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 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燮的故事
郑燮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年间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他于扬州另外七位画家风格有共同点,而且关系比较要好,所以被称之为“扬州八怪”。

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

郑燮10岁那年,在扬州私塾,春天,老师老师带领大家去春游,走过一座石桥时,他看见桥下有一具女尸。

他急忙告诉了老师。

老师一看的确是一具女尸,,长长的黑发,脸还未变色,便吟诗一首。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郑板桥听了,急忙说;“老师你说的不对”老师知道他聪明,就问他,:老师哪错了?’他说:你没看见这位妇女,你怎么知道他是16岁?你又怎么知道他是被风吹落到小桥下面的?你看见他的三魂七魄泛波涛的?。

老师被问得哑口无言,问你说该怎样该?郑板桥向老师鞠了一躬,说老师:“我不客气了。

”我想改为:“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


老师听了,连连说改得好。

改得好。

郑燮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擅画竹、兰、石。

又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

他的诗、书、画,人称为“三绝”。

生平狂放不羁,多愤世嫉俗的言论与行动,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终老扬州。

郑燮所作诗,如《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悍吏》、《私刑恶》、《逃荒行》、《还家行》、《孤儿行》、《姑恶》等篇反映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富有现实意义。

《悍吏》、《私刑恶》、《逃荒行》、《姑恶》尤其写得深刻生动,令人触目惊心。

《悍吏》中写道:“豺狼到处无虚过,不断人喉抉人目。

”《私刑恶》写道:“一丝一粒尽搜索,但凭皮骨当严威。

”其他如《扬州》、《绍兴》、《燕京杂诗》(其一)、《自遣》、《游焦山》、《野老》等,也能自抒所见。

表现真率性情,大量题画诗都有寄托。

他诗歌的特点是,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畅,通俗易懂。

郑燮的词多写景状物以及酬赠之作,也有一些佳篇,如〔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瑞鹤仙〕《渔家》、〔瑞鹤仙〕《田家》等,多写及百姓疾苦,语言风格接近于他的诗。

其散文风格,真率自然,富有风趣,《家书》传诵尤广。

著作以中华书局1962年版《郑板桥集》搜集最为完备。

历史 (1693~1765)清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克柔。

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

康熙年间秀才、雍正年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

曾任山东范县知县,又调知潍县。

为官同情平民,抑制富豪,初到潍县,遇大饥荒,即开仓赈贷;乾隆十八年,因请赈触忤大吏而辞官。

去官之日,百姓遮道挽留,并立生祠。

郑燮三是公正廉明,才华横溢的正人君子,却以“扬州八怪”的“首怪”传名后世,究其原因,不外是“不合时宜”。

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与人为善,好抱不平。

因此,与那些贪赃枉法,仗势欺人,嫌贫爱富,虚伪逢迎种种丑恶世俗格不入。

他对人对事,写字作文都有自己的见解,决不同流合污,随声附和,故在一般人看来,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为“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