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家书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曾国藩家书原文:
谕纪泽纪鸿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
字谕纪泽、纪鸿儿:
今日专人送家信,甫经成行,又接王辉四等带来四月初十之信,尔与澄叔各一件,借悉一切。
尔近来写字,总失之薄弱,骨力不坚劲,墨气不丰腴,与尔身体向来轻字之弊正是一路毛病。
尔当用油纸摹颜字之《郭家庙》、柳字之《琅琊碑》《玄秘塔》,以药其病。
日日留心,专从厚重二字上用工。
否则字质太薄,即体质
亦因之更轻矣。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
四十六岁以前作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
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
尔于厚重二字,须立志变改。
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满叔四信偶忘送,故特由驲补发。
此嘱。
涤生示
唐浩明点评:
曾氏曾经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气质属于人的本性之列,是与生俱来的,的确难以改变,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变的。
书籍可以教给人们许许多多的知识,可以把前人的成败得失通过
文字再现在读者的面前。
聪明的读者能从中看出美丑善恶、优劣好坏,从而要求自己学习什么,弘扬什么,抛弃什么,久而久之,性格气质便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
比如说一个性情暴躁的人,看了《三国演义》中张飞因暴躁而鞭打部属,结果被部属所杀,造成蜀国后来不可收拾的局面,应当有所触动。
若多看了几则这样的故事,必然会对自己的暴躁性格有所抑制。
又如一个爱开玩笑的人,看了《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的故事后,应当对自己的这个毛病有所警惕。
此类事古往今来不少,多读书自然会更深刻地明白不慎言的害处。
暴躁、爱开玩笑等等,都属于性格一类,读书可以使之改变。
当然,即便如此,也不是容易做到的,故曾氏还强调要有“坚卓之志”。
好学深思而有坚卓之志,就能够做到金丹换骨。
耳朵书房:
今时今日,
有人拿金钱装身,
有人去韩国磨骨,
有人靠露肉网红,
有人混文凭镀金,
无奈,
气质这东西最“装”不出。
曾国藩所说的“人之气质,由于天生”
这个气质,
并不是今天人们理解的“这个人外表气质好坏”古人所说的“气”,是精气神的气,
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之神,
在人体内部表现为人的精神,
在人体表面表现为人的气色。
如曾国藩《冰鉴》所讲: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
有终身之气色,“少淡、长明、壮艳、老素”是也。
有一年之气色,“春青、夏红、秋黄、冬白”是也。
有一月之气色,“朔后森发,望后隐跃”是也。
有一日之气色,“早育、昼满、晚停、暮静”是也。
这种先天而定的气质,
只有通过读书,
才能变化,
才能精进。
可见读书的重要与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