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产能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福建省化学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二○○八年四月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产能改扩建工程项目
环评报告简本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做强做大马尾造船厂,拟投资27000万元,对造船生产流程、部分设施和软件进行技术改造,形成年产30万吨生产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福建省化学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编制《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产能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评信息已于2007年8月9~19日在项目周边的社区公告栏予以公示。
现环评报告书编制完毕,拟报送环保部门审批,将简本公示如下:
1、建设项目概况
1.1 现有项目工程概况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马尾造船厂,隶属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造船企业.马尾造船厂创办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是中国最先建立的造船企业。
公司位于福州市马尾区,闽江东岸,厂区基本上呈南北走向,现有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扣除高架桥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和船政文化占地面积约O.348万平方米),约为24。
22万平方米,岸线长约750米。
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厂区被江滨路高架分成东西两部分,高架路的东面布置有钢料和管子堆场、切割车间;高架路的西侧为主要生产区,该区域现布置有切割加工车间、理料棚、火工弯板和肋骨冷弯工棚、舾装件冷间、机加工车间、管子车间、喷砂间、物资仓库、船台船坞、外场装焊平台和码头。
目前公司的生产状况比较杂乱,船体切割和加工在车间和室内完成,部件装焊和分段装焊基本上都在露天作业,而且生产场地相互穿插,舾装件存放和集配场地比较分散凌乱,合计面积约8500平方米。
1.2 技改项目概况
1.2。
1 工程名称、地点
项目名称:年产30万吨产能改扩建工程项目
建设性质:改扩建
地理位置: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出海口的马
尾区船政路3号,地处福州江滨路马尾段高架桥东侧.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具体地理位置见图2-1。
1。
2。
2 生产任务和生产纲领
生产任务: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本次技术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总体规划中提出的目标纲领,代表产品主尺度如下:
1。
2。
3 职工人数和生产班次安排
马尾造船有限公司造船事业部现有员工约1300人,本次改造考虑公司人员数量不变,暂时增加的劳动量采取外协的方式解决.公司的组织结构体系维持现状。
船体作业全年工作日为251天。
工作班制主要为一班制,涂装车间工作制度为二班制。
1.2.4 主要建设内容
2 评价标准
2。
1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闽江下游水域水质执行GB3838-2002 Ⅲ类标准,水域中集中饮用水水源取
水口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执行Ⅱ类水质标准。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厂址周围环境空气按二类区要求,执行二级标准。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该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3类区标准,厂址东北面的船政社区执行2类区标准。
2.2污染物排放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污水排放执行表4中一级排放标准。
(2)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标准,马尾高架桥以西30米至铁路线之间的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厂界噪声执行Ⅳ类标准,北侧厂界由于邻福顺新村建议执行Ⅱ类标准。
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表2二级标准。
(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锅炉烟气执行Ⅱ时段二类区标准.
3、环境保护目标
3。
1水环境保护目标
水环境的重点保护目标是闽江流域(马尾段),主要敏感目标有排污口上游约1500米的马尾水厂断面至下游闽安段的闽江流域。
3.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的保护目标是厂址周边的居民区和城市公用设施。
3。
3环境噪声保护目标
声环境的保护目标是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4、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4.1 生产工艺流程
造船生产工艺流程图详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图
4。
2 现有工程“三废"排放情况
(1) 废水
现有工程年废水排放量30。
56万m3/a,其中污染物排放量为:CODcr 30。
6t/a、
6.11t/a、SS 21.4t/a、氨氮4.58t/a、石油类0.64t/a。
BOD
5
(2)废气
现有工程年废气排放量为40881万m3/a,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烟尘0。
24t/a、颗粒物22。
3t/a、漆雾(尘)3。
17t/a、二甲苯6.67t/a。
0.094t/a、SO
2
(3) 废渣
现有工程的固废主要为废钢边角料、废油、废切削液、氧化铁皮、废活性炭、废油漆(包装桶)和生活垃圾等.产生量为5984t/a,其中生活垃圾为462t/a。
(4) 噪声
造船厂主要噪声源来自喷砂除锈、钢材装卸、钢板校正、等离子切割、电焊设备和主机试验等,辅助设施中的噪声源有空压机、水泵房内的水泵等。
4。
3 技改后“三废”排放情况
(1) 废气
技改后年废气排放量为75742万m3/a,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烟尘 0.094t/a、 0。
24t/a、颗粒物55.0t/a、漆雾(尘)4。
54t/a、二甲苯9.64t/a.
SO
2
(2)废水
技改工程实施后,全厂主要排放废水仍是生活污水、生产车间的含油废水、火工矫正冷却,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冷却水用量相应增加,但污水排放量维持现有工程排放量不变。
(3) 噪声
技改工程新增高噪声设备主要有主要有2台离心空压机、1台高精度门式切割机、1台板条切割机、3台喷漆泵和引风机等,该项目新增高噪声设备的声压级:
离心空压机(85-110dB)、高精度门式切割机(85-110dB)、板条切割机(85-110dB)、喷漆泵和引风机(80-95dB)
(3)固体废物
技改后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为废钢边角料、废油、氧化铁皮、废活性炭和生活垃圾等.产生量为11357t/a,其中生活垃圾为462t/a。
4.4 技改前后排放量核算
①废水
技改前后排放情况对比如表4所示。
②废气
技改前后排放情况对比如表5所示。
③固废
技改后全厂固废的产生量(不含生活垃圾)约10895t/a,较技改前的5522t/a 增加了5373t/a。
拟建工业固体废物都得到有效处置和综合利用.
④噪声
技改后噪声源强与现有工程相比有所增加,通过选择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有效的隔声、吸声和减振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降低新增污染源的环境影响,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4.5 达标排放分析
技改工程产生的废水和废气污染物经过有效的处理后,其污染物排放浓度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
5、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
5.1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本次技改没有新增员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用水量也相应增加(主要是冷却水),工程排放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地面冲洗水,没有新增废水排放。
因此可以沿用《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批量建造700TEU 集装箱船适应性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水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论。
污水排放去向是:远期污水纳入马尾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近期对厂区内生产废水(含油废水)进行隔油处理后达标排放。
预测结果表明:闽江水动力学条件较好,污染物扩散稀释的能力较好,马尾造船厂现有废水达标排放对闽江水质影响不大。
远期纳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不会对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5。
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正常排放情况下,工程排放的颗粒物、二甲苯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值均低于相应标准限值,即使出现不利的气象条件,对周围关心点的影响也不大。
在非正常排放情况下,颗粒物的影响较为严重,特别是喷砂车间除尘系统故障,喷砂产生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和钢砂自碎粉尘直接排放时,影响较为严重,叠加现状值后影响浓度出现超标现象,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杜绝事故性排放.
当钢材预处理车间、涂装车间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发生故障,漆雾、有机废气直接排放,二甲苯排放量大大增加,以涂装车间有机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影响最为严重,最大污染指数达2。
288,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杜绝事故性排放。
非正常排放,又遇到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时,钢材预处理除尘故障和喷砂车间除尘故障均会对各关心点产生较大的影响,污染指数可达0。
678~1.829;超标排放的有机废气将会对各关心点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涂装车间有机废气处理设施故障时影响最为严重,其中对天桥新村的影响最大,一旦遇到不利的气象条件时,污染指数可达2。
021,因此必须杜绝事故性排放.
无组织排放正常情况下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确定本工程新增无组织排放源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新建3.5万吨船台及装焊平台300米,分段堆场及预舾装场200米,分段装焊工场50米,舾装码头及后平台50米。
5。
3 噪声影响分析
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新增噪声污染源多分布在钢材切割加工车间、码头、船坞,空压站(靠近1#点),涂装车间(靠近5#点),通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了
隔声、减震、消声处理,经预测计算,对厂界噪声影响不大,最大增值仅2。
2dB.主要新增污染源位于厂区东侧,该厂界执行Ⅳ标准,预测值与现状值叠加后厂界噪声均可达到功能区的要求(65.3~68.4dB)。
5。
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危险废物
少量的废油(HW08)、废切削液(HW09)、废油漆(W12)、废活性炭(W06)属危险固废,应集中收集后按危险废物处置办法,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置,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
废油漆桶等可采用回收利用等方法妥善处置,不得随意堆放,不得委托无资质单位堆放和处理。
(2)一般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中,废钢可以出售给废品公司综合利用或回用炼钢;在焊接过程中,焊材头尾不能全部利用,产生的废焊材由焊材生产厂回收利用;钢丸、氧化铁皮等也可由钢铁厂回收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和处置。
5。
5 环境风险评价
造船生产中涂装施工、焊接作业、油漆库、乙炔站等均存在一定火灾、爆炸及毒性污染风险,风险事故发生概率虽然比较低,但一旦发生事故,对周围环境、人身、财产的影响较为明显,经预测,乙炔钢瓶爆炸、油漆库爆炸主要影响在厂区范围内,对外界环境影响不大;毒物泄漏事故时,二甲苯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微风,可能影响到福顺新村。
因此,建设单位应有高度的风险意识,从工程上和管理上实行全面严格的防范措施,作好事故预防,并制定出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防范于未然,作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
6、公众参与总结
在建设单位向公众公开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产能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后,根据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拟建项目周围的大部分公众均赞成该项目的建设,认为项目的建成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利,能给当地增加财政收入.大部分公众对自己利益的影响认为“可以接受”或“基本可以接受”。
同时也有人担心项目的废气和噪声污染对他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这就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实现达标排放,同时加强风险防范措施,杜绝事故性排放。
7、污染防治措施
7。
1 水污染防治措施
生活污水远期污水纳入马尾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近期对厂区内生产废水(含油废水)进行隔油处理后达标排放(为在建工程、待验收)。
本次技改没有新增废水排放.
7。
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次技改工程新增废气治理措施是:涂装车间新增1套漆雾、有机废气治理装置,3个房间采取切换工作,采用干式漆雾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处理,可以实现有机废气、漆雾达标排放.通过以新带老,改变分段制作场地露天、分散的现状,尽量减少无组织排放,增加焊装烟尘移动式的净化装置,确保无组织排放厂界监控浓度达标。
7。
3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技改工程新增高噪声设备主要有主要有2台离心空压机、1台高精度门式切割机、1台板条切割机、3台喷漆泵和引风机等,通过对空压机、切割机选用低噪设备,对风机等采取隔声、消声措施进行降噪;对震动设备,在设备底部设置减震装置;可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Ⅲ类标准要求。
7。
4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废钢边角料、废钢砂、废焊料、焊渣全部外售;废油漆桶委托有资质单位回收(厂家回收);废油委托有资质的油品回收公司回收再利用;对各危险固废设专用场地贮存,避免淋雨引起二次污染.废油、含油废水处理站产生废油应设专门容器贮存;废过滤材料、废乳化液委托有资质部门处理;固体废物的处置措施基本可行.
8、“三本帐”及总量控制分析
8.1 “三本帐”核算
8.1。
1 废水及其污染物
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的“三本帐”核算如表6。
表6 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的“三本帐”核算
8.1.2 废气
废气及其主要污染物的“三本帐"核算如表7。
表7 废气及其污染物的“三本帐"核算
8。
1.3 固体废物
技改后全厂固废的产生量(不含生活垃圾)约10895t/a,较技改前的5522t/a 增加了5373t/a。
拟建工业固体废物都得到有效处置和综合利用。
8。
2 总量控制方案
技改工程实施后全厂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如表8所示,最终的总量控制指标在报告书经审查后由福建省环保局确定。
单位:废水、固废量:万吨/年;废水浓度:毫克/升。
8.3 区域削减方案
根据国家“十一五”对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主要控制的污染物有2项:CODCr、二氧化硫。
另外,结合本项目的特征污染物,将颗粒物、漆雾和二甲苯列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加以控制。
由评价结果可知,技改工程实施后CODCr、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没有改变,不需要进行区域调配。
因此,从总量控制的角度考虑,技改工程是可行的.
9、评价结论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产能改扩建工程项目实施地点位于马尾区马尾镇船政路原马尾造船厂现有厂区内,对造船生产流程、部分设施和软件进行技术改造,形成年产30万吨生产能力。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在选址上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总体布局,污染物全面实现达标排放.没有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区域总量控制的要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大,工程投产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只要在工程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建设中,严格按“三同时"原则进行设计和施工,使各项治理措施得以落实,并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加强生产和环境管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