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服饰的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服饰的历史
西洋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冲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所以说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
它的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受当时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影响至深,其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
在西方的服装史上,13世纪初期就已确立了立体三维的裁剪方法。
而三维裁剪的发明和运用成为了东西方服装的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立体,外形变得富于变化,同时尽可能得让造型体现体形美。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含蓄为美,以朦胧隐约,藏而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整体的和谐之美,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他的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寓意与想象。
可以说中国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对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
东方服饰重“意”,西方服饰重“形”;东方表达含蓄,西方表达鲜明。
东西方服饰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反映,因而服饰文化特色的风格形成与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紧密地联系。
可见服装是一种文化,中西服装文化由于发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积淀的内容不同,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在服装发展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东西方服装风格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往往会绽放出一种夺目的光芒,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
时至今日,东西方服装风格融合的实例仍屡见不鲜。
西方宗教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待肉体的态度,而人们对待肉体
的态度,又深深地影响了西方古代服饰的发展和变化。
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对奥林帕斯诸神的崇拜构成了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
这些被尊奉的诸神是多元的、富有人性欲望的。
不仅神有七情六欲,而且人、神之间也可以沟通,二者结合的产物叫做英雄。
因此,这是一种“此岸性的充满了肉感和人情味的观念形态”,其基本特点是“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这一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赞美之中”,因此,这一时期的希腊人“对肉体的重视更甚于对精神的关怀,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更甚于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1 、在这种情况下,希腊人“竟把肉体的完美看作神明的特性”。
2、而作为遮蔽身体的装饰物,古希腊的服装只是人体的“一件松松散散的附属品,不拘束身体,可以随心所欲在一刹那之间扔掉”,而且“在衣服飘动的时候或者接缝中间,随时会暴露肉体”。
古希腊人的基本服饰被称作“基同”(chiton),它是将一块宽大的布料做成筒状然后用别针在人体上扣合而成的。
“基同”外面,有时还穿一种叫做“希玛修”(himation)的长外衣。
它“面积较大,穿用时伸缩自由,外出时可以拉起来盖在头上防风雨,睡觉时可以脱下当铺盖”。
4在离开了身体之后,“希玛修”只是一块宽大的布料,只有当它被披裹在人体之上时,优雅自然的躯体才赋予其“服饰”的造型。
从这意义上讲,是人的躯体把布料塑造成了衣服。
换言之,在古希腊时代,身体是服饰的主人,而服饰只是身体的附属。
在日常生活中,古希腊的男子也可以不穿“基同”,直接穿“希玛修”。
至于在竞技场上的裸体运动,则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