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教案二:如何运用诗歌创作表达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列传》教案二:如何运用诗歌创作表达情感??
近年来,文学艺术流派中,以“情感表达”为主题的作品层出不穷。
其中,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文艺形式,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厚的艺术内涵,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
而在许多经典中,屈原的《离骚》堪为佼佼者。
其情感缜密,意境深远,不仅折射出屈原个人的心理历程,更是反映出了当时人民的悲苦遭遇和政治局势。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深入剖析屈原的重要作品《离骚》,让学生通过学习和运用诗歌创作这一形式来深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通过学习《离骚》领略屈原情感表达的独特性
《离骚》是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情感起伏跌宕,前后转折,以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方式饱含了屈原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若干个环节来领略《离骚》的独特性,例如:
1.关注古文化背景。
《离骚》的创作背景可以说是中国古代
文化的巅峰时期。
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文化极度繁荣,包括诗歌这一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和推崇。
在了解这个背景后,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屈原此时的文学思想积淀和个人内心体验。
这是理解《离骚》作品的必要基础。
2.关注诗歌表达的情感。
诗歌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形式,
它在小体积中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能够通过譬喻、形象等手法来表现世界。
而《离骚》中屈原运用虚幻的天界与实际的人间表
现身世坎坷、志向追求的情感状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师讲解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领略屈原诗歌的情感细腻与独特表达。
3.关注诗歌艺术的感染力。
某种程度上,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是其他文学形式所望尘莫及的。
而屈原的《离骚》更是以其艺术高度和对情感的精确把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诵与赏析,感悟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二、通过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激发学生个人情感表达能力
《离骚》体现出了屈原的艺术才华和深刻思想,同时也反映出了屈原个人的情感表达能力。
而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助诗歌这一形式,让学生通过运用诗歌表达方式来获得情感表达方面的提升。
通常情况下,这种方式的运用需要体现以下几种步骤:
1.借鉴现有的好诗歌。
学生不一定具备出色的诗歌创作能
力,因此他们可以借鉴他人的诗歌来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荐若干篇经典或者现代优秀诗歌,引导学生深入体认其艺术与情感内涵。
2.创造自己的情感范本。
通过第一步的现有诗歌借鉴,学生
可以感性领略出什么样的诗歌才能够真正表达自我,这时候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尝试将自己的情感表达转化成为难忘的诗歌作品。
即使是普通的体验,也可以被诗歌圆满表达出来。
3.发扬个性,凸显个人特色。
创作时,学生应当发扬自己的
个性,不应过度模仿、套路重复。
获得情感提升、表达提升的过程中,也应当找到自己的特色,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这份情感。
三、如何评价学生运用诗歌创作表达情感的成果?
最终,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必将进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评价学生创作诗歌的成果无疑是教学的重要一环。
在此,我向大家分享以下几个简单无害又有用的标准:
1.意境装备。
诗歌是一种非常强调意境的文学形式。
学生创
作的诗歌中的意境是否独特、深刻、让人感到独具特色,是我们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
2.内容连贯性。
一个合格的诗歌不仅要有独特的意境,还要
有清晰的内容线索。
因此,在评价学生创作的作品时,我们需要关注其句子连贯性、表达的主题与意境是否符合。
3.语言精湛度。
一篇佳作,不仅要有好的意境,还要有创意
的语言表达。
良好的写作能力,不仅关乎到文学创作,同时还影响到学生对自己情感的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屈原的《离骚》,我们可以深入剖析屈原的情感表达技巧,在实践中通过创作诗歌来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上述教学环节中的知识、技巧和方法,均可作为现代教学活动的参考或者蓝图,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