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映射的美国核心价值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映射的美国核心价值观
作者:张丽丽吕娜田海燕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5期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是富有美国特色的励志电影,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奋斗历程集中体现了美国文化中的发愤立志、追求自由,崇尚成功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励志;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
张丽丽(1979-),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副教授;
吕娜(1980-),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讲师;田海燕(1974-),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讲师。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5--01
一﹑引言
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励志电影中的英雄们由于其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和追求成功的不懈努力而成为最易被现代人感受到和崇拜的偶像。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这赋予了其独特的多样的价值取向。

这些价值观无疑会从电影中得以认证。

本文以最受欢迎的美国电影之一《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探究其映射的美国核心价值观。

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简介
《肖申克的救赎》的故事背景是在1947 年。

剧中的主人公是因以杀妻罪被判无期徒刑,关入肖申克监狱的年轻银行家安迪·杜沃伦。

安迪面对现实,逐渐适应监狱生活,并和犯人瑞德建立友情。

安迪利用精通财务知识的特长,顺利地帮助狱警哈德利免税地继承兄长的遗产,并由此在后者的帮助下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成为监狱长洗黑钱的重要帮凶。

但他同时坚持不懈地向州议会写信要款,为监狱建造了图书馆。

后来年轻犯人汤米证明安迪没有杀人。

典狱长为了留住安迪为其服务,杀死了汤米,安迪知道按正常的方式出狱无望,坚持不懈地挖掘,最后越狱成功,重获自由。

(斯蒂芬·金, 2009)
三﹑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映射的美国主流价值观
《肖申克的救赎》以主人公安迪要逃出这个不公的监狱为主要线索,典狱长却由于自己的私利,极力阻碍安迪的出狱,最终失去了生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影片的故事情节虽然主要是围绕着安迪来展开,但是瑞德却是影片中真正救赎的代表。

美国人所致力宣扬的自由、平等、希望等理想信念,在安迪身上得到了集中而生动地体现,其核心内容也就是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精髓,即自由与个人主义。

1.对自由的渴望
对于美国来说,人们对她的熟悉首先来自于对美国的象征—自由女神的熟悉。

作为美国国家的纪念碑,自由女神代表的不仅仅是美国的信念,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全世界人民心中的向往—对于自由和民主追求。

纵观整个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所体现出来的美国梦中的第一个价值观就是—打破枷锁,对自由的渴望。

在影片中,安迪在狱中尽自己所能,创造一切尽可能的机会和方式为苦难的狱友进行鼓励,比如影片中监狱里多次出现的阳光和音乐就是安迪所做的努力。

安迪未经允许在广播室擅自播放莫扎特的歌剧,虽然受到监狱长和其他狱警的反对,却依然故我,反锁广播室,反而调高了音量,让歌声更加高昂地飘荡在监狱上空。

操场上空盘旋的优美动听的旋律使得操场上正在劳作的犯人们停下手中的工作,纷纷抬头聆听空中传来的歌声,温暖而热烈的阳光照耀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心灵的震颤使得犯人们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感受到了自由和美好。

“That’s the beauty of music. They can’t take that away from you.” (这就是音乐的美丽。

他们无法把这种美丽从你那里夺去)。

2. 对希望的憧憬
对于“希望”,对于生命的宝贵性的传递是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又一大亮点。

作者通过影片表现希望的地方很多,比如安迪在逃狱后所写的信中所说的:“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

”(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却能够让你重获自由)。

这不仅仅是安迪写给别人的信,更是他内心对于希望的憧憬和真实写照。

还有一个情节也说明了这一点,再进鲨堡的前几年,安迪经历坎坷,生活的环境很恶劣,但是安迪并没有失去希望,沉沦下去,而是以坚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来进行抗争,唯一的解释就是,安迪心中获得救赎向往自由的信念在不断的给予着他希望。

“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

”(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而安迪不仅仅是一个“strong man”,他更是一个“Great man”,他救赎的不仅是自己,同时还有生活在他身边的那些囚犯们的灵魂。

所有的这一切,没有充满希望的信念的支撑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正是心中对未来抱着不灭的希望,才使得并鼓舞着安迪到处散播希望,尽一切可能去救赎大众。

而寓于这一切的意义在于安迪的存在净化了他们的灵魂和思想。

影片更多的是在诠释希望。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ie.”(不能忙于求生,就得急于求死)。

3.对个人主义的追捧
个人主义可以说是美国多元化的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

而这一点在好莱坞出品的诸多影片当中都有所表现,而这种意识形态的表达内容如同内在的结构规则一样,甚至支配和渗透于好莱坞的一切影片之中,《肖申克的救赎》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主人公安迪,在作者的安排下,身兼这些美好品质于一身:为了改善监狱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信给州议会,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即在监狱里修建了一座图书馆;与典狱长抗争为囚犯们播放歌剧,不畏权势,在面对狱长的威胁时,他反而调高了音量,让歌声更加高昂地飘荡在监狱上空,体现了其无谓的勇气。

导演通过巧妙地穿插,设置了大量的情节和事件,使得主人公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和美好品质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使得观众很容易就被安迪的行为所感动,接受安迪所体现的那些美国社会所一直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品质和价值观。

结语
电影是现代文明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之都,创造了种种银幕形象,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原因之一就是电影中所强烈映衬出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深刻地反映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一方面崇尚个人和独立,追求梦想,主张正义和信守尊严;另外一方面又蕴含着个人与社会秩序、暴力之间的矛盾,这种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得到充分反映。

参考文献:
1、胡立新,方拥军. 好莱坞大片的极端文化价值观批判,《文艺争鸣》第四期,2006.
2、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李其荣,《美国文化解读.美国文化的多样性》,济南: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