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江门第二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一轮高考高三语文基础复习检测试题08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
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迸发./间不容发.
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
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红花湖景区湖光山色
....,风景宜人;游人熙熙攘攘,兴致勃勃。

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深圳、
东莞、广州、珠海等地的车辆,在自行车租赁处更是车水马龙
....。

景区环湖绿道长约15公里,
沿途花朵姹紫嫣红
....,是市民踏青赏春的好去处。

一路上,记者不时见到游人一大家子结伴而
行,年轻朋友则三五成群
....,跑步前行。

A.湖光山色 B.车水马龙 C.姹紫嫣红 D.三五成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茨城县渔业协会通报,4月4日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捞的玉筋鱼幼鱼体内检测出放射性铯超标,这是首次日本震后从鱼类体内检出放射物质超标。

B.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尤其是一些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再加上腐败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产生叠加效应,就会阻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C.记者统计发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省份中,以东部地区居多。

从最低工资金额上看,东部地区的浙江超过了一直高居榜首的上海,成为目前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省份。

D.“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束之高阁影影绰绰连篇累牍急公好义蹑手蹑脚
B.誓不两立人才辈出贫瘠不堪雍荣华贵食不果腹C.喧宾夺主水泄不通气冲宵汉名列前矛祸起萧墙D.贻笑大方百战不怠蜂拥而来负隅顽抗趋炎赴势
5.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自选喻体,另写两个句子。

要求所写句子的句式与画线句相同,并
能够形成排比。

我是一只蜜蜂,在祖国的花园里,飞来飞去,酿制甘甜的蜂蜜;①
;我是一滴雨点,在祖国的原野上,从天而降,滋润干渴的禾苗;②
6. 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20字)
中新社北京9月1日电,9月1日,距离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大典还有整整一个月。

国庆长安街
沿线地栽花卉、立体花坛布置工程今天正式展开,预计9月15日全部竣工。

届时,十里长安街
将以姹紫嫣红之景喜迎国内外宾客,共庆祖国六十华诞。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透露,在“十一”期间,天安门广场中心将布置一组大型立体花坛,
长安街沿线步道将布置22处立体花坛,整个长安街两侧绿地将布置花木320多万株,面积有十
万余平方米。

主要信息: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⑵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⑶俄顷风定云墨色,。

,娇儿恶卧踏里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⑷欲渡黄河冰塞川,。

闲来垂钓碧溪上,。

(《行路难》)
⑸黄钟毁弃,;谗人高张,。

(屈原《卜居》)
⑹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

(《礼记•中庸》) 三、古诗词鉴赏
8.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解】:次:停泊;逗:停留。

⑴全诗写景紧扣“夕”字,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尾联“客”指何人?请结合诗句分析“客”之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旋风的中心
沈世豪
《哥德巴赫猜想》一文发表后,神州尽说陈景润,成为举国一大盛景。

旋风的中心却
是平静的。

荣誉、地位、名利,伴随着鲜花、掌声一起向他涌采的时候,陈景润表现出非
凡的冷静。

在这些世俗所瞩目的领域,他,恰似不谙世事的孩子,只有偶尔带着惊奇的目光,打量着繁花一样的特殊世界。

每天,都有雪片一般的信件,从四面八方飞来,多数是慰问信.其中,不乏姑娘的求
爱信。

他并不当一回事。

每天仍是出没在图书馆,或者,一头钻进那间六平方米的小屋。

出于好奇的人们,看了徐迟的报告文学,特地到数学所来看他,尤其是记者,更是络绎不绝,真亏了好心书记李尚杰,为了不至于过分干扰陈景润,能挡驾的他尽量挡了,有时,
没有办法,只好让人们去看
陈景润那间“刀把形”的房间。

一架单人床,四片暖气片,靠墙一张小方桌,屋子里,最多的是草稿纸,如此而已。

陈景润的全部心思,仍然扑在哥德巴赫猜想上,他要进一步完善(1+2)。

陈景润的思维与众不同,越是出名,他越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仿佛有无数的目光在注视他,那是焦虑的渴望和殷殷期盼,那朝思暮想的数论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1)恰似珠穆朗玛峰巅的无限风光,时时都在呼唤他。

他一直盼望能亲手攻克(1+1),完成几代数学家的宿愿。

9月,北京尚是金秋,有人还穿衬衫,他还是离不开那件褪了色的松松垮垮的蓝色面料的棉大衣。

习惯难改,他仍是喜欢把双手套在袖筒里,戴着那顶有护耳的布棉帽。

名人陈景润的气质、模样,和以前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偶尔,人们也会发现陈景润一边走,一边看信,有时,会独自发出笑声,熟悉的人们会情不自禁地问:“是姑娘的求爱信么?”
陈景润那张有点苍白的脸,兀地红了,他还羞涩呢?
他笑了,笑得像个孩子。

手上握着的恰好是张姑娘的照片。

如花如月的陌生姑娘,正把最美的娇容,展示给陈景润。

奇怪,陈景润就是不动心。

他从不把这些姑娘的柔情依依的求爱信给其他人看,包括很要好的朋友。

他感谢这些纯洁的姑娘的一片芳心,一片崇高的信任。

他把这些信细心地封存起来,藏在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

陈景润的爱情大门紧紧地关着,是珍惜着那美丽的初恋,还是一腔思绪,全让那些数学公式、定理占领了,以至丘比特的神箭也无法射进这位数学家的神奇领地?
今非昔比了,当年被人歧视、冷落的陈景润,已是荣誉等身,但每逢数学所、中科院评先进、评奖,他总是坐在一角,默不作声,听到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立即站起来,给你敬个礼,连声地说:“谢谢,谢谢!我就免了,免了——”说完,真诚地看大家一眼,目光里流露出恳求之情。

他在荣誉面前,从来不去争,而且虔诚地让给其他人。

他仿佛有一种预感,时间对于他,实在是太珍贵了,正如鲁迅先生所感受的:“要赶快做!”人们发现,他仍是那么匆忙,走路时,低着头,急急地赶路。

他的生活仍是像以前一样简朴。

几个馒头,一点咸莱,便可以了却一餐。

有段时间,陈景润的亲戚以为他出名了,经济必定不错,偶尔,也会来信请求支援。

当名人并非易事。

各种应酬,能够推辞的,他尽量推辞,但有两方面的内容,陈景润是很乐意前往的,一是给北京的中小学生开讲座,他喜欢孩子的天真、纯洁,更寄希望于他们。

只要时间允许,他一定应约。

二是接受故乡、母校的邀请。

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友会和校友活动。

母校厦大不必说了。

当年就读的英华中学邀请他去,他也欣然前往,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不甚出名的三明一中,是陈景润念初中的地方,当时,陈景润才13岁。

三明一中的校长上北京看他,陈景润热情接待,并且高兴地合影留念,给三明一中题写了“祝母校欣欣向荣”的题词。

他写的《回忆我的中学时代》一文,把他读初二的成绩都一一写出来了,成了今天我们研究、学习陈景润极为珍贵的史料:
代数99 国文92 英文89 几何83 化学88 历史83
地理85 图画85 音乐85 体育80 生理卫生82 劳作75
陈景润自己在文章中写道:“我能唱能跳,天真活泼,瞧,音乐85,体育80 !”夙有姻缘,他的代数99分,尚在初二,已是初露头角了。

盛名之下的陈景润,毫无名人派头。

清清白白地做人,认认真真地攻关。

他是一棵质朴无华的大树。

(节选自沈世豪《陈景润传》,有删节)
9.传记文学要善于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本文关于陈景润初恋细节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传记中常常引用大量资料,本文引用陈景润初二时的成绩单,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以《旋风的中心》为题,“旋风”指什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传主陈景润这一形象的?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