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钠》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重点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钠的性质,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型,传统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存在着许多弊端,如下列情况就有待解决。
1、对速度较快的反应,学生还没来得及观察清楚就已经结束,观察不仔细则分析不透彻。
(若放慢速度,反复观察效果定会更好)
2、原理解释,涉及微观粒子的反应原理的解释,肉眼观察不出,宏观实验不能反映其实质。
(如能用计算机模拟其反应过程,会更利于学生理解)
3、有危险性的实验、现有条件难以实现的实验、错误操作。
这些实验可操作性差,尤其是错误操作。
(若能采用动画模拟或插入影象,会起到理想的效果)
4、如能应用多媒体对微型实验进行放大观察,会更有利于学生对同一时间、对同一现象的捕捉、观察和分析。
因此,这节我采用了多媒体手段,依据了探究教学的思路进行设计和教学。
教学流程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滴水生火实验)
(二)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一]钠的取用、切割、(目的是:学习钠的物理性质)
[探究实验二]钠的燃烧实验(目的是:验证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燃烧产物过氧化钠的颜色和状态)
[探究实验三]钠与酚酞水溶液反应,(目的是:验证氢氧化钠的生成和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为对实验的探究能力)
[探究实验四]钠与氯气反应实验(目的是:钠的强还原性)
[探究实验五]钠与硫反应实验(爆炸性实验,目的是:钠的强还原性)
(三)问题讨论
(四)钠的用途(引导学生归纳)
(五)钠的制法(补充)
(六)课堂总结
(七)巩固练习(阶梯性、综合性)
课后反思:
一节课下来,发现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不如意的地方,有待于改正。
如:
1、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教学的条理性更清晰了,使理性的知识感性化了,但由于教学内容多、实验多等原因,还是显得速度有些快。
2、学生未能亲自动手做实验,如能把一些简单的实验由学生来完成,教学效果会更好。
3、时间不够,以至于对课堂练习讲解显得有些紧,未能很好地进行归纳、总结,设想中的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补充实验未能得以补充。
感觉到的疑惑
1、怎么才能让学生的求知欲在兴趣中,在参与中,在求真中得到升华。
如果只由教师单独操作完成,就会显得牵强、死板,而且体现不了新课程的理念,达不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2、探究性的课在时间方面和对学生的课堂驾驭方面会比较难掌握,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探究性的课的知识点?
3、如何把握“探究程度”与“知识点落实”两全齐美的度?教师引导探究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