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画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研究
2021.01
简洁出自智慧,万物以“简”的形式存在,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逐渐衍化。

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时期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占较大优势,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困难,需要依赖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而简笔画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简笔画融入课堂教学的板书、课后作业的评价、思维导图的构建中,寓画于教,直观展现数学之美。

一、简笔画有利于直观呈现教学内容
在“苏教版”一年级的数学课本中,有趣的卡通形象贯穿了整本书:卡通故事的教学情境,白菜、茄子、玉米老师等卡通形象的温馨提示等。

由于课堂时间、空间有限,教师往往只能用最直接的粉笔来表达数学意思。

而简笔画既能形象生动地传达数学意思,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寓画于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理解数学内涵。

在“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有看图写两道减法算式的内容。

在“试一试”的教学环节,笔者在图上的“虚线”处画了一个小剪刀(如图1),并编记口诀“虚线就像小剪刀,咔嚓咔嚓全剪掉”,结合口诀和小剪刀的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虚线的内涵,即从总数里把画虚线的部分去掉,并完整地表达题意:总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左面的两个,还剩右面的5个,所以是7-2=5;也可以是去掉右面的5个,还剩左面的2个,所以是7-5=2。

在后面的练习中(如图2),笔者再一次在图的上方
画上小剪刀,并在教学时带领学生说图意:一共有10个正方形,第一次剪去4个,第二次剪去
2个,还剩多少个?一味地强调虚线表示从总数里面去掉,学生更多的是在机械地记忆,而结合小剪刀的实物教学,并通过口诀来理解,能让学生在趣味中理解减法内涵。

图2
图12.解析教学难点。

一年级数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在位置、方向上还是存在理解困难。

例如,在“认识11-20各数”这一部分,有借助直尺、数轴等直观形式感受11-20各数的数序和大小关系。

在数轴或是直尺上,从左往右,数字越来越大;从右往左,数字越来越小。

但是在面对“16前面一个数是多少”“18后面一个数是多少”这类问题时,学生往往会将前面和后面混淆,即使是反复强调,这样的错误也会频繁发生。

在一次练习课上,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辆小火车,并且将11-20各数写在小火车的车厢上(如图3,P23),让学生结合这辆小火车来复习巩固数的前后关系。

笔者发现,这节课上学生的错误率大大减少,当提问14前面一个数是多少时,一个学生回答13。

笔者再次追问你知道前面是哪一面时,学生回答就是火车头那面。

而在练习“后面”时,学生毫不迟疑地说火车尾那面。

借助火车头来帮助学生理解前面,火车尾理解后面,将这一难点和小火车结合起来,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生在理解上可以够得着。


要:数学之美,其一在一个“简”字。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半逻辑状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
将数学之美传递给他们,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将数学内容呈现得有趣味,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而简笔画就是将数学形象化的一个手段。

关键词:简笔画;小学数学;形象化
作者简介:张雨,江苏省淮安市白鹭湖小学教师。

(江苏淮安223300)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21)01-0022-02简笔画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张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
-22
图3
3.增添数学乐趣。

刚入学的学生在学习认识1-5时,“苏教版”教材并没有直接呈现1-5这些数字符号,而是首先出示了一幅情境图,让学生在熟悉的图里数出“1个男孩”“2盆花”“3个女孩”“4个气球”“5颗星”……接着由具体的事物过渡到半抽象的数珠,1个男孩用1颗珠表示,4个气球用4颗珠表示,最后呈现数字符号的表示方法。

从具体事物到半抽象数珠,再到抽象的数字符号,这一过程既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字符号表示的意义,也符合学生年龄的认知特点。

但是仅仅依靠数字符号教学,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枯燥的,所以教师可以增加简笔画来丰富教学,画融于数,让数更直观生动,更易于被学生所接纳。

如在学习“比轻重”时,可以画1个菠萝和3个梨子比轻重(如图4),从天平上可以看出1个菠萝和3个梨子一样重。

又如,在学习“问号与括线”时,可以画上桃子图(如图5),左边有4个桃子,右边有3个桃子,问一共有几个桃子。

一些生活中的物品的简笔画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和数学密不可分,既增添了数学的生活
感觉,又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又好学。

图4图5
二、简笔画有利于丰富课后作业的评价
作业评价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
价,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
也可以得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

其中,作业的批
改是作业评价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根据一年级学生
的思维特点,要让作业批改更有特色,让每一份作
业都能传递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在收到教师反
馈的作业后都能有所收获,简笔画中的“表情符号”
是一种有效途径。

表情符号在学生作业批改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
类:肯定型、鼓励型和提醒型。

肯定型,一般是书
写工整,正确率高,对于这样的作业,教师会给予
肯定,不仅是文字表达,还可以加一些卡通的笑
脸,大拇指或是太阳。

当学生收到作业时,他们会
感受到教师改作业时愉悦的心情。

鼓励型,对于学
生的一些进步,有长进的举措或是练习,教师要给
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激情、有活力的
学习。

提醒型,对于一些学生的粗心,或者是教师
反复提醒后仍出现的错误,教师要以特别的形式提
醒他们。

当学生看到这些表情后,会感受到教师的难
过与伤心,以此提醒自己。

教师的批注,往往更能引
起学生的重视,而“优秀”“良好”这样的文字评价,
学生收到的只是理性的感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一
系列的表情符号更能让他们获得感性上的共鸣。

三、简笔画有利于复习期间思维导图的构建
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我们需要有复习课来巩固
本单元的知识点。

在复习课上,如果直接提问“本
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一年级的学生是无法系
统地回顾这一单元所学习的知识点的,这时需要教
师的辅助来完成对知识的梳理和概括。

知识的延伸
宛如一棵树的生长,教师可以借助一棵树来帮助学
生整理知识。

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元角分”,
在这一单元,学生学习了认识人民币、人民币不同
单位之间的转换、计算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运算、人
民币不同单位之间的比较大小以及在实际生活中付
钱的问题。

复习课上,笔者将相关练习进行分类,
课堂上根据习题种类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并要求学
生将“元角分”树填完整(如图6)。

在完成这棵树
的过程中,学生进行本单元的知识点回顾,并借此
在脑海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本单元知识体系。

图6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简笔画,寓画于教,寓画于
学,将美术带来的美感融入数学的美感之中,这不
仅仅是学科的一种融合,更是当今社会对学生数学
学习的一种追求。

感受并领略数学美,学习并创造
数学美更是除了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以外我们对于数学学习
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

责任编辑黄晶
专题研讨
-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