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门立雪》教案
《程门立雪》是一个成语故事,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领全文,后面的4个自然段就一件事情体现出了杨时“爱学习”和“尊敬老师”两个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杨时爱学习和尊敬老师”展开教学:一方面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深层理解体会杨时如何爱学习、尊敬老师;另一方面抓住矛盾处“那么热爱学习的杨时怎么到了老师家门前却不进去?”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深层次体会杨时既爱学习又尊敬老师的优秀品质。

最后立足大语文观,号召学生热爱阅读成语故事,打开阅读视野,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程宋尊默疼慈祥容”,以及以下词语:“宋朝尊敬默默心疼惊动急忙问题醒来慈祥面容休息”;了解多音字“尽”“着”。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较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3初步学会通过词语意思理解文本深层含义,会用“急忙”说句子。

4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并能对成语故事产生一定的兴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虽处在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学习积极性比较容易调动,但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学生在本学期开始接触到只有难点的字标注了拼音的课文,阅读这样的课文有一定困难。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通过词语意思理解文本深层含义:从杨时的行为中体会他尊敬老师的情感和爱学习的好品质。

2知道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并能对成语故事产生一定得兴趣。

教学难点
1 理解为什么杨时急于弄清问题答案却仍在老师门外静静等待。

2 能较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词重点句子小练笔支架)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课前游戏
老师知道你们积累了很多成语,让我们来玩一个成语接龙的游戏吧?
(生成语接龙)
揭题导入
1 同学们积累的成语可真多呀!我们刚才背诵的成语大多包含着一定的意义,因此流传至今。

有一些还有专门的故事呢,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2.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成语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3 你能试着说说课题的意思吗?
4 指名解答
提示:古时候人说话的语言顺序和现代有的不一样,(手指着课题)这里是“雪立程门”。

程门:程老师家门前;雪:鹅毛大雪;立:站立。

5 指名完整地把这个句子说一说:杨时和他的同学冒着鹅毛大雪站在程老师家门前。

(交给理解词语的方法):要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可以像这样,把每个字的意思想一想,再按照一定得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5 同桌互相说说课题的意思。

学习生字,了解杨时
(一)初读学习生字词。

1 教师范读。

提出要求:请学生当小小评定员,老师是否做到了字音准确、句子流利、不加字不减字。

如果做到了给老师掌声,如果老师没有读好,可以举手提出。

2 瞧,从课文里跳出了几个生字宝宝,要和大家交朋友呢,你们认识它们吗?(ppt)
(1)出示词语“宋朝尊敬默默心疼惊动急忙问题醒来”
小组开火车正音、全班开火车练读。

(2)出示多音字组的词:睡着、等着;尽快、尽力。

指名带读,其余生跟读三遍。

(3)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杨时望着程老师慈祥的面容,诚恳地说:“老师,您正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其中“慈祥惊动休息”为本课生字为红体。

并且抓住“诚恳”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这句话。

(二)了解杨时
1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杨时是个怎么样的人?”
2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
3 理解“非常”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他很爱学习,也非常尊敬老师。

他很爱学习,也很尊敬老师。

A 学生读。

B 师提问:这两个句子意思是一样的,为什么不用第二种写法呢?
C 学生解答。

D 师小结:用上不同的词,就不那么单调。

我们在写话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

E 练习:谁能够说上这样一个句子,句子里有意思相似的不同的词。

精讲探究一感受杨时热爱学习尊敬老师
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二、三自然段。

1 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杨时爱学习,那些地方体现了杨时尊敬老师呢?请四人小组共同学习课文的第
2 、3自然段,找出体现杨时爱学习的句子画上-----,找出杨时尊敬老师的句子画上~~~~~。

2 小组学习老师巡视。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
(1)“谁来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杨时很爱学习?”(学生说到那一句就讲那一句)用这样的话引导学生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这句话中的哪个词打动了你?”
(具体方法)
当学生说到“为了尽快弄清问题,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专门去请教程颐老师。

”时:
①体会鹅毛大雪1 指名说并且回忆生活场景引导:下这么大的雪,你们出门吗?家长出门吗?但是杨时和他的同学为什么要出门?你能读出雪很大的感觉吗?
②体会“尽快”(对知识的渴望)“你能把他们急切的心情读出来吗?”
③体会“专门”理解“专门”:想想,生活中,冒着这么大的雪出门,有几件事要办?只有一件——尽快弄清楚问题的答案。

这样只为一件事情就叫“专门”。

为了知识,他们冒着鹅毛大学专门去请教程颐老师,多么热爱学习啊,你能读出他们热爱学习的感觉吗?
(2)体会杨时尊敬老师
当学生说到“他们一边默默地背书,一边静静地等待着。

”时:
①等待的时候在背书,珍惜学习时间——热爱学习。

②从这句体会杨时尊敬老师
A理解“默默地”“静静地”。

B在这个自然段中找这样的另一个词“悄悄地”
C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吗?
(3)感情朗读:
在课文中是静静的等待默默地背书悄悄的说谁能够把他们悄悄对话、静静等待的感觉读出来?指名一生读,评价,再练习读,然后齐读。

活动5【讲授】精讲探究二感受师生情
设疑:读到这里老师就不明白了,他们为了尽快弄清问题的答案冒着鹅毛大雪来到程老师家,怎么到了程老师门前,又不进屋呢?(多指名说理由。


回环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感受杨时对老师的尊敬
1 回环朗读
导:杨时他们如此安静,老师在屋内一点儿都没被打扰,睡得很香。

可是这时(出示PPT 课件)
“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杨时和同学在程老师家门口等了很久很久,他们的手______;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杨时和同学在程老师家门口等了很久很久,他们的脚______;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杨时和同学在程老师家门口等了很久很久,他们的身子______。

指名口头填空。

(回环朗读)“一个小时过去了,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杨时和同学在程老师家门口等了很久很久,他们的手______,可是为了不吵醒老师,他们仍然(生读: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

一边默默的背书,一边静静地等候着)。

“两个小时过去了,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杨时和同学在程老师家门口等了很久很久,他们的脚______,可是为了不吵醒老师,他们仍然(生读: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

一边默默的背书,一边静静地等候着)。

“过了很久,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杨时和同学在程老师家门口等了很久很久,他们的身子______,可是为了不吵醒老师,他们仍然(生读: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

一边默默的背书,一边静静地等候着)。

2 谈感受:谁来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护
学习课文的四、五自然段。

1 等了这么久,老师醒了么?老师醒过来后,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呢?同桌分角色朗读四、五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2 反馈。

(1)抓住“急忙”体会程颐老师对他们的疼爱。

(2)理解“急忙”后,用“急忙”说一句话
总结课文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对本成语学以致用
1 师引读到第一自然段:面对这样热爱学习的学生,老师怎么会不敢动呢?面对这样尊敬老
师的学生,老师怎么能不感动呢?老师一定会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这样的学生的,所以,杨时——(生读第一自然段。


2 在学生理解“正因为杨时热爱学习、尊敬老师才成为了大学问家。

”的基础上质疑“杨时是大学问家为什么还热爱学习、尊敬老师?
3 学以致用:什么情况下,你能用上“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呢?
生回答:在生活中,一个人很爱学习又尊敬老师,我们可以用“程门立雪”来形容他。

尝试复述课文,体会成语故事的美妙,激发读成语故事的兴趣。

1 复述课文
(1)这篇课文真是又有趣又包含深意,我们可以尝试着课后把这个故事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在这里老师教给你们一个复述课文的好办法:在复述课文的时候,我们先抓住重点的字词,把它放在脑中,根据这些词再进行添加一些语言、动作,让它有血有肉、丰满起来。

这样就可以了。

我们试一试老师的办法好么?
(2)学生练习复述课文。

(3)指名复述课文。

合理评价,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信心。

2 课后开展成语故事比赛:
在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中,像这样既有趣又包含深意的成语有许许多多,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课间的时候可以你讲个成语故事给我听,我讲个成语故事给你听。

我们在周五开展讲成语故事比赛。

3 总结:
(1)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话,这句话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谭嗣同先生说的“好学莫过于尊师。

”(PPT 出示)
(2)学生齐读这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