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无论 是电视剧情节还是名著 内容对同学们来说应该 不陌生,你能说出几个 经典片段名称吗?
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三调芭蕉扇
女儿国遇难
大家能说出这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那么 阅读整本名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可以运用哪些 方法来阅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魔小 说——《西游记》来探讨一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性格:性情和善、崇信佛法、 严守戒律、目标明确、信念坚定; 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过 于慈悲、胆小懦弱。
精彩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真假唐僧、 女儿国遇难等。
孙悟空
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有“美猴王”和 “齐天大圣”之称,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仙石孕育 而成。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能腾云驾雾。一双火 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 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山 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 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 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除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大圣收白龙
夺宝莲花洞
大战红孩儿
途径女儿国
错坠盘丝洞
艺术特色
1.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 人气,仙气。
2.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 深刻显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使 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3.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
4.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 5.小说虽然是长篇巨作,但是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 篇小故事连缀而成。
作品简介
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 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 车迟国斗法等。这部小说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 被林庚先生称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 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第一至七回
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
西游记 第八至十二回 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 事件的由来。
启示与感悟:做人要意志坚定,要经受得住起各种考 验。
三打白骨精 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 变成美丽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诱 骗唐僧,都被悟空识破。悟空不顾唐 僧阻拦,最终将这三个化身打死。八戒趁机进谗言, 唐僧误以为悟空打死了好人,赶走了悟空。
启示与感悟:不要被事物的外表蒙蔽,应当仔细明辨 真相;要听信忠言,不要不加思考,听信谗言。
启示与感悟:要敢于反对束缚,追求平等自由;悟空 在丹炉里炼成了火眼金睛,暗示了磨难造就人才。
四圣试禅心 黎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变成母 女四人,称要招唐僧师徒四人为夫, 意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定,唐 僧、悟空、沙和尚拒不接受,只有八 戒意动神摇,到内堂去撞天婚,跌得嘴肿头青,最 后被捆于树上。
第十三至一百回
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 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 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 经的故事。
《西游记》取经路线图
人物形象 《西游记》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唐僧师徒四人。
唐僧
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号玄奘,唐太宗李世 民赐法名三藏。唐僧十八岁出家,勤敏好学,悟性 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选中前往西 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先后收了三个徒弟:孙悟空、 猪八戒、沙和尚。在三个徒弟的保护下,历尽千辛 万苦,终于在西天雷音寺取到真经。唐僧被如来封 为“旃檀功德佛”。
经过几番斗法,镇元大仙见难以制 服悟空,就向悟空许诺,若悟空能 把树医活,就与他结为兄弟。悟空 应承后,便去寻医树之法。福禄寿 三星、东华大帝君、瀛洲九老都无 妙方,悟空遂往落伽山向观音求救。 菩萨来到观内,医好果树,果实复旧,镇元大仙十分 高兴,设下“人参果会”款待众人,并履行承诺,与 孙悟空结为兄弟。唐僧师徒这才继续向西进发。
艺术特色
专题一:取经故事会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重重磨难,构成了一 系列惊险而曲折的故事。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讲 给大家听。要求: 1.讲故事的时候别再看书,但可以看自己准备的提纲。 2.注意讲出故事曲折的情节,以及某些生动的细节, 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探究示例
偷吃人参果
唐僧师徒路过万寿山五庄观,
名著导读
《西游记》 精读和跳读
教学目录
01 走近作者 05 艺术特色 02 作品简介 06 真题演练 03 人物形象 04 精彩情节
走进作者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 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 他自幼喜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四十多岁才补上岁贡生,后 任浙江长兴县丞。因看不惯官场黑暗,不久愤而 辞官,晚年绝意仕进,专意著述。
借宿观内。观主镇元大仙外出
听经,只留得两个童子。临行
前镇元大仙嘱咐他们摘下两个
人参果款待唐僧。因那人参果貌如婴儿,唐僧不肯食
用,两个童子就吃了。
八戒恰巧窥见,就怂恿孙悟空偷果。悟空偷得三个人 参果,与两个师弟分吃。事情败露,童子责问唐僧。 悟空在师父的劝导下承认偷果之事。结果两个童子不 依不饶,悟空被惹怒,就推倒果树,并连夜离开。 镇元大仙回到观内,问明原委,将唐僧师徒抓回来。 镇元大仙两次欲鞭打唐僧,都被孙悟空拦下代刑。这 天夜里,师徒四人再次逃离五庄观。结果又被镇元大 仙抓回。
性格:桀骜不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 敢机智、敢于反抗压迫、充满斗争精神。
精彩情节
,自封“齐天大圣”。玉帝派人
捉拿不成,只好再次召悟空上天,让
他管理蟠桃园。他偷吃仙桃,偷喝御
酒,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
后逃回花果山。
玉帝派十万天兵、二郎真君等捉拿 悟空。悟空被太上老君的金刚琢砸 中后被擒。玉帝下旨处死他,未果。他被投入太上老 君的炼丹炉中,炼成火眼金睛,出 来后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祖,降伏了他,把他 压在五行山下。
真假美猴王 悟空杀死了强盗,被唐僧赶走,找 观音菩萨诉苦。六耳猕猴趁机假冒 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并到 了花果山,意欲假冒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真假美 猴王相斗,最终如来识破假悟空,真悟空将其打死, 回归取经队伍。
启示与感悟: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看图,你知道是《西游记》中的哪个情节吗?
大战二郎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