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七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4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知识框架
即时巩固的入场劵
考情分析
引领考试的风向标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考点一古希腊智者学派
【点题训练1】“他们并不把事情本身认作有效准,而是把事情归结到感觉上面,以感觉为最后因由。

”“他们”指( )
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者
C.宗教改革者 D.启蒙运动者
考点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
【点题训练2】钱穆指出,希腊社会上有一批所谓“哲人”,他们到处游行,教导青年,作为演讲和许多奇怪的辩论,造成希腊很坏的风气。

于是有了苏格拉底,他讲述人生的
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之处在于( )
A.主张教育为国家政治服务
B.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相结合
C.强调培养具有独立人格之公民
D.努力补救极端个人主义之流弊
要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比较
【典例训练】“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
包括( )
A.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B.宣扬理性主义
C.代表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
D.强调个人自由
史料研读
通向成功的试金石
史料孔子为了振衰起敝,他想走政治改良的道路,主张复兴周礼,举纳贤才,吸收平民参与政权,使社会回到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

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为目标。

在孔子看来,实现仁道政治的基础和关键是要靠那些具有仁德思想和才干的人才,教育就是培养从政人才,以道治国安邦。

孔子所提倡的“举贤才”“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对于当时的世袭制度,具有一定的批判作用。

苏格拉底对当时的暴力统治深感不满,他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国家强盛。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也是政治,教人也是从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从政人才。

他认为人们应当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所支配和左右”,应敬畏有专门知识的人更甚于敬畏其他所有人,是非问题上,只能“站在专家一边”。

苏格拉底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用于教育,培养懂得怎样统治的专门人才。

苏格拉底的理论又是后来柏拉图的哲学治国论的思想渊源。

——摘编自王金娟《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史料体现了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教育思想,并分析了其差异。

根据史料,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随堂验收
学以致用的训练营
考点一古希腊智者学派
1.智者普罗泰格拉说,他所传授的是“在处理私人事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务中能言善辩,行动果断”的能力。

这说明智者学派( )
A.敢于打破旧的传统习俗
B.侧重于私人事务的处理
C.重视培养公共道德意识
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2.普罗塔戈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智者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B.智者否认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C.智者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
D.智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3.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考点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
4.苏格拉底的哲学具有惟知是德和灵肉对立两个核心,他不爱好观看虚构戏剧,却要读《伊索寓言》,因为他以为一切都需要通过证据,才能清晰、朴真、实证。

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
A.反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基本的美德
5.有学者评价古希腊某哲学家时指出:他认为智者的相对主义的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社会道德混乱的思想根源;他在古代希腊首次建立了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

该学者评价的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6.要研究古希腊的智者运动,首要障碍是任何智者的著作都未能保留下来,我们往往通过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还原他们的主张。

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是( )
A.客观的,因为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代表
B.准确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雅典
C.错误的,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不是史料
D.片面的,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念有冲突
7.哲学体系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

……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二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

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

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

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出现的背景。

(2)列举材料二中伏尔泰一部有代表性的“有趣著作”。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伏尔泰的思想为例,说明法国哲学家们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哲学研究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第十七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
起源及其发展
第34讲西方人文主义
思想的起源【主干知识梳理】
①人②普罗泰格拉③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判断⑤道德⑥人文主义⑦有思想力的人⑧美德即知识⑨人类精神觉醒
【点题训练】
1.A 【解析】本题考查了智者学派思想主张的特点。

抓住材料“把事情归结到感觉上面,以感觉为最后因由”可知这一学派重视主观感觉,是指古希腊智者学派,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者主张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与材料强调的主观主义不符,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者是对西欧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批判和否定,与材料强调的主观主义不符,故C项错误;启蒙思想者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对专制社会进行猛烈批判,呼唤人的彻底解放,与材料强调主观主义倾向不符,故D项错误。

2.D 【解析】本题考查了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主张。

据材料“希腊社会上有一批所谓‘哲人’,他们到处游行,教导青年,作为演讲和许多奇怪的辩论,造成希腊很坏的风气”可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针对智者学派学说所造成的社会坏风气,提出“人生的共同真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为国家政体服务”等主张,努力补救极端个人主义之流弊,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苏格拉底,他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不符,故C项错误。

【典例训练】
A 【解析】本题考查了苏格拉底与孔子主张的共同点——重视道德。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孔子主张“德治”,二者的共同点是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者是人文主义的代表,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代表希腊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强调人的自由,孔子主张维护周“礼”,压制人的自由,故D项错误。

【读史用史】
不同:孔子主张培养贤才和君子;苏格拉底注重培养政治专家。

原因:孔子面临礼崩乐坏、奴隶制行将解体的危机;苏格拉底处在雅典、民主制面临危机的时代。

【随堂验收】
1.D 【解析】本题考查了智者学派主张的特点。

在公私事务中强调能言善辩适应了城邦事务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旧传统,强调个人能言善辩的个人能力,故A 项错误;材料强调在公私事务的能力,而非侧重私人事务,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个人能力,而非公共道德意识,故C项错误。

2.D 【解析】本题考查了智者学派主张。

智者学派对神的存在提出怀疑,体现否认绝对权威,“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强调人类的理性,故D项正确;古希腊人对神十分敬畏与崇拜,智者学派对神的存在提出怀疑,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智者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不符合材料意思,故A项错误;主张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的观点,故B项错误;智者的言论是近代西方人文思想的源头,没有体现进化论思想,故C项错误。

3.D 【解析】本题考查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根据“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更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正确。

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不能说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故A项错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就是神话故事,因此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故C项错误。

4.C 【解析】本题考查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题中的“证据”、“实证”等处说明苏格拉底不是一味地接受和盲从周围的一切,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虽然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但是与材料不符。

5.B 【解析】本题考查了苏格拉底的主张以及他本人在西方文明中的地位。

材料“他认为智者的相对主义的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社会道德混乱的思想根源;他在古代希腊首次建立了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与苏格拉底的主张相符,他批判智者学派的个人主义和相对主义,提倡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故B项正确;普罗泰戈拉是智者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肯定人的价值,而不会批判相对主义的感觉论,故A项错误;材料“他认为智者的相对主义的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社会道德混乱的思想根源;他在古代希腊首次建立了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与柏拉图的思想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他认为智者的相对主义的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社会道德混乱的思想根源;他在古代希腊首次建立了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不符,故D项错误。

6.D 【解析】本题考查了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差别。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虽然处于同一时期,但是二者的主张是不同的。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作用,注重人的主观随意性;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追求真理和智慧,相比较而言更为理性。

题干借助苏格拉底的论述还原智者学派的主张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也存在着片面性。

所以答案为D项。

7.(1)特点:继承、创新了古典哲学(文化);与自然科学结合产生了新的哲学体系。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的保留;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2)著作:《哲学通信》或《路易十四时代》。

说明:影响和说服大众;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3)关系:哲学依赖(或反映)时代;时代发展需要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