
角度二:[以“优势”为话题]
拥有优势并不等于拥有绝对的优势,或许就是这曾经让你沾沾自喜的优势给你带来致命的一击。
秦国“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信臣精兵把据要道,自以为凭借关中之固,成就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因为有了君临天下的优势,如月满山冈,水溢堤围,得意洋洋,不可一世,而忘记仁义治国,“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焚百家之言,削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倘若始皇没有被优势蒙蔽双眼,而是善于运用优势,历史或许可能又是另一种样貌?
(方法A:顺蔓摸瓜)
角度三:[以“团结合作”为话题]
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一历史事实,千百年来引起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论述的文章很多,苏洵的《六国论》便是著名的一篇。
其实,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这就不是六比一的对垒,而是一比一,甚至零点几比一的对垒了。
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平时不是也看得多吗?
(方法C:即小示大)
四、高考作文写作角度对照
角度四:(以“水的灵动”为话题)[附2004年高考江苏作文]: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格——沉稳.。
水的灵秀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常年保持一种蔚蓝,沉稳的大山却一年四季变幻出不同的景色。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作文。
这个话题包含两个方面,你可以写其中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明智的渭河水呀,早早就弹起了秦亡的前奏,一统天下的功高盖世终究湮没在渭河东去的流水中,只配留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复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历史警示!流水无言,却是一位深切的凭吊者,忠实地见证者。
(方法B:另辟蹊径)
角度五:[以“山的沉稳”为话题](2004年江苏题)
沉稳从艰难而来。
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怎能成就大事?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
秦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
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方法B:另辟蹊径)
五、请在下列材料中任选二题,分别写一段的文章的开头,选择其中的一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写的作文。
A、刘备与诸葛亮
角度一:[山东卷作文题:双赢的智慧]
角度二:伯乐慧眼
角度三:才能与机遇
B、李密《陈情表》
角度一:[2003年全国卷作文以“感情亲疏与认知事物”为话题]
角度二:[以“人生关怀”为话题]
C、屈原的不屈
角度一:[2005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看图作文) ]
角度二:[以“纪念”为话题](2005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角度三:[以“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为话题]
D、李白的傲岸
角度一:[高考福建卷作文题:(看图作文)]
角度二:[以“吸收与给予”为话题]
附、积累方向(附带课外):
要求:(1)落实基本素材的故事原型(人物的具体事迹)(2)发散思维多求角度,尝试“一手五指”。
类别课内课外
文学圈
屈原司马迁李、杜李清照苏、
辛关汉卿吴、施、罗、曹(四大名著)
鲁迅巴金金庸
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海明
威
政治圈
秦始皇汉高祖楚霸王汉武帝三
国英豪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甘地格瓦拉富兰克林丘吉
尔拿破仑希特勒
思想圈
孔孟老庄朱光潜冯友兰马克
思尼采罗素
培根达尔文
科学圈
张衡徐霞客祖冲之杨振宁袁
隆平布鲁诺哥白尼
伽利略牛顿爱迪生爱因斯
坦居里夫人霍金
艺术圈王羲之王维贝多芬达芬奇
郑板桥徐悲鸿齐白石凡高毕加索罗丹
体育圈
伏明霞(“跳水类”)李小双(“体操类”)邓亚萍(“乒乓球类”)刘翔球王贝利篮球乔丹网球阿加西马拉松
经济圈福特兄弟(“汽车类”)比尔·盖茨洛克菲勒松下
公益圈雷锋焦裕禄孔繁深徐虎李素丽任长霞南丁格尔德兰修女
这样分门别类,以点带面,方便学生平时记忆,方便临场作文时快速检索,加快写作速度,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质量。
学生虽然不能像曹雪芹作红楼梦一样“一树千枝”、“一源万派”,但也要勇敢尝试,挑战自己!若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勇敢地向身边熟悉的事例深入开挖,他们必然开始领受有话可说的喜悦,其则必对写作提起兴趣,鼓起信心!所以,课内事例一源多脉,一例多用,对解决学生作文场上无例可用的困境是一个有效的尝试!
请不要入宝山空手而回,请不要与美丽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