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高考解题方法荟萃)冲刺押题系列 专题06 守恒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6 守恒法
【母题1★★★】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室温下,向0.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SO42-)>c(NH4+)>c(OH -) = c(H+)
B.0.1mol·L-1 NaHCO3溶液:c(Na+)>c(OH-)>c(HCO3-)>c(H+)
C.Na2CO3溶液:c(OH-)-c(H+) = c(HCO3-)+2c(H2CO3)
D.25 ℃时,pH = 4.75、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c(CH3COO-)+c(OH -)<c(CH
c(H+)
3COOH)+
【分析】0.01 mol·L-1 NH4HSO4中加NaOH溶液,当1:1与H+反应结束后,由于NH4+水解呈酸性,需再加NaOH与NH4+反应使溶液呈中性,所以c(Na+)>c(SO42-)>c(NH4+),选项A正确。

B项中,虽然HCO3-水解呈碱性,但水解微弱,c(Na+)与c(HCO3- )数值接近,所以c(Na+)>c(HCO3-)>c(OH-)>c(H+),选项B错误。

C项中把c(H+)移项得:c(OH-) = c(HCO3-)+2c(H2CO3)+c(H+),这是质子守恒,选项C正确。

D项,由电荷守恒有:c(Na+)+c(H+) = c(CH3COO-)+c(OH-),物料守恒有:2c(Na+) = c(CH3COO-)+c(CH3COOH),两式联立得:c(CH3COO-)+2c(OH-) = c(CH3COOH)+2c(H+),因溶液pH = 4.75,即c(H+)>c(OH-),得c(CH3COO-)+c(OH-)>c(CH3COOH)+c(H+),选项D错误。

【解答】AC
【点拨】注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综合应用。

【解题锦囊】守恒法是一种中学化学典型的解题方法,它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可以免去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它的优点是用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不去探求某些细微末节,直接抓住其中的特有守恒关系,快速建立计算式,巧妙地解答题目。

物质在参加反应时,化合价升降的总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各物质中所含的每一种原子的总数,各种微粒所带的电荷总和等等,都必须守恒。

所以守恒是解计算题时建立等量关系的依据,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它方法中同时使用,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基础,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关系,达到速算效果。

1、质量守恒: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计算或推断。

主要包括: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守恒;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守恒;结晶过程中溶质总质量守恒;可逆反应中反应过程总质量守恒。

2、物质的量守恒:是根据反应前后某一物质的量不变的原理进行推导和计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多步反应中的计算。

可简化计算过程,减少数学计算,一步得出结果。

3、元素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

元素守恒包括原子守恒和离子守恒: 原子守恒法是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个数都不变的原理,进行推导或计算的方法。

离子守恒是根据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前后离子数目不变的原理进行推导和计算。

用这种方法计算不需要化学反应式,只需要找到起始和终止反应时离子的对应关系,即可通过简单的守恒关系,计算出所需结果。

4、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合物、浊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0,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电荷守恒是利用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量不变的原理,进行推导或计算。

常用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推断,也可用此原理列等式进行有关反应中某些量的计算。

5、电子得失守恒: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

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均如此。

它广泛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各种计算,甚至还包括电解产物的计算。

【衍生1★★★】质量分数为a 的某物质的溶液m g 与质量分数为b 的该物质的溶液n g 混合后,蒸发掉p g 水。

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q g ,物质的量浓度为c 。

则溶质的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为( ) A.)()(p n m c bn am q -++ B.)()(bn am q p n m c +-+ C.)
()(1000p n m c bn am q -++ D.)(1000)(bn am q p n m c +-+ 【解析】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可得:
310/-⨯-+=⨯+⨯mL qg pq ng mg M b ng a mg r L/mL×c mol/L ,整理得:)
()(1000p n m c bn am q M r -++=g/mol 。

【答案】C
【点拨】溶液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

【衍生2★★★】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
A.c (HCOO -)>c (Na +)
B.c (HCOO -)<c (Na +
)
C.c (HCOO -)=c (Na +)
D.无法确定c (HCOO -)与c (Na +)的关系
A.a%
B.2a%
C.1-2a%
D.1-3a%
【解析】混合物中不管以任何比例混合,S 和O 的原子个数之比总是1∶4,所以质量比为1∶2 。

故氧的质量分数为2a%,所以Fe 的质量分数为1-a%-2a% = 1-3a %。

【答案】D
【点拨】注意化合物中S和O的原子个数之比相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衍生4★★★】铜和镁的混合物4.6g完全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中,反应后只生成NO2 0.2mol和N2O4
0.015mol,往与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 9.02g
B. 8. 51g
C. 8.26g
D. 7.04g
【解析】Mg→Mg2+→ M g(O H)2Cu→Cu 2+→C u(O H)2
所以生成沉淀的质量等于4.6g+m(OH-)
再由电子守恒,得电子总数: n(NO2)+2n(N2O4)=0.23mol
则铜和镁共失电子为0.23mol。

Cu2+和Mg2+共带正电荷为0.23mol,沉淀中的n(OH-)=0.23mol
所以沉淀质量为:4.6g+17g/mol×0.23mol=8.51g
【答案】B
【点拨】关注元素的存在形式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综合考查。

【衍生5★★★】某金属和硝酸反应,已知参加反应的被还原的硝酸和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若已知还原产物唯一,则还原产物为( )
A. N2
B. N2O
C. NO
D. N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