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为自己做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交流讨论,用一件小事说一说妈妈对我们的关爱。
5、(出示教材第21页第二、三、四副图。)我们一天天长大,也有了自己的小烦恼,有时也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我们最先想到的还是妈妈。
6、出示教材第21页的第一幅图,说一说,最近你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吧。
7、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面向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预设:
4、介绍画像引出话题:说到家,最让我们感到温暖的人莫过于妈妈,为了让大家认识我们的妈妈,同学们课前都认真画了一幅自己妈妈的画像,谁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
5、上台介绍的同学,结合自己的画像向全班同学介绍妈妈,介绍完毕,将画像贴在黑板上。
6、指明几个同学上讲台介绍后,同桌之间根据自己的画像介绍自己的妈妈。7、教师小结:我刚刚仔细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看到了温暖的妈妈,细心的妈妈,善良的妈妈,有时会发脾气的妈妈,大家在介绍自己妈妈的过程中,都面带微笑,一定是想到了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的时光。
准备好画笔
教学过程
旁注
一、歌曲导入,营造氛围
(老师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在妈妈的怀抱里,我们感受到温暖;在爸爸的肩膀上,我们感受到力量。我们爱自己的家。
二、主题交流,感受家的味道
1、(出示课本第24页的五幅图)那家是什么呢?正如我们这一堂课题说的,家是幸福的港湾。其实有时候,家就是一种令人舒服的感觉。
分享绘本《我爸爸》,看看故事中的爸爸是怎样的?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学生:故事中的爸爸有很多本领。
老师:那你的爸爸有哪些本领呢?
学生:故事中的爸爸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
老师:那么你的爸爸是不是也经常陪伴你、逗你呢?
4、教师小结:有的爸爸也许不擅长表达感情,不会经常说我爱你;有的爸爸可能会很忙,不能经常陪伴你,可是你知道吗?爸爸大多数都是行动派,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对你的爱,都会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
学生可能会谈到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的时候,妈妈如何理解和鼓励的;
也可能会谈到与同学相处遇到困扰的时候,妈妈是如何开导他的。
……
8、教师小结:看来妈妈的怀抱不仅是我们儿时的温暖港湾,也是我们逐渐长大以后的避风港。
三、总结升华,落实行动
1、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妈妈的画像,分享了和妈妈的故事,深深的体会到了妈妈的爱。妈妈多么温暖的词语,有一位画家也像你们一样,画下了《我妈妈》这一本绘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教学难点
从而养成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品质。
教学准备
网络绘本《当父母老了》,并制作成课件。
预习要求
学生回忆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认真观察爸爸妈妈的一天,了解爸爸妈妈在一天中所做的事情。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充分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温暖的家》这一课,感受到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对我们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在这一课上课之前,老师布置大家认真回忆一下,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为你做的哪一件事,让你印象特别深刻?
2、学生带来的照片可能是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可能是和妈妈一起过生日的、外出旅游的、妈妈照顾自己的……主要体现了妈妈在生活上的关爱。
3、根据自己的照片回顾当时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切的体会从小到大妈妈给予的温暖和关爱,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共同分享,相互启发,更加深了对妈妈的爱的体会。
4、同学们带来的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爱的可爱的妈妈。同学们的交流,让我们感到了妈妈的爱,妈妈用爱的怀抱呵护着我们一天天的成长。
2、播放ppt,教师轻声朗读,相机引导学生:你看到了怎么样的妈妈?(看到很棒的、强壮的、能做很多事情的、有时候也会发脾气的、永远爱我们的妈妈……)
3、答案可以是多样性的,但教师要以引导学生感受妈妈的爱为目标,引导他们明白,为了爱,妈妈可以为孩子做很多的事情,掌握很多的本领。
4、现在同学们再看一看自己妈妈的画像,你们想对妈妈说一些什么呢?把你们刚才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画像的下面,夹在你的道德与法治的课本里面,等这一课上完了,我们把它送给妈妈好吗?你也可以把这一句话直接告诉妈妈,给她一个深情的拥抱,让妈妈知道,你也是永远爱她的。
教学过程
旁注
一、播放歌曲,谈话导入
1、播放歌曲《吉祥三宝》,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唱。
2、这首歌曲,大家都熟悉吗?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吉祥三宝》,你知道歌曲中的“吉祥三宝”指的是什么吗?
太阳、月亮、星星是吉祥的一家;
花儿、叶子、果实是吉祥的一家;
爸爸、妈妈和我,更是吉祥如意的一家。
3、教师揭示本课课题,板书:家。



课题
4、温暖的家
课时
3-3
日期
教学目标
1、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并知道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
2、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理解与爱。
3、理解日常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
4、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家庭成员应该履行的义务的规定。
教学重点
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并知道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
在家里,有一道菜,可能就是你爱吃的饺子;
在家里,有我们熟悉的物品,让我们既方便又感到亲切;
在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亲手种的小花小草甚至还有蔬菜,让我们的家庭充满生机;
在家里,每逢过年过节,我们都有属于我们这个家的活动和仪式。
在家人的陪伴下非常快乐,在你的家中有没有一道菜、一个物件、一个活动,让你感觉特别有家的氛围?课前我要求同学们做一个有心人,回家想一想,找一找,挑选一个最能让你感受到温馨的家的味道的物件,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家的象征物。
课题
4、温暖的家
课时
3-1
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尊重与理解。
2、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并知道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
3、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理解与爱。
教学重点
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并ຫໍສະໝຸດ 道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理解与爱。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理解与爱。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于家庭成员应该履行的义务的规定。
教学准备
1、准备歌曲《我爱我的家》《相亲相爱》
2、将课本中的图片制成ppt。
3、准备好画笔、A4纸、前两节课给爸爸妈妈画的画像。
预习要求
学生带一件最能体现家庭氛围的小物品,或者拍摄照片提前发给老师。
教学准备
将教材第20页的四幅图片做成ppt,再补充一些相同主题的照片。
准备歌曲《吉祥三宝》,准备绘本《我的妈妈》,配轻柔的音乐做成ppt。
预习要求
布置学生和妈妈一起在家翻看家庭相册,挑选一张和妈妈的合影,向妈妈了解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把这张照片带到课堂上来,做好在全班交流的准备。
学生用A4纸画一张妈妈的画像。
2、学生可以展示带来的物品,或者课前发给老师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家庭的象征物。
3、教师小结:在刚才的讨论交流中,我看到了有的家庭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菜式和口味,有的家庭有用了好久的物品,有的家庭每到过年过节,就要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从你们的叙述中,我听到了一份甜蜜,感到了一份温暖,正如作家冰心说的那样:“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家里有我们熟悉的味道、用惯了的物件、看是平常而又充满意义的活动。家就是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感觉。
二、主题交流,生话感受
1、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四幅图片,教师描述:我们每个人从哇哇坠地,就生活在妈妈的温暖的怀抱里,小时候在妈妈的怀抱里允吸着甘甜的乳汁,在妈妈的怀抱里酣然入睡,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陪伴着我们。同学们回家,也和妈妈一起重温了小时候的照片,还将一张和妈妈合影的有故事的照片,带来和大家分享,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和妈妈的故事。
四、绘制全家福,升华情感
1、同学们,现在把你们前两节课画的爸爸妈妈的画像都拿出来,老师这里给每一个人又准备了一张A4纸。像老师这样,把爸爸妈妈的画像贴在纸上,在他们的中间再画上可爱的你,这就是你们幸福的一家啦。
2、教师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作为活动背景音乐。
3、看着自己亲手绘制的全家福,你想说些什么呢?
二、主题交流,生话感悟
1、出示课本第22页中的图片,教师描述:在我们的心目中,爸爸是高大的,是有力的。小时候爸爸曾经把我们扛在肩膀上,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长大了,爸爸带我们去看山看水看世界,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快乐,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和爸爸在一起的快乐的时光吗?
2、播放学生事先传来的照片,或者让学生根据带来的照片,回忆描述从小到大和爸爸相处的时光,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感受爸爸的陪伴和关爱。
7、欣赏歌曲《父亲》,演唱:筷子兄弟。
8、现在,你对你的爸爸是不是多了一份理解呢?
9、学生交流讨论:今天回家,你想对爸爸说些什么?
三、深情表达,升华情感
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好,在大家的交流中,我感受到同学们更加理解爸爸了,也更加爱爸爸了。那么,把你想对爸爸说的话,写在爸爸的画像下面吧。也把这幅画夹在你的道德与法制的教材里,等这节课结束以后,也给你的爸爸一个惊喜。
4、把这幅画送给爸爸妈妈,相信他们也会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



课题
5、感恩父母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养成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品质。
2、培养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并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养成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品质。
2、每一个学生提前在家里面给爸爸画一个画像
教学过程
旁注
一、介绍画像,引出话题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想不想给大家再介绍介绍自己的爸爸?
2、指名学生上台根据课前的画像,介绍自己的爸爸。
3、介绍爸爸,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是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也可以是爱好、工作,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介绍过程中,唤起对爸爸的温暖记忆。上讲台介绍的同学,可以将画像贴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介绍。
教学准备
1、将课本第22、23页的图片做成ppt,再补充一些相同主题的照片。
2、准备绘本《我爸爸》,配轻柔的音乐做成ppt。
3、准备新闻报道《外卖大叔送餐被罚》、歌曲《父亲》。
预习要求
1、布置学生和爸爸一起在家翻看家庭相册,挑选一张和爸爸的合影,向爸爸了解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把这张照片带到课堂上来,做好在全班交流的准备。



课题
4、温暖的家
课时
3-2
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尊重与理解。
2、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并知道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
3、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理解与爱。
教学重点
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并知道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理解与爱。
4、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歌词。
5、过渡:是啊,当我们有开心的事情,会迫不及待的与家人分享,当我们有伤心的事情,希望得到家人的安慰和理解,你的家人之间发生过哪些令你难忘的事情?选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和大家说一说。
6、教师小结:正如歌曲里唱的那样“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天长地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也明确规定,家庭成员之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4、教师ppt出示课本第25页上的两幅图,询问学生:你有类似的感觉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三、深化主题,提升感悟
1、我们常常说,家是港湾,就是因为家不仅能让我们吃得香睡得甜,开心放松,而且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家人会毫无保留的支持我们,为我们遮风避雨。
2、播放歌曲《相亲相爱》,学生可以跟唱。
3、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都情不自禁的跟着歌曲哼唱,你觉得这首歌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歌词是什么?
4、教师出示课本第23页的五幅图,选择最感动你的一张照片,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5、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外卖大叔送餐被罚》。
引导学生看新闻报道《外卖大叔送餐被罚》,引导:看了这则新闻报道,你有什么想说的?
6、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位外卖大叔确实没有把餐准时送到暂且不谈,违反了规则是否该罚也暂且不谈,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为了家庭生计而辛苦奔波的父亲,以及任何时候都忘不了女儿的那份深沉的父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