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20福师比较视野下外国文学试卷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拟视野下的外国文学试卷〔A〕
一,名著:20%
古代著名的史诗四部:古希腊的?伊俐亚特?、?奥德塞?及古印度的?摩珂婆罗多?、?罗摩衍那?。
十八世纪著名的小说四部: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理查逊的?克拉丽莎?、亨利·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
近代以前著名的六个戏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
近现代六部著名作品的主人公: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的鲁滨逊
歌德?浮士德?的浮士德
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的格列佛
巴尔扎克?欧也尼.葛郎台?的葛郎台
歌德?浮士德?的浮士德
狄更斯?双城记?的马内特医生
二,简答题:〔32%〕
1,古希腊神话有哪些特点?
答:一、古希腊神话最大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在形体上和人一样,且
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品质和行为,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有正直、勇敢、残忍、嫉妒等各种品质,只是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力量,能长生不死。
二、古希腊神话想象丰富、形象生动、故事性强,既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描绘,也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三、古希腊神话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坚决信念,受宗教迷信影响很少,不是神决定和主宰人,因而它能引导人们积极向上。
2,但丁?神曲?的复杂性表达在哪里?
答:首先表现在如何看待祖国的前途命
运。
一方面但丁认识到统一意大利是拯救祖国的唯一
途径,另一方面他所设想的统一方式却是空想的、错误的,把希望寄托在好皇帝和人们的道
德完善上。
其次表现在对待宗教的二重态度上。
一方面主张信仰上帝,为天主、圣徒、苦行僧唱颂歌,
另一方面对现实中的教会罪恶做了全面的揭发与批
判。
第三表现在对待现世人生的态度。
一方面歌颂禁欲主义的伦理道德观
念,另一方面又肯定现
世人生,赞美人性,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识。
第四表现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
一方面采用中世纪文学的创作手
法,如梦幻形式、象征手法、
神秘主义描写;另一方面又显示出近代文学的创作特
点,如写实手法、心理描写、运用意大
利语写作,促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开展。
凡此种种,都表现出?神曲?
的复杂性,既有中世纪的一面,又有新时代的一
面。
?神曲?的主题思想是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需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磨
练,到达真
理和至善的境地。
它是作者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统一的寓言性总
结,表现了强
烈的爱国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3,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根本特征?
答:一、就文学的文化主旨精神而言,人文主义文学与当时的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一样,对人的关注成为这一文学文化精神的核心。
二、着力描写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力,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这是人文主义
文学的基此题材与主题。
三、、由于文学精神的根本性变更和题材与主题的根本性转换,使得人文主义文学的艺术风貌也发生了极
其深刻的变化。
4,简要分析作品?人间喜剧?
答:巴尔扎克一生最主要的作品都收在?人间喜剧?
中它包括90余部小说,分为三大门类?风
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风俗研究?又分为六个场景:
(1)私人生活场景
(2)外省生活场景
(3)巴黎生活场景
(4)政治生活场景:其中最著名有?欧仁呢·葛朗台?、?高老头?、?幽各百合?、?塞查·皮罗多盛衰记?、?交际花盛衰记?、?幻灭?、?农民?、?贝姨?、?邦斯舅舅?
等。
?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有:
(1)描写了金钱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的致命影响。
金钱使爱情、友谊、家庭
受到腐蚀
和破坏,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现金交
易,如?欧仁妮·葛朗台?。
〈2〉描写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塑造了一系列不同时期的资产者形
象(如高卜赛克、纽
兴根、葛朗台等),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
兴衰。
〈3〉描写了贵族阶级的没落史,写出贵族衰亡的必然性。
这些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如?古物陈列室?等。
(4)描写了农民的形象。
歌颂劳动人民的美德。
如?农民?。
三论述题:〔30〕
1,为什么说?唐吉坷德?是近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答:文学评论家称?唐·吉坷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
的瑰宝
之一。
?堂吉诃德?一书全名是?拉曼却的机敏堂·吉诃德传?,共两部,第一部出版
于
1605年,第二部出版于1615年。
?唐·吉坷德?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西班牙经过光复战
争,颠覆和驱逐了阿拉伯人的
统治,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同时又依靠其庞大的骑士队伍,雄霸欧洲,远征美洲,
造就了西
班牙的“黄金世纪〞。
这一时期,西班牙的文学也繁荣开展起来,田园小说、流浪汉小说、骑士文学和戏
剧等各大
流派争奇斗艳。
骑士文学在西班牙曾风行一时,各种作品层出不穷。
别林科夫说
“骑士小说
表现出对个人人格的保护和尊重,
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牺牲全部力量甚至自己生命的勇敢精
神,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的代表。
〞
骑士文学对于冲破中世纪神学禁欲主义的束缚、对人性的解放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不过随
着后来封建经济的解体和火枪火炮在军事上的使用,骑士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合时
宜,15世
纪开始出现一批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强盗骑士,骑士文学开始变得愈发庸俗化。
塞万提斯
生活的时期,西班牙还流行着五六十部粗制滥造、荒唐愚昧的骑士小说,为此,塞万提斯决定创作?堂吉诃德?,“把骑士文学的地盘完全摧毁〞,他沿用骑士作为主角的写作形式,
把骑士制度、骑士精神漫画化。
作者采用挖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梦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
现实主义的描写在?唐·吉诃德?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
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
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
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否认中有歌颂,荒唐中有寓意,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2,浮士德形象及其意义?
答:?浮士德?的主题是作者歌德将浮士德这一剧中人物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
塑造。
以主人公浮士德对宇宙奥秘和人生意义的探索、对理想和真理的不断追求为贯穿全剧
的红线,通过浮士德这个人的体验、追求和开展,对西欧启蒙运动的发生、开展和终结在德
国民族式中加以艺术概括,
并根据十九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的开展展望人类社会的
将来。
高度
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
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
程。
剧中形象的开展表达出人类历史的道
路:它是怎样摆脱了中世纪的蒙昧时期,探寻新的
生活道路,跟一切困难和障碍搏斗,克服了内在和外在的矛盾,最后实现自己的目
标,并且
展望到将来美好的远景。
浮士德的经历说明:人类的命运既是因果的又是宿
命的,既是自主
的又是他主的,既是乐观的又是悲观的,最终还是
乐观的。
主要时代意义:是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挣拖
中世纪的
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诗剧肯定创
造和劳动,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
肯定人的作用,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行动、在于作出有益于社会的实践。
诗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坚决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但最终会找到人生的真理,为实现崇高的目标而奋斗;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和灾难无法防止,但主人公以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根底。
3,以作品为例简述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开展
答:人道主义的本意是:把人当人对待。
在好多大作家的作品中,人道主义表现为对弱者的
同情。
但凡伟大的作品,无不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
这些作品的作者们也都是些悲天悯人的
慈善家。
他们的眼睛不是盯着那些凭借强力征服世界的强者,也不是盯着那些衣食无忧、尽富贵荣华的世袭者或幸运者,而是将目光投向下层人和不幸者。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
面将满腹的同情注入到那位受骗受害的吉普赛小姑娘身上.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人道主义就
是人文主义的一种演变形式。
雨果代表作?悲惨世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享3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如:冉阿让被监禁19年的罪行“只不过是偷了一块面包〞;芳汀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姑娘,被迫害成流落街头,终因贫病交加而死的妓女。
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
小说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扬了以“仁爱〞、“慈善〞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米里哀主教
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收留冉阿让以仁慈感化他,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广施济贫的市长。
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
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使罪犯重复犯罪,而人道主义才是高
级法律,使罪弃恶从善、终止犯罪。
4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理想“冉阿让〞。
如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感化后,也像主教一样以德报怨,终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投河自杀。
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借人道主义感化统治阶级的矛盾,这是不可能的、是腐蚀剂。
四,比拟论述题〔18%〕
1,试比拟莫里哀和巴尔扎克笔下悭吝人形象的异同?
答:一般公认,世界文学领域有四大吝啬鬼:一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
克,二是莫里哀笔下
的阿巴贡,三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四是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他的创作对一切不合理性的社会导恶现象进行了
辛辣的挖苦。
?吝啬鬼?一剧的情节从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金子?脱
胎而来。
主
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
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
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他不顾
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聚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
爷。
当他处心积虑
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
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
阿巴贡几乎成了吝啬的代名词。
莫里哀笔下的人物
性格鲜明,但稍嫌薄弱,近于批评家所说的"扁形人物"。
莫里哀的喜剧大多遵循古典主义的
三一律"原那么,冲突集中,结构严谨。
莫里哀常用"闹剧"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挖苦效果。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欧
也妮?葛朗台?中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
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
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
狂",金钱已经
使他异化。
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
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
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
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
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
象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
鬼。
但巴尔扎克
毕竟是大手笔,他笔下的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典型性是"执着狂",尤其是一个"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个性特征。
吝啬鬼形象,其共性都是敛财时的贪婪和用财时的
吝啬,但贪吝的特征却各不相同。
这些吝
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阿巴贡,他是十七世纪法
国资本主义开展时期的资产者,
葛朗台,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乱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
阶级爆发户。
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