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含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江苏省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09.11一、基础知识(共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犄.(jī)角甄.(zhēn)别嗥.叫(áo) 按捺.不住(nà)B.桑梓.(zǐ)搭讪.(shàn)啮.噬(nüè) 入不敷.出(fū)C.悄.然(qiāo) 戕.(qiānɡ)害摭.拾(zhí) 引吭.(hánɡ)高歌D.灰烬.(jìn)恣.(zì)意诳.(kuánɡ)语妄自菲.薄(fěi)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峥嵘岁月沉缅锲而不舍磕绊B.含辛茹苦仓皇幽深奇诡纹身C.急躁不安跋涉毛骨悚然斑斓D.无动于衷谛造熠熠闪光嘹亮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例句:而今安在哉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 D.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09级的高一新生在暑期军训中虽然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B.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县南京路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高中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积累,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实现自己高远的目标;如果毫无知识储备,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能是铩羽而归....。

D.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感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但并没有像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

B.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古刹(shà)通衢(qú)颓圮(pǐ)山川相缪(liáo)B.曝晒(pù)按捺(nài)笔杆(gǎn)攒蹙累积(cuán) C.游弋(yì)逃遁(dùn)嗥叫(áo)舳舻千里(zhú)D.马厩(jiù)瞥见(piē)缱绻(quǎn)箕踞而遨(jī)【答案解析】D解析:A项“古刹”的“刹”应读作“chà”;B项“按捺”的“捺”应读作“nà”C项“嗥叫”的“嗥”应读作“h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蜇伏狼藉抛锚引觞满酌B.饿殍嘻戏迁徙阿谀奉承C.雾霭厮守瞻仰浮想联翩D.寥廓夯实悲怆毛骨耸然 【答案解析】C解析:A项应作“蛰伏”,B项应作“嬉戏”,D项应作“毛骨悚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登雁荡山的途中,一会儿微风拂面,一会儿绵绵细雨,刚才又是一阵暴雨,真可谓气象万千!B.一个茕茕孑立又受到封建婚姻制度绑缚的弱女子,要对抗力量强大的封建宗族岂是容易之事?C.小李在这个单位既无一技之长,又无实干精神,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员工们不免对他有些鄙视。

D.弟弟第一次看见大海,面对磅礴的海,他心潮澎湃,特别是海浪汹涌而来时,他更是望洋兴叹于这种自然的伟业。

【答案解析】B解析: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茕茕孑立: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

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试题一、现代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

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

即便有些问题看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

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

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

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

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

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摭.拾(zhé)跬.步(kuǐ)寂寥四肢百骸B.戕.害(qiāng)驽.马(nǔ)通衢沉缅其中C.饿殍.(piǎo)跫.音(zú)慰藉锲而不舍D.缱绻.(quǎn)灰烬.(jìn)迁徙索然无味2. 下列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3分)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戴望舒把对“丁香姑娘”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 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测 D.品味贯注揣摩3.下列各组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①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④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⑤东望武昌,山川相缪⑥意有所极,梦亦同趣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4.与“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5.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呐喊·明天》通过寡妇单四嫂子含辛茹苦抚养独子阿毛结果却痛失独子的故事,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B.韩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和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范仲淹、曾巩并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C.赫尔曼·黑塞,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考试高三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浮动,犹如_______的佳人。

A. 钟爱飘飘洒洒形单影只B. 喜爱纷纷扬扬遗世独立C. 热爱洋洋洒洒绝世独立D. 欣赏沸沸扬扬倾国倾城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通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可以使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氛围和社会风尚,让人们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B.宋代以后许多擅长治印的画家,往往又是诗人、书法家,他们将画印诗书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为中国画基本特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当前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切实保证交易质量,虚假宣传和虚假包装等网络交易的不良行为已对网购的发展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D.立法部门应尽快建立全面系统的社会诚信档案,良好的社会诚信风气能促进社会公德建设,有效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格局的建成。

3.选出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准确的一项是(3分)A.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 B.“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C.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腾讯体育消息) D.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通常情况下,失去理性的人是盲目的,失去情感的人是没有了心肺的,前者很危险,后者很可怕。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2015.11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古刹(shà)通衢(qú)颓圮(pǐ)山川相缪(liáo)B.曝晒(pù)按捺(nài)笔杆(gǎn)攒蹙累积(cuán)C.游弋(yì)逃遁(dùn)嗥叫(áo )舳舻千里(zhú)D.马厩(jiù)瞥见(piē)缱绻(quǎn)箕踞而遨(j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蜇伏狼藉抛锚引觞满酌B.饿殍嘻戏迁徙阿谀奉承C.雾霭厮守瞻仰浮想联翩D.寥廓夯实悲怆毛骨耸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登雁荡山的途中,一会儿微风拂面,一会儿绵绵细雨,刚才又是一阵暴雨,真可谓气象万千!B.一个茕茕孑立又受到封建婚姻制度绑缚的弱女子,要对抗力量强大的封建宗族岂是容易之事?C.小李在这个单位既无一技之长,又无实干精神,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员工们不免对他有些鄙视。

D.弟弟第一次看见大海,面对磅礴的海,他心潮澎湃,特别是海浪汹涌而来时,他更是望洋兴叹于这种自然的伟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B.科加雷姆航空公司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航班发生空难之前曾有多人因不明原因取消了原定的该航班行程。

C.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作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D.她从《羊城晚报》上看到了南方医院采用新技术为小儿麻痹后遗症、两腿长度不一的患者施行肌骨一次延长手术。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word版含解析.pdf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word版含解析.pdf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高一语文试卷 2013.11 一、语言文字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慰藉(jiè) 灰烬(jìn) 搭讪(shàn) 妄自菲薄(fēi) B. 戕(qiāng) 害 翘首(qiào) 扁(piān)舟 安土重迁(zhòng) C. 跬(kuí)步 摭(zhí)拾 抹煞(shā) 按捺不住(nà) D. 模样(mú) 啮(niè)噬 符(lù) 自艾自怜(yì)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B.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惊涛骇浪的一幕展示给我。

.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D.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A.不过,这个悲剧的原因,是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造成的。

B.2013年国庆期间,为了确保将旅客送达目的地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200多辆汽车、30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C D.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4.请选出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擅长)? ?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B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主宰)? ? 居是州,恒惴栗(常常)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更加)? ?() C.木直中绳,以为轮(符合)? ?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经过)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沿着) () D.()故为之文以志()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面对).下列各项中,对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月出于东山之上④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⑥筋骨之强⑦不拘于时? ⑧是岁,元和四年也 ⑨而今安在哉?⑩客有吹洞箫者 A.①③/②④⑧/⑤⑦/⑥⑨⑩? B.①③/②⑧/④⑥⑩/⑤⑦/⑨ C.①④⑨/②③⑧/⑤⑦/⑥⑩ ? D.①④⑨/②⑧/③⑤⑦/⑥⑩.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问一灯大师李苦禅:“什么字最难写?”一灯大师回答说:“‘一’字最难写”。

江苏省扬州中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2012.11 1.C.解析:A.炫.耀/眩.晕(xuàn)抓阄.(jiū)/闸.门(zhá)按捺.(nà)/奈.何(n ài)溘.然/恪.尽职守(kè)B.戕.害/铿锵.(qiāng)怪癖.(pǐ)/精辟.(pì)字帖.(tiè)/妥帖.(tiē)芳菲.(fēi)/妄自菲.薄(fěi)C.刹.那(chà)/刹.车(shā)烙.印(lào)/炮烙.(luò)擂.鼓(léi)/擂.台(lèi)摇曳.(yè)/熠.熠生辉(yì)D.圈.定(quān)/圈.棚(juàn)缔.造/真谛.(dì)屏.窒/屏.退(bǐng)饶.舌(ráo) /不屈不挠.(náo)2.C.解析:A.沉湎嬉戏B.慰藉变幻莫测D.震撼翱翔抉择3.B.解析:A.无可厚非:厚,重,过分;非,责备。

没有可以过分指责非议的。

用于有一定小问题的人或事。

可改为“无懈可击”。

C.方兴未艾,褒义,此处打白条是不好的现象,所以不可用。

D.“怨天尤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一味强调客观或埋怨他人,这里应用“怨声载道”。

4.D.解析:A.不合逻辑,“具有积极向上的主题”,不能推导出“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的结论。

B.“炎黄子孙”包含“海外同胞”,两者不能并列使用。

C.句式杂糅,删掉“这对于”和“来说”,或者把“也常常感到很棘手”改为“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5.A.解析:①⑥⑦意动用法,其中①⑦是名词的意动,⑥是形容词的意动/②④名词用作状语/③⑨形容词用作名词/⑤⑧名词用作动词。

6.C.解析:例句是定语后置。

A.宾语前置B.介宾结构后置D.主谓倒装7.参考答案:个人存款实名制颁布实施,在我省受到普遍欢迎。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μm,平均直径为1-2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pdf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pdf

一、语言基础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百舸/坎坷 ?古刹/刹那 谄媚/落入陷阱 ? B.诳语/诓骗 /派遣 褶皱/熠熠闪光 ? C.驽马/箭弩? 船棹/泥淖 犄角/掎角之势 ? D.书籍/慰藉 ?贻送/适宜? ?桑梓/莘莘学子.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感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但并没有像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

B.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C.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文化自身的繁荣。

D.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吮吸着我们的心灵,啮噬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5. 根据下列语段的描述,请把后面的诗句分别填入语段中的空白处,做到前后语意一致。

(4分) 流浪天下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的傺而归,以家自慰,“ (1) ”。

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 (2) ”。

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 (3) ”。

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誓归田园,“ (4) ”。

——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③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依次填入文中(1)—(4)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6.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在横线上写出两组恰当的句子。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3分)A.薄.纸/单薄.显露./露.骨呕.吐/讴.歌绯.红/悱.恻B.烙.印/炮烙.卷.宗/卷.尺畜.生/蓄.养勒.住/勒.索C.簌.簌/天籁.瞭.望/燎.原诅.咒/沮.丧隧.道/深邃.D.缱绻./蜷.缩劲.头/劲.敌蜗.居/漩涡.阻塞./塞.外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倍增录像机拾人牙慧纷至踏来B.备至照相机招聘启示自作自受C.赡养钓鱼竿意气用事沧海一粟D.观瞻电线杆黔驴计穷姹紫嫣红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最初的橄榄树是野生的,地中海的气候十分适合它的生长,充沛的日照,炎热的夏季和温润多雨的冬季是橄榄树生长最优越的自然条件。

B.对于自己的专业精通又专注几乎就是自己对生命最好的馈赠,因为不仅它能让自己得到更多机会,而且能为这世界创造更多价值,这或许就是生命意义所在。

C.“中国新诗100年·翠屏两岸诗会”在南京大学礼堂开幕,舒婷、潘洗尘等十多位来自海峡两岸的诗人会聚一堂,展开对话。

D.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重点地区的通行秩序管理,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坚决防止不再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4.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A.木直中.绳(中:合乎)今之众人..(众人:大多数人)恒.惴栗(恒:常常)举酒属.客(属:致意,引申为劝酒)B.假.舆马者(假:凭借,利用)于其身.也(身:自己)施施..不响(跫音:问候的声音)..而行(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跫音C.而绝.江河(绝:穿过)圣人无常师..(常师:固定的老师)外与天际.(际:交会)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D.古之学者..(通衢:大路)..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远离通衢盈虚..者如彼(盈虚:指月亮时圆时缺)引觞.满酌(觞:酒杯)5.找出下列各项中通.假字最多....的一项()(3分)A.輮以为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相与枕藉乎舟中B.虽有槁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或师焉,或不焉C.颓然就醉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山川相缪D.冯虚御风渺沧海之一粟君子生非异也6.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表达了作者追求独立平等的爱情观。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17.4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鬈.(quán)曲赊.(shē)账蹙.(cù)眉蹩.(biē)进B.褶.(zhě)皱骷髅.(lóu)愧怍.(zhà)趿.(tā)拖鞋C.脑髓.(suí)诧.(chà)异断炊.(chuī)取缔.(dì)D.脚趾.(zhǐ)靴.(xuē)子一爿.(pán) 时髦.(máo)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独五人之皦皦C.不敢复有株治D.特以诈详为予赵城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词性活用分组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人皆得以隶.使之②去今之墓.而葬焉③草.行露宿④且庸人尚羞.之⑤安能屈.豪杰之流⑥舍.相如广成传⑦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⑧而相如廷.叱之⑨宁许以负.秦曲A.①③⑤/②⑧/④⑨/⑥/⑦B.①③⑧/②⑥⑦/④/⑤⑨C.①④⑥/②③⑧//⑤/⑦⑨D.①②③/⑧⑨/④⑤/⑥⑦4.下列文言句式分组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②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③请罪于母,母不许④且立石于其墓之门⑤死生,昼夜事也⑥激昂大义⑦骑数千过其门⑧夫晋,何厌之有A.①⑤/②⑧/③④/⑥/⑦B.①⑥/②/③④⑧/⑤/⑦C.①⑥/②⑧/③④/⑤/⑦D.①③/②⑧/④⑤/⑥⑦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排精美的纱隔、挂落、飞罩将室内分隔成南北两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旧俗,女眷不能在外客前露面,狭窄的北部就是专为女眷而辟。

①故布置十分讲究②并严格按制陈设③南部宽敞明亮④家具用材均选名贵楠木及具有天然图案的瘿木⑤供桌左右两把太师椅是上座,专为园主和上宾而设⑥旧时为宴饮会客之处A.③⑥①④②⑤B.⑤④②③⑥①C.③①⑤⑥④②D.⑤②④①③⑥6.“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下列诗句与咏赞“四君子”无关的一项是(3分) ()A.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一语文2017.01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笔杆蛰居坐落荒无人烟B.斑澜饿殍峥嵘一愁莫展C.槎桠焦燥狼藉憾动人心D.祈求安祥缱绻不容质疑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永州的山川风物让人生失意的柳宗元流连忘返,并引发他对人世沧桑的▲,《永州八记》由此而生。

这些游记将柳宗元的个体精神诉求与自然景象完美融合在一起,▲使一些只会刻画山水形貌的游记作家们▲。

A.感叹以致望洋兴叹B.感慨以致望尘莫及C.感叹以至望洋兴叹D.感慨以至望尘莫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B.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拆毁那些树、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们没有用处了。

C.林徽因是学建筑的,所以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

D.等到我们稍微安闲下来,那些根本不曾存在、却在记忆中永远顶生动顶有光辉的人物,便出现在昏暗的记忆中闪烁。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

▲。

▲,▲,▲,▲。

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①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②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③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④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⑤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A.④⑤③②①B.⑤④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⑤④②③①5.下列各项中关于名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边城》以湘西田园牧歌式的理想世界为背景,倾诉着作者对湘西的眷念以及对至善至美的人情与和谐宁静的理想境界的想象。

16—17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1)

16—17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21)

盐城市时杨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0分,每题3分)1.下面给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迸.发(bìnɡ) 慰藉.jiè气氛.fèn 载.zǎi歌载舞B.嗥.叫(áo) 思忖.cǔn 翘.qiào首安土重.zhòng迁C.桑梓.zǐ粗犷.guǎng 蛰.zhé居自艾.yì自怜D.湍.tuān急屏.息(pínɡ) 场.cháng院绿.lǜ林豪客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一场大规模的空袭,使这繁华的城市。

②我真的怕他离开,刚刚摆脱了恐惧凄凉的感觉,再也不想品尝这的滋味了。

③父亲看完后一言不发,用毛笔写下几行字给我:“不要搜章逐句,不要无病呻吟,力戒做作,惟陈言务去。

”A.面目全非茕茕孑立矫饰B.改头换面茕茕孑立掩饰C.改头换面举目无亲矫饰D.面目全非举目无亲掩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社会不良因素的“灰色污染”是导致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因此,让孩子远离“灰色污染”,家长、社会责无旁贷....。

B.“苹果”公司最新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ios7,对原有操作方式进行了全面更新,这预示着“苹果”将改头换面....,真正告别乔布斯时代的风格。

C.她到任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D.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外语词汇的过度使用现象也日趋严重,令人忧虑的是,有些外语词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正规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

4.下面的句子表述正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科学院植物所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不下30种的乔木病害是由病毒和类菌原体混合感染而致病的。

B.在世界杯外围赛前的热身赛中,他执教的中国队连遭败绩,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了中国球迷们的意料。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6至2017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6至2017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高一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随着元旦的,铁路局将在成渝等路线上增加车次,来缓解休闲出游的客流高峰。

②他在商海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对市场的发展趋势,总能抓住那些重要的商机。

③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_________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A.临近明察秋毫地久天长B.邻近明察秋毫山长水远C.临近洞若观火山长水远D.邻近洞若观火地久天长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一个作者在用字和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甚至于在运思布局上面也就难免如此。

B. 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C. 谁都知道,民主与法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经济攻坚之后,现在确实已经到向新目标攻坚的时候了。

D. 感恩节在中国魅力尽失,是因为它没有契合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而这同样也是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日渐式微的重要原因。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闲情,是,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

也是,去水边品茗。

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晓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茶杯几盏,就是。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②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③不知不觉,一弯晓月爬上柳梢④是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④③①②B. ④①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4. 依据诗意,作者感到被“啮咬”、“绞伤”的原因,最可能的一项()(3分)花是无声的音乐/果实是最动人的书籍/当它们在春天演奏,秋天出版/我的日子被时针的齿轮/给无情地啮咬,绞伤/庭中便飞散着我的心的碎片/阶下就响起我的一片叹息A. 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B.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C.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D.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5. 阅读右下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3分)A.杀害鸟类就是谋杀人类自己B.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C. 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D. 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谨慎对待自己的行为二、文言文阅读(19分)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年级1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16.12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猝.然(cù) 祈.求(qí) 涮.羊肉(shuā)数.见不鲜(shuò)B.唠.叨(láo) 模.样(mú) 襁.褓(qiǎnɡ) 弱不禁.风(jīn)C.悄.然(qiǎo) 舸.舰(ɡě) 熨.帖(yùn) 毛骨悚.然(sǒnɡ)D.慰藉.(jí) 狙.击(jū) 坍圮.(pǐ) 载.人航天(zà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第一代华侨,寄籍外洋,但始终情系故土,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从普通居民到绅士名流,都表示出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情谊。

B.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要想和自然友好相处,唯有先学会“像山一样思考”,功败垂成....,在此一悟。

C.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汽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美轮美奂....,极富云气氤氲的情调。

D.纳粹政府的危言危行....,逐步通过学校教育渗透进少年的心灵,即便躺在担架上,他依然觉得“炮声均匀而有节奏”,“多出色的炮队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艺术家们为爱美之心所激发,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世界,来体现自己对美的认识,实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B. 财政部长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在财务大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他说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这次财务检查不走过场。

C. 执法人员在处理杭州富家子飙车案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加强公安队伍道德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D. 这次寒假学术研讨班的学员,除我们本校的教师外,还有来自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4.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句读之不知②而今安在哉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多于九土之城郭⑤居庙堂之高⑥渔樵于江渚之上⑦唯利是图A.①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②③⑤/④⑥/⑦C.①②⑦/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③④/⑤⑥5.下列有关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欧·亨利,美国作家。

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2012.11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炫.耀/眩.晕抓阄./闸.门按捺./奈.何溘.然/恪.尽职守B.戕.害/铿锵.怪癖./精辟.字帖./妥帖.芳菲./妄自菲.薄C.刹.那/刹.车烙.印/炮烙.擂.鼓/擂.台摇曳./熠.熠生辉D.圈.定/圈.棚缔.造/真谛.屏.窒/屏.退饶.舌/不屈不挠.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全对的一组是()(3分)A.沉缅逃遁嘻戏面面相觑B.静谧悠邈慰籍变换莫测C.敷演沧桑啮噬铩羽而归D.震憾遨翔决择不容商榷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部小说的构思又精巧又严密,人物形象丰满鲜活,真是无可厚非....,难怪那么受读者的欢迎。

B.中国自古就有“安土重迁....”的传统,有的人甚至宁愿忍受贫穷,也不愿离开故土到别的地方去发展,这就造成了了保守和闭塞。

C.农村问题是经济改革中的首要问题,目前农村出现了向农民打白条的现象,这种现象方.兴未艾...,令人忧虑。

D.上世纪四十年末,国统区物价飞涨,经济秩序混乱不堪,老百姓怨天尤人....,这预示着蒋氏政权的统治已走到了尽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选登的美文佳作,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主题,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受到读者欢迎。

B.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C.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自身所担负的使命,这对于教育工作者以及许多家长来说,也常常感到很棘手。

D.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陕西段高速铁路建设工程已正式开工,工程竣工后两地之间的交通将更加快捷便利。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对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粪土..当年万户侯②西.望夏口③小.学而大遗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⑥望西山,始指异.之⑦侣.鱼虾而友.麋鹿⑧顺流而东.也⑨圣.益圣,愚.益愚A.①⑥⑦/②④/③⑨/⑤⑧B.①⑦/②⑤/④⑥⑧/③⑨C.①/②⑧/③④/⑤⑨/⑥⑦D.①⑥/②④/③⑦⑨/⑤⑧6.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江苏省扬州中学上学期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上学期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答案选择题每题3分1.A(颤.抖(chàn)铩.羽而归(shā)B低徊.(huí)D给.予(jǐ)2.D(A.深邃魂牵梦萦B.斑斓笑容可掬C.良辰美景)3.C(A、动宾搭配不当。

“参加”应为“加入”。

B、缺少主语D、句式杂糅:去掉“有着”或“同样不可小视”)4.B。

(A项中的“不以为然”,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是“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的误用。

C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不合语境。

D项中的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都有,并夹杂在一起,用来指电子产品的质量,不当。

)5.B(A项错三个。

生:同“性”,天赋,资质。

往:流逝。

趣:同“趋”,往,赴。

B 项错四个。

意气:意志和气概。

粪土:把……看作粪土。

乃:竟然。

族:类。

C项错两个。

际:交会。

侘傺:失意的样子。

D项错一个。

之:这。

)6.B(例句和B项为宾语前置句,A、C项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7.D(名作动/名作状/意动/使动/形作名)8.(3分)示例:成功对于永不懈怠的人是一块里程碑,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是一只包袱,对于不求进取的人是一种祸害。

9.B(登:丰收。

)10.D(D项都表转折。

A项:因为/相当于“而”,表修饰。

B项:语气词/兼词,从这里。

C项:代词,他们的/语气词,表推测。

)11.D(先叙后议不对,《超然台记》一开头就议论。

)12.(1)因为看到我无论到哪里都不会不快乐,大概因为我能超然于物外吧。

(3分)(2)(3分)任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

(纵1分,凌1分,句意通顺1分)(3)(3分)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参1分,省1分,知明1分)13-18题每空1分。

1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4.骐骥一跃驽马十驾15.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6.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17.岂因祸福避趋之18.红泥小火炉19.(3分)刚出土的小松,被湮没在“深草里”,但那长满松针的“刺头”,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 2016.11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3分)A.薄.纸/单薄.显露./露.骨呕.吐/讴.歌绯.红/悱.恻B.烙.印/炮烙.卷.宗/卷.尺畜.生/蓄.养勒.住/勒.索C.簌.簌/天籁.瞭.望/燎.原诅.咒/沮.丧隧.道/深邃.D.缱绻./蜷.缩劲.头/劲.敌蜗.居/漩涡.阻塞./塞.外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倍增录像机拾人牙慧纷至踏来B.备至照相机招聘启示自作自受C.赡养钓鱼竿意气用事沧海一粟D.观瞻电线杆黔驴计穷姹紫嫣红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最初的橄榄树是野生的,地中海的气候十分适合它的生长,充沛的日照,炎热的夏季和温润多雨的冬季是橄榄树生长最优越的自然条件。

B.对于自己的专业精通又专注几乎就是自己对生命最好的馈赠,因为不仅它能让自己得到更多机会,而且能为这世界创造更多价值,这或许就是生命意义所在。

C.“中国新诗100年·翠屏两岸诗会”在南京大学礼堂开幕,舒婷、潘洗尘等十多位来自海峡两岸的诗人会聚一堂,展开对话。

D.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正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重点地区的通行秩序管理,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坚决防止不再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4.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A.木直中.绳(中:合乎)今之众人..(众人:大多数人)恒.惴栗(恒:常常)举酒属.客(属:致意,引申为劝酒)B.假.舆马者(假:凭借,利用)于其身.也(身:自己)施施..不响(跫音:问候的声音)..而行(施施:缓慢行走的样子)跫音C.而绝.江河(绝:穿过)圣人无常师..(常师:固定的老师)外与天际.(际:交会)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D.古之学者..(通衢:大路)..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远离通衢盈虚..者如彼(盈虚:指月亮时圆时缺)引觞.满酌(觞:酒杯)5.找出下列各项中通假字最多.....的一项()(3分)A.輮以为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相与枕藉乎舟中B.虽有槁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或师焉,或不焉C.颓然就醉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山川相缪D.冯虚御风渺沧海之一粟君子生非异也6.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表达了作者追求独立平等的爱情观。

B.《获得教养的途径》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阅读的一篇随笔,文章认为阅读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阅读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

C.《肖邦故园》从肖邦诞生的小屋写起,并作了细致的描述,指出了肖邦音乐对波兰和世界的意义,最后又回到肖邦的故乡,回到小屋,如同一首乐曲,回环往复,首尾呼应。

D.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写了很多山水游记,在这些游记中最著名的有八篇,被称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柳子厚墓志铭韩愈子厚讳宗元。

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

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

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逮.其父时逮:及、到B.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务:务必、一定C.其俗以男女质.钱质:抵押D.当诣.播州诣:到……去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而自肆于.山水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无辞以.白其大人举匏尊以.相属D.士穷乃.见节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柳宗元从小精锐敏捷,通达事理,后来名声大振,时人都渴慕与他交往,那些权贵公卿争着要他做自己的弟子,众口一词地推荐赞扬他。

B.柳宗元从政初期仕途顺利,后受到牵累,屡遭贬谪。

任柳州刺史期间,表现出相当高的为政才能,他关心百姓疾苦,移风易俗,在文化传播方面也堪称表率。

C.柳宗元因为考虑到刘禹锡有老母需要照顾,于是甘冒获罪的风险向朝廷提出以自己任职的柳州交换条件更为恶劣的播州,此等气节使朝廷改任刘禹锡为连州刺史。

D.韩愈对于柳宗元政治抱负无法得以施展的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但同时他也认为这种政治上不得志恰恰成就了柳宗元的“文学辞章”,其文学成就必将传之后世。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3分)(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分)(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

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1)辛弃疾笔下的“青山”与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里的“西山”,在形象上有何同异之处?(3分)(2)作者用什么手法来写“明月”?“明月”与“作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与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江月”的用意有何不同?(3分)(3)末句“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4)_____________,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5)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6)_____________,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7)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8)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湖殇熊久红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

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

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

新疆离海太远,使只好以湖的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

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

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

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

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

靠近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

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派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染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