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英语1课文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父母,再见!自由,你好!此刻的你正告别高中,进入大学。
但是开始庆祝之前,你要为一些可能会在大学生活里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
2 大学一年级意味着你要进入一个全新的地方,在这里,你认识的人寥寥无几,你要应对室友、新朋友和社团,更别说还要准时上课以及通过考试。
不管你多么努力,肯定都会出现问题,所以当问题出现时得做好准备去解决它们。
大学校园的生活会很精彩,但是有两个常见的问题是大部分大一新生都要应对的。
3 如果说有什么是学生最为担心的,那肯定是见新室友,见那些要与其共住同一间宿舍的人。
他或者她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能处得好吗?如果我们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怎么办?
4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和室友处得来。
我们都听过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比如有人从来不洗澡,或者某个女生在周二的凌晨 4 点开派对。
了解一个人或许需要时间,这点不成问题!你不必是室友的最好的朋友,只要友好对待和尊重对方就行了。
如果你觉得
你们完全是两类人,那么就把这个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5 如果问题开始出现,那就尽量马上解决。
找到你们的共同点。
新泽西州莫瓦市拉玛珀学院2005 届毕业生迈克尔·纳多说:“我和一个室友起初处得并不好,我们的政见不同,一开始争执很多,但后来我们决定转移话题,谈论足球和健身,结果我们相处得很融洽。
八年过去了,我将成为他婚礼上其中的一位男傧相。
”
6 和室友相处,要记住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坦诚交流。
一个好办法就是在学年开始就坐下来谈,制定一些规则。
讨论的问题应该包括音乐、睡眠时间、学习习惯等。
而且要记住,做好让步的准备。
7 最后,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办法处理好这个问题,可以找个人帮你,比如说辅导员。
不要立即要求调换宿舍——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学会应对各种问题!
8 在大学里,你肯定有很多事要做——在课业、社团活动、社会活动之间忙碌,你的时间表肯定会排得满满的!
9 想要确保能有足够的时间用来学习,在开始的几堂课就要从老师那里搜集所有相关的重要信息。
制定出自己的时间表:把你需要在学期结束之前完成的每一份论文、每一场考试以及每一次作业都标记清楚。
一旦学习计划制定好了,就很容易弄清楚什么时候必须用功学习,什么时候可以稍微空闲些。
你还可以利用这份时间表提前做规划。
如果你知道有个朋友的生日聚会正好在考试前的那个周末,那就不要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挤在那个周末的一小段时间里面,要在聚会前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
10 当你搞清楚你想加入哪些社团和运动队,就要了解他们的例会/训练时间表。
很多大一新生对那些看起来有意思的社团都想加入,这很好,但是要记住,你没有时间全身心投入所有的社团。
挑出几个你想重点关注的。
一旦你能够自如地应对计划好的事情时,就可以试着往里面再添加些内容,但一次只加一个。
11 有些学生无法正确对待大学生活的自由。
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没法确保你不出状况。
你将拥有的自由是大多数在父母守护下的孩子不曾享有的。
你很有可能有机会参加聚会、睡懒觉、逃课、在外面玩到很晚。
尽管你可能很享受这样的自由,但你要考虑清楚这样的行为对成绩、健康和名声带来的影响。
尽量尝试做出明智的决定。
1 我特别喜爱每年的这个时节。
鲜花盛开,万物披绿。
夏天将至。
各地的学生们即将毕业。
全新的开始。
2 我生命中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期,毕业的季节让我完全无法开心。
每每参加完别人的毕业典礼,总是伤心而归,期盼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拿到学位。
可学位对于我,总是遥不可及。
这是因为我有学习障碍,让我学数学如同看天书。
你可别让我做什么线性代数,我不会。
但我住在加利福尼亚,这的人必须通过代数考试才能上州立大学。
而且还要学一门像天文学这样的科学课程。
而要学天文学——你猜对了——就必须会代数。
3 我试着在社区学院修基础数学课,但总是听不懂——即便我去请教别人,并且也很用功。
试了一段时间以后我放弃了,陷入无所事事的状态。
我搞不懂为什么数学这么难。
我很苦闷。
4 我一整年都找不到工作。
虽然每天都往外发简历,但一事无成。
我陷入困境。
必须要做些改变了。
5 我把自己擅长的事一个个列了出来。
其中有一条是擅长跟小孩子打交道。
也许我可以到幼儿园找到差事。
我又迈步回到社区学院,注册了15 个单元的课程。
我有些紧张,但我知道自己必须有点大动作。
6 结果学校的生活非常好。
我在那儿上课、交友,过得很开心。
7 我找到学校的一位辅导员,向他咨询转学的事。
他又说了一套关于数学的老话
——这番话我以前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
8 “你知道吗,有些人并不适合转到四年制的大学,”他跟我说。
9 过去听到这种话的时候,我会默不做声。
这次,我却反驳起来。
10 “我知道,但我真的很想转学,想拿个学位,”我回答说。
“请别阻止我追求自己的梦想。
”
11 话音刚落,我就四下看看,有那么一瞬间,我有些恍惚,不确定这番话是谁说出来的。
不会是我吧。
但的的确确是我。
12 我查了米尔斯大学的资料,了解到那里有一个很不错的英语系——而且对数学不作要求。
天助我也。
13 于是我向学校递交了申请,然后祈祷一切顺利。
事情真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我想我甚至可以再去尝试着啃代数。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学校邮来的大信封——那种所有人都期盼的好消息。
看到它的时候,我几乎踉跄。
14 我带父亲来到这个现在属于我的校园。
“这个学校非常适合你,”他说。
我指着每年举办毕业典礼的柳叶楠草坪对他说:“总有一天我会穿着毕业礼服坐在这里。
”
15 两年后,我真的坐到了这里,和朋友们一起,聆听芭芭拉·鲍克瑟尔参议员的毕业典礼主旨演说。
父亲坐在最前面,面带笑容。
我从未见他如此高兴过。
16 叫到我的名字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我听到叫喊声,看见母亲、表亲和朋友在挥手欢呼。
我也向他们挥手示意。
17 “非常好!”校长说。
18 后来,我在家办了个晚会,所有和我生活有关联的人都到场了。
就是这样了,我当时想。
这是我的神奇时刻。
这就是一切。
19 现在,已经快到第五年校友聚会了,我的学位证书仍保存在书架上,连同一张别人赠送的毕业贺卡。
旁边塞着转学的约见提醒单。
这是一张发挥作用最长久的提醒单,它告示着我学到的非常有价值的一课。
迈出改变人生的第一步从来就不容易,但是,迈这一步绝对值。
1 “获奖者是……”
2 走上台去领我的艾美奖“最佳儿童节目”奖是多么令人兴奋啊!所有为了《布偶宝
贝》付出的漫长时间和辛苦工作都是值得的。
3 在成为艾美奖得主之前很久,我还是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戏剧系的学生。
该系每个大四学生都要执导并制作一出戏剧。
这是其大学生涯里最重大的一项任务。
当时,我也在等候轮到自己的那一刻,去创作和执导我自己的戏剧作品。
4 我的戏剧《派对人生》是出喜剧。
我仔细地挑选演员,然后我们认真地排演。
对于成功我们信心十足。
终于,我们的戏剧可以彩排了。
这是我们初次加上声效、灯光和戏服,也是我的演员初次面对一小群观众表演。
5 我们开始了彩排,技术人员做得很好。
而我的演员却遇到了一些麻烦。
不知怎么地,加上戏服,在炽热的灯光下,这出喜剧演得不那么有趣了。
我的演员期待着听到技师的笑声,但笑声始终没有出现。
是技师们太忙了?难道他们缺乏幽默感吗?演员们的信心动摇了,我也一样。
6 一位技师对我说:“你知道那句老话‘糟糕的彩排会带来成功的开场’吗?”我努力地回以微笑。
7 第二天,我注视着剧场里逐渐坐满了师生。
灯光暗下来,音乐响起。
我挑选了《兔八哥集锦》里的音乐。
一听到这音乐,观众便笑了起来。
我松了口气。
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8 我的演员上场了,开始时,能听到一点笑声。
这是观众在鼓励演员。
可是,随着演出的继续,笑声变得越来越少,直到完全消失。
很快,我的演员流起汗来——而这并非聚光灯的缘故。
台下有长时间的不对劲的沉默。
一切都失去了效果。
这出戏剧枯燥得让人无法看下去。
观众开始看表、咳嗽、东张西望。
演出一结束,他们便向最近的出口走去。
9 当时,我真希望在宇宙中能有一个黑洞把我吞进去。
怎么会这样?我的喜剧怎么会成了悲剧?在我心里,这一天曾一直是阳光明媚的,而不是一场黑暗的风暴。
10 我噙着泪水回到宿舍,给父母打了电话。
母亲想要安慰我,又不确定该怎么说,仅仅说了句:“亲爱的,现在失败不比将来在职业生涯受挫要好吗?”
11 什么生涯?她难道看不出我的职业梦想正在化为泡影吗?她怎么还会有这么可笑的想法?
12 时光一点点流逝,生活一天天继续。
我开始体会到母亲话语中的智慧。
没错,失败带给了我机会——让我去反思自己的错误,让我去一遍又一遍地研究伍迪·艾伦的电影。
我以严肃的态度研究喜剧。
我努力去理解什么是有趣的以及它为何有趣。
13 毕业后我在一家剧院做了演员,几个月后,得到一次机会执导我自己写的喜剧。
这是一个检验自己新见解的好机会。
我和我的演员努力地工作。
灯光亮起。
这次,笑声传来了,且持续不断,越来越响。
这次的喜剧成功了。
我已经从大学时的错误里
很好地吸取了经验教训。
14 今天,我经历了各种成功与失败。
对于成败,我不是太在意,而是享受其中,从中学习,然后继续前行。
重要的是我们不断进步,并且努力做到最好。
谁知道呢,或许将来也有一个刻着你名字的艾美奖呢!
1 我觉得食品公司总是试着让像我一样的孩子要父母去买那些不健康食品。
他们引导孩子们轻信所有的电视广告。
小孩子尤其会被彩色包装和塑料玩具吸引。
我必须承认,我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也曾以为我们所有的食物都来自开心小农场,那里每天猪在泥浆里打滚,牛遍地吃草。
2 但我发现这不是真的。
我开始在互联网、书本、电影和与家人一起的旅行中查找真相。
我发现了工业化食品体系的阴暗面。
首先是转基因种子。
这些种子在实验室里经过改造,让它以违背自然的方式生长。
比如提取鱼类的DNA,把它植入到西红柿的DNA 中,然后种植这些种子,让其生长。
转基因的食物经用于动物实验证明会引发癌症和其他问题。
自20 世纪90 年代起,人们一直在吃这些转基因的食物,而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3 第二点,在传统种植方式中,农民使用化肥促进植物生长。
农民施肥是因为他们年复一年种植同样的作物,已经穷竭了土壤的所有养分。
接下来,他们喷洒更多农药到水果蔬菜上,来杀死杂草和虫子。
下雨的时候,这些农药慢慢渗入土地,或流到我们的河流中,我们的水也被污染。
4 所以我问自己,如何才能改变这些状况?就在不久前,我还想成为一个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运动员。
现在我发现有一场推动人们用更好的方法来生产食物的运动。
我已经决定了,我更愿意成为一个有机农业家,希望这样我会比当一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对世界产生影响。
5 通过做出与过去不同的选择,我们都可以有所作为。
首先,我们要购买有机食品,向当地农民,或者从我们熟识的邻居那儿直接购买食物。
有机食品更加安全,对环境和动物更有益。
有人说有机食品或者本地食物会比较贵,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根据我所学到的关于食物体系的这些知识,我知道要么我们付钱给农民,要么付给医院。
现在我已经明确知道怎么选择了。
我想让大家知道还是有那样的农场,那儿的牛儿真的吃草,猪就在泥地里打滚,就如同我想象的那样。
那儿的农民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农药和转基因种子。
有时我会去本地的有机农场做义工,所以我可以近距离地亲眼看到我吃的肉来自哪里。
我想让大家知道,我相信如果孩子们对食物了解更多,知道它们来自哪里,他们就会愿意吃新鲜蔬菜和健康食物。
我还希望大家知道在每个社区都有农民集市。
6 不久前,我叔叔说他给我六岁的堂弟吃麦片时,他问他是想要有机麦片还是糖衣玉米片。
对小孩子来说,糖衣玉米片香甜的口味和包装上五颜六色的卡通画更具吸引力,但是小堂弟告诉他爸爸,他想要有机麦片。
他这样选择是因为他记得我跟他说过甜麦片是有害的。
我们就可以这样一次一个地让孩子们改变。
7 所以下次你在商店购物时,请选择本地的、有机的食物,认识为你生产食物的农民,了解你的食物。
1 当我最初想到要去巴黎旅行时,我就无法自已——我告诉每个愿意聆听的人。
仅仅是谈论旅行本身就令我激动不已,而我没有预料到的是,谈论巴黎之行似乎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影响到了别人,并总能在他们的心里激荡起某种情感。
2 我的修鞋匠竟眼含泪水,头侧到一边。
“我哪儿也没去过,”他说,“我这辈子一直在干活。
”他说他的妻子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去旅行,而且他那些业已成年的孩子们也需要他提供一些经济援助。
3 在当地一所大学院长邀请我去上一门写作课时,我决定把我的行程也告诉她。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渴望:“我从未去过巴黎,我一直都很想去。
”
4 一天早上,我遇见一位很少碰面的邻居。
他以前同我说的话加起来也不过几句而已,我向他提起了我的旅行,他突然变得兴趣盎然。
“去巴黎?多好啊!你什么时候动身?”然后一直说个不停。
当我第二天再碰到他时,他竟然向我推荐了一本关于这个城市的书。
5 还有一天,我遇到我以前的一个学生,一位年轻的诗人。
当我告诉她我的旅行时,她的眼神凝固了。
我看到她的双眼熠熠发光。
“巴黎?您要去巴黎?噢,梦想之城!太棒了!”
6 到了巴黎,我与一位已经在当地居住了6 个月的好友呆了一段时间。
巴黎是她的梦想之城,而且她是一个坚决兑现自我承诺的人。
她提前退了休,离婚了,孩子们都在上大学或工作。
她筹划了自己的巴黎之行,把自己的房子出租半年,然后在巴黎找了一套公寓。
7 在此期间,一件意外耽误了她几个月的时间,但她也不曾就此驻足。
因此,她现在居住在这个美丽城市。
她说:“困难的事情或许会发生。
如果真的发生,为何不让它们发生在一个美妙的地方呢?”
8 我也遇见过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其他美国男女。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冲着巴黎的美丽、丰富的文化,或为了实现梦想而来。
一位年轻的女士和丈夫以及他们年幼的女儿每年至少有一半的时间住在这儿,夫妇俩都设法在巴黎找到了一份为期6 个月的教职。
另一位教授刚从圣地亚哥某大学退休,也选择每年一半的时间把家安在巴黎。
9 巴黎的魅力包括很多方面:丰富的艺术、强烈的反差、华丽的珠宝和镜子(甚至连查尔斯·狄更斯也曾为之倾倒)、咖啡馆中人们凝视的目光(他们的椅子面对街道,以便观看来往的表演)、亲密的交谈,以及矜持的举止和习俗。
10 回国后,我在写作课上向学生谈起了我旅途中的一些见闻。
课间休息时,两位学生对我说,“谢谢您告诉我们您的旅行,两年后毕业了我们也想去巴黎。
”于是梦想延续着。
11 我的那位在巴黎居住了6 个月的朋友激励了我,而当我计划自己的旅行——虽然它很短暂——并跟别人谈论旅行经历时,我也点燃了别人心中的希望。
我意识到:在所有城市中,巴黎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是一个象征——一个我们已经推迟拜访或向往的象征、一个可望而往往不可及的美丽象征。
它象征着众多的、不同的人的梦想。
也许我们无法阻止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可以促使美好的事情发生。
无论梦想之城在何处,我们都可以买一张前往的车票。
1 奶奶扶着爷爷起了床,带着他去厨房吃早餐。
早餐用完后,她让爷爷在客厅的躺椅上休息,自己洗碗去了,但还时不时过来看看爷爷有什么需要。
2 自从爷爷上次中风以来,这样的生活便成了常态。
爷爷曾经很活跃,可现在他左臂伤得严重,加之行走困难,说话又含糊不清,因此只能呆在家里了。
将近有一年的时间他甚至连教堂都没去过,也没有去看望家人。
3 爷爷靠看电视打发时光,当奶奶忙家务的时候他就看电视里的新闻和球赛。
他们有个约定——没有奶奶的帮助,他不准离开椅子或床。
4 奶奶对爷爷说,“如果你摔倒了,而我为了扶你又把自己的背扭伤了,那么谁来照顾我们俩呢?”奶奶是决意要自己照料自己,独立生活的。
布鲁克林的赤褐色砂石房子是他们的第一个家,那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所以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想离开自己的家。
5 作为爱尔兰的移民,他们在美国相识,结婚。
奶奶对人亲切友善,毫无私心。
爷爷则是沉默少语,但对家庭全心全意付出,尽管在送礼物方面不太慷慨。
他会尽心尽力去帮奶奶,他深信只要平日里真心体贴妻子,礼物倒在其次,故而他很少给奶奶买礼物。
6 这在他们婚姻早期曾经是个痛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奶奶意识到爷爷是多么好的一个男人。
毕竟,如果真的想要什么,她可以给自己买。
7 这是二月的一个早晨,天气寒冷,天色黯淡,典型的纽约的冬天。
和往常一样,奶奶搀扶着爷爷在椅子上坐下。
8 “我现在要去洗个澡,”奶奶把电视遥控器递给爷爷,“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等我一会儿回来再说。
”
9 洗完澡,奶奶扫了一眼爷爷躺椅的椅背,却发现爷爷的拐杖不在老地方。
感觉有点不对劲,她走进房间。
爷爷不在那。
衣帽间的门敞开着,他的帽子和大衣也都不见了。
奶奶感到一阵恐惧袭过后背。
10 奶奶胡乱地在浴袍外面加了一件大衣,跑了出去。
他一定没有走远;他自己几乎没法行走。
11 奶奶绝望地四处搜寻。
人行道上有几小堆冰雪,正常人行走都困难,何况爷爷这种行动不便的人。
12 他能去哪里呢?他为什么要独自离家呢?
13 奶奶看着车来车往,回想起最近无意间曾听爷爷对他们的一个孙儿说感觉自己是个“负担”。
直到去年他还很健康硬朗,可如今却连最简单的活儿都干不了。
14 奶奶一个人站在街道拐角处,心里充满了内疚和焦虑。
15 正在这时,爷爷的身影出现在街道拐角。
他低着头,眼睛紧盯着人行道,小心地挪动步伐。
他的大衣耷拉在受伤的肩上,另一只手臂夹着拐杖和一个包裹。
16 奶奶不顾一切地向爷爷跑去。
当她看到爷爷安然无恙才放下心来,她开始埋怨起来。
17 “我只离开了你一小会儿。
你急着干什么去,你就不能等一等?我都担心死了!到底什么事那么重要?”
18 爷爷还没来得及解释,奶奶便伸手去接那个棕色的袋子,从里面掏出了一个心形盒子。
19 “今天是情人节,”爷爷解释道。
“我想你可能会喜欢一盒巧克力。
”
20 一个礼物?所有这些担心就为了……这盒糖果?
21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给你买礼物了。
”他中过风,吐字不清,但字字句句温暖了冬天的寒风。
22 奶奶顿时热泪盈眶。
她把爷爷的手臂搂在胸前,搀扶着他往家走。
23 她缓缓地摇了摇头。
24 她思忖着,爱情的浪漫无论何时到来都不太晚。
1 终于,它来了。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是根据J. K. 罗琳的畅销小说改编的八部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部。
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哈迷们”聚集在影院,去向这个教会人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并永不放弃战斗的男孩说再见。
2 自2001 年以来,《哈利·波特》电影系列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该丛书几乎变成圣典。
21 世纪的头十年也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 1997 年,《哈利·波特》丛书一面世就迷住了一代读者,然后让他们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一个学期接一个学期地接受教育。
讲述书中冒险经历的是一位单亲妈妈,她的人生就像一部童话:她交了好运,声名远扬,富有魅力,除了奥普拉,她几乎变得比任何人都更富有。
4 人们对《哈利·波特》的关注似乎从未停止。
当罗琳在给最后一本书结尾时,当读者读到最后一本书时,当最后一部电影完成拍摄时,人们仍对结局津津乐道。
然而现在,现在又怎样呢?
5 现在来分析一下:在票房销售上,《哈利·波特》花掉了观众60 多亿美元——比22 部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加起来还要多三分之一。
与《纳尼亚传奇》8 千万册的图书销量相比,《哈利·波特》共卖出了4 亿5 千万册。
6 《哈利·波特》拯救了阅读! 在2002 年到2008 年间,人们的阅读量有所增长,尤其是在18 到24 岁的读者群中,大部分人都在阅读《哈利·波特》。
当然,这种增长也得益于电子书、“脸谱”网络群的兴起。
上世纪50 年代《指环王》系列发售时,人们也很喜爱这套书,但多年后他们才能在网上买到甘道夫的宝剑。
7 一位出版商说:“我们非常自豪。
《哈利·波特》跨越了文化,跨越了年龄,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一部分。
我们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读《哈利·波特》。
我们认为阅读此书标志着人生的转折点。
”
8 现年17 岁的卡门·拉克说:“在我们小时候,父母就读给我们听。
我们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
当时我相信到了11 岁我也会收到霍格沃茨的来信。
”她的妹妹说自己也有同样的想法。
两个小女孩等待着一列神奇的火车载着她们前往那个魔法学校。
9 有人认为《哈利·波特》留下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让人学会等待。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追求的是瞬间的满足感。
在《哈利·波特》的世界中,我们不得不放下一切,等待下一个故事。
10 那些新“哈迷们”又会如何呢? 每年,那些8、9 岁的小读者会怎么样?今年9 岁的艾德里安·霍尔是去年发现这套书的,他说:“第七本书我已经读了5 遍。
”他最喜欢《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它现在就在我手边。
我喜欢在阅读的间隙休息一会,坐在那里想象一下发生的事情。
J. K. 罗琳是一位很棒的作者。
”11 关于《哈利·波特》的一切现在结束了吗?没有真正结束,根本没有结束。
12 上个月,罗琳发布了一个新的网站,承诺会用配角的过往故事——哈利的姨妈和姨夫最初是怎么相识,麦戈纳格尔教授过去是如何爱上一名“麻瓜”的——来丰富哈利·波特的世界。
13 这部系列小说已经完结,电影也即将完结,但真正的“哈迷们”一直认为,哈利·波特实际上活在他们心中,而不是在纸上或屏幕上。
现年24 岁、家住芝加哥的斯帕兹十多年前曾创建了一个颇受欢迎的“哈迷”网站。
他说:“《哈利·波特》包罗万象,它有善与恶的对峙、是与非的对立,有爱情与战争,有难以抉择的道德困境。
J. K. 罗琳几乎触及了所有重要的问题。
”当被问及《哈利·波特》是如何影响他的生活时,他想了一下说:“十多年来,《哈利·波特》是我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