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自查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工业企业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测算节能量 原则上以单位产品能耗为基础进行计算,计算方法按《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234-2009》中的企业产 品总节能量进行。无法按单位产品能耗计算节能量的企业,以相关行业标准进行计算,但必须提供标准依据。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计算公式如下: 2.1企业产品总节能量 2.1.1企业产品总节能量是指按企业各种产品的单位产量节能量之和计算出的总量。
评分细则
工业企业类
商业企业
在2011年度国家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 评价考核自查计分表(工业企业) 企业分管节能负责人(签名):日期: 企业分管节能负责人(签名):日期: 企业分管节能负责人(签名):日期:
2011年度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 评价考核自查计分表(非工业企业)
评分分类
分为超额完成(95分以上)、完成(80-94分)、基本完成(60-80分)、未完成(60分以下)四个等级。
(三)对在节能考核中弄虚作假的企业,一经查实,其考核结果将视为未完成等级,予以通报批评,并对相 关责任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节能量计算规则
万家企业年度节能量计算说明 一、节能量计算方式
根据《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873号)规定,万家企业节能 量按照环比累加方式计算。企业(单位)节能量根据《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234-2009》的相关规定计算。 工业企业、道路运输和水运企业、港口企业、宾馆饭店、商贸企业、学校的节能量原则上分别按照单位产品综合 能耗、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单位货物吞吐量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万元营业额能耗、在校生人均能耗进行 计算。
目的
重点耗能企业通过节能自查进行自查自纠,查找企业用能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具体的管理、技术、工程等措 施完善企业的节能管理制度和节能改进措施。务必保证提交的资料真实、详细!所以建议企业自行编制,若企业 没有专业能源岗位人才,建议让节能技术公司协助,主题依然是企业自行编制,这样企业自己才能找到节能潜力, 最好由耗能企业相关管理副总以上职务的参与,这样有利于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和考核。毕竟节能考核关系到企 业的成本、政府能源政策执行以及企业不达标将受到政府政策的制裁!
2.1.2某种产品单位产量节能量是指按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出的节能量。ຫໍສະໝຸດ 谢谢观看节能自查报告
节能自查报关于重点耗能企业自我评价和考核告
01 概念
03 内容
目录
02 目的 04 格式
目录
05 评分细则
07 节能量计算规则
06 评分分类
节能自查报告是国家从十一五开始,要求重点耗能企业根据政府节能规划下达的关于重点耗能企业自我评价 和考核。
概念
要求重点耗能企业每年向政府节能监管部门提交按照国家规范编制的过去一年的用能具体情况并进行考核, 考核指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40分),二是节能措施(60分),并对下一年的用能进行规 划,提出具体节能减排项目。
重点耗能企业该认真对待节能考核,并成为自己公司内部考核成本、考核奖惩措施重要的参考因素。
内容
节能自查报告要求企业通过内部通过自我审查方式,详细、真实的向节能主管部门反馈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 和节能措施的开展情况。
下面介绍2011年国家万家重点能耗企业的统一编写内容; 一、节能自查报告内容企业节能自查报告正文必须涵盖以下内容,未能涵盖的,应视为报告不完整,建议进 行修改完善。 (一)企业概况 1、企业基本情况 2、企业能源管理概况 3、企业用能管理概况 4、企业“十二五”节能目标 (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1、年度节能量完成情况
格式
节能自查报告格式 纳入省监管万家企业的节能自查报告必须按照以下要求提供,市监管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自查报告可根据情 况参照执行。一些证明材料涉及商业秘密或者页数过多的,可附上文头、目录及文尾落款,原件备专家现场核查 用。 (一)封面 1、题目:××××年××企业节能自查报告 2、落款:××企业(并盖章) 3、时间:××××年××月××日 (二)封二 1、企业名称(盖章): 2、报告编写人员(名单): 3、企业分管节能负责人(签字): 4、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
奖惩措施
(一)对评价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及以上且排名靠前的省监管万家企业,纳入省节能奖励范围,提请省政府 进行表彰奖励。
(二)对评价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一律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不给 予相关扶优措施,对其新建高耗能投资项目和新增工业用地暂停核准和审批;由节能(经信)主管部门对其强制 开展能源审计,责令限期整改,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金融机构要对其实施限制性贷款。企业应在评价考核 结果公布后1个月内向节能(经信)主管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属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的企业, 由相关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实行降级降分处理,并与负责人薪酬紧密挂钩。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计算公式如下: 2.1企业产品总节能量 2.1.1企业产品总节能量是指按企业各种产品的单位产量节能量之和计算出的总量。
评分细则
工业企业类
商业企业
在2011年度国家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 评价考核自查计分表(工业企业) 企业分管节能负责人(签名):日期: 企业分管节能负责人(签名):日期: 企业分管节能负责人(签名):日期:
2011年度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 评价考核自查计分表(非工业企业)
评分分类
分为超额完成(95分以上)、完成(80-94分)、基本完成(60-80分)、未完成(60分以下)四个等级。
(三)对在节能考核中弄虚作假的企业,一经查实,其考核结果将视为未完成等级,予以通报批评,并对相 关责任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节能量计算规则
万家企业年度节能量计算说明 一、节能量计算方式
根据《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873号)规定,万家企业节能 量按照环比累加方式计算。企业(单位)节能量根据《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234-2009》的相关规定计算。 工业企业、道路运输和水运企业、港口企业、宾馆饭店、商贸企业、学校的节能量原则上分别按照单位产品综合 能耗、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单位货物吞吐量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万元营业额能耗、在校生人均能耗进行 计算。
目的
重点耗能企业通过节能自查进行自查自纠,查找企业用能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具体的管理、技术、工程等措 施完善企业的节能管理制度和节能改进措施。务必保证提交的资料真实、详细!所以建议企业自行编制,若企业 没有专业能源岗位人才,建议让节能技术公司协助,主题依然是企业自行编制,这样企业自己才能找到节能潜力, 最好由耗能企业相关管理副总以上职务的参与,这样有利于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和考核。毕竟节能考核关系到企 业的成本、政府能源政策执行以及企业不达标将受到政府政策的制裁!
2.1.2某种产品单位产量节能量是指按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出的节能量。ຫໍສະໝຸດ 谢谢观看节能自查报告
节能自查报关于重点耗能企业自我评价和考核告
01 概念
03 内容
目录
02 目的 04 格式
目录
05 评分细则
07 节能量计算规则
06 评分分类
节能自查报告是国家从十一五开始,要求重点耗能企业根据政府节能规划下达的关于重点耗能企业自我评价 和考核。
概念
要求重点耗能企业每年向政府节能监管部门提交按照国家规范编制的过去一年的用能具体情况并进行考核, 考核指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40分),二是节能措施(60分),并对下一年的用能进行规 划,提出具体节能减排项目。
重点耗能企业该认真对待节能考核,并成为自己公司内部考核成本、考核奖惩措施重要的参考因素。
内容
节能自查报告要求企业通过内部通过自我审查方式,详细、真实的向节能主管部门反馈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 和节能措施的开展情况。
下面介绍2011年国家万家重点能耗企业的统一编写内容; 一、节能自查报告内容企业节能自查报告正文必须涵盖以下内容,未能涵盖的,应视为报告不完整,建议进 行修改完善。 (一)企业概况 1、企业基本情况 2、企业能源管理概况 3、企业用能管理概况 4、企业“十二五”节能目标 (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1、年度节能量完成情况
格式
节能自查报告格式 纳入省监管万家企业的节能自查报告必须按照以下要求提供,市监管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自查报告可根据情 况参照执行。一些证明材料涉及商业秘密或者页数过多的,可附上文头、目录及文尾落款,原件备专家现场核查 用。 (一)封面 1、题目:××××年××企业节能自查报告 2、落款:××企业(并盖章) 3、时间:××××年××月××日 (二)封二 1、企业名称(盖章): 2、报告编写人员(名单): 3、企业分管节能负责人(签字): 4、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
奖惩措施
(一)对评价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及以上且排名靠前的省监管万家企业,纳入省节能奖励范围,提请省政府 进行表彰奖励。
(二)对评价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一律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不给 予相关扶优措施,对其新建高耗能投资项目和新增工业用地暂停核准和审批;由节能(经信)主管部门对其强制 开展能源审计,责令限期整改,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金融机构要对其实施限制性贷款。企业应在评价考核 结果公布后1个月内向节能(经信)主管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属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的企业, 由相关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实行降级降分处理,并与负责人薪酬紧密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