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毒清口服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毒清口服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杨世霞;刘媛;陈进凡;田卫花
【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hangDuQing oral liquid on cytokines in serum and alveolar perfusate of rat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Method: SD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normal group, A model group, A group of low dosage, A group of middle dosage, A group of high dosage, B model group, B group of low dosage, B group of middle dosage and B group of high dosage, eight rats each group. SIRS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through peritoneal injection with suspension of yeast polysaccharides. Normal group, model group and different dosage groups of ChangDuQing oral liquid were given with NS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angDuQing oral liquid, lavage for three consecutive days, twice each day, the rats were killed after medication by the end of the 3rd day, levels of cytokines in serum and alveolar perfusate of rats were detected. Result: Levels of cytokines in serum in A, B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group; cytokines in A, B groups and different dosage groups demonstrated statistical meaning; levels of cytokines in alveolar perfusate of B groups of different dosages were higher than A group without statistical meaning. Conclusion: High dosage ChangDuQing oral liquid can relieve reducing and the symptoms caused by 750 mg/kg suspension of yeast polysaccharides through.%目的:探讨肠毒清口服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注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 模型组、A 低剂量组、A 中剂量
组、A 高剂量组及B 模型组、B 低剂量组、B 中剂量组、B高剂量组9 组,每组8 只,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悬浊液(ZPS)法造SIRS 模型,正常组、模型组及肠毒清口服液各剂量组分别给予NS 和不同浓度肠毒清口服液灌胃,连续3 天,2 次/ 天,末次给药后第3天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注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A、B 各组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略高于正常组;A、B 模型组与低、中、高剂量组各炎性因子无统计学意义;B 低、中、高剂量组的肺泡灌注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略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剂量的肠毒清口服液可通过减轻炎性因子的释放,缓解750 mg/kgZPS导致的SIRS 症状.
【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
【年(卷),期】2012(025)011
【总页数】4页(P22-25)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肠毒清口服液;炎性细胞因子
【作者】杨世霞;刘媛;陈进凡;田卫花
【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 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危重急症常见的一种炎症反应,机体在受到各种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缺氧及再灌注损伤等感染及非感染因素刺激时可发生SIRS。

从细胞、分子水平对严重感染和
非感染强烈刺激引发的体内系列变化研究表明,SIRS的实质是机体过多释放多种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使许多生理生化及免疫通路被激活,引起的炎症免疫失控和免疫紊乱。

SIRS既可能是促炎症反应的失控,抗炎症机制受抑,也可能是两种机制
的平衡失调,通常会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 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1],直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ul tiple organ fai lure,MOF),最终导致死亡。

有研究显示大黄、白头翁、厚朴均有抑菌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2],丹参可减轻组织或器官的炎症损伤[3],为此精选大黄、白头翁、厚朴、枳实、丹参、水蛭等6味药组方,采用现代工艺研制成肠毒清口服液,通过建立SIRS动物模型探讨肠毒清口服液对SIRS炎性细胞因子的防治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普通级SD大鼠72只,5~7周龄,体质量160~200 g,雄性,恒
温22℃室内饲养,正常光照时间8:00 Am.~20:00 Pm.,无饮食饮水限制。

动物许可证号:SCXK(甘)2009-0004。

1.2 实验试剂肠毒清口服液(甘肃省中医院制剂室提供);酵母多糖,液体石蜡,TNF-ELISA试剂盒、IL-6 ELISA试剂盒,IL-10 ELISA试剂盒(福州迈新生物技术
开发公司提供)等。

1.3 动物模型的建立将酵母多糖和液体石蜡混合,磁力搅拌器搅拌15分钟混匀制
成悬浊液,100℃水浴80分钟灭菌,制成浓度为100mg/mL的酵母多糖-石蜡悬液(ZPS),冷却后放入4℃冰箱备用,临用前40℃水浴及高频搅拌15分钟后注药。

SD大鼠实验前12小时开始禁食不禁水,实验前1~2小时称重并测肛温。

SIRS
造模成功判断标准:注射ZPS后较注射前肛温升高或降低1℃、WBC增加1倍或减少50%、呼吸频率超过正常值2倍或动脉血PaCO2较正常降低25%、心率较
对照值增加50%[4]。

1.4 分组将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正常组(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
+0.4mL生理盐水灌胃);A模型组(腹腔注射750mg/kg ZPS+0.4mL生理盐水灌胃);A低剂量组(腹腔注射750mg/kg ZPS+0.4mL低剂量肠毒清灌胃);A中剂量组(腹腔注射750mg/kg ZPS+0.4mL中剂量肠毒清灌胃);A高剂量组(腹腔注射750mg/kg ZPS+0.4mL高剂量肠毒清灌胃);B模型组(腹腔注射1 000mg/kg ZPS+0.4mL生理盐水灌胃);B低剂量组(腹腔注射1 000mg/kg ZPS+0.4 mL低剂量肠毒清灌胃);B中剂量组(腹腔注射1000mg/kg ZPS+0.4mL中剂量肠毒清灌胃);B高剂量组(腹腔注射1000mg/kg ZPS+0.4mL高剂量肠毒清灌胃),连续3天,2次/d,以上各组末次给药后在常规饲养条件下观察3天。

1.5 标本采集及检测用乙醚麻醉,采血,3 000 r/min,15分钟分离血清,-70℃保存待用,取肺脏,结扎右支气管,将4℃无菌生理盐水5mL注入左支气管,轻按30秒抽回,再次灌注该液体反复生理盐水抽取3次,回收总灌注液,用双层干纱布过滤后予1500 r/min,15分钟离心取上清液,-70℃保存,按照TNF-
ɑELISA试剂盒、IL-6ELISA试剂盒、IL-10ELISA试剂盒说明操作检测各指标。

肺脏、空肠等标本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对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影响A、B各组炎性因子水平略高于正常组,A、B模型组与低、中、高剂量组各炎性因子相比无统计学意义;A模型组略低于高、低剂量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B模型组略低于低、中、高剂量组,随药物浓度增加炎性因子水平呈上升趋势,见表1。

表1各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变化比较(χ±s)组别IL-10 IL-6 TNF-α正常组
94.79±5.46 201.65±14.91 57.99±52.99 A模型组112.58±18.65
398.39±272.82 155.33±130.63 A低剂量组107.47±17.93 194.64±11.55
32.43±27.53 A高剂量组121.69±33.70 384.89±221.62 233.21±1.29 B模型组108.06±2.78 186.88±10.08 90.41±160.84 B低剂量组109.41±11.70
203.68±22.37 169.83±126.97 B中剂量组118.19±6.29 318.79±205.31
134.25±158.46 P>0.05>0.05>0.05
2.2 对肺泡灌注液中炎性因子的影响B低、中、高剂量组的炎性因子水平略高于A 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模型组IL-10、IL-6、TNF-α略低于低、中、高剂量组和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低、中、高剂量组给药浓度的
逐渐增大,炎性因子水平逐渐趋于正常组。

B组:B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的IL-10、TNF-α高于正常组,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IL-6水平略低于正常组,且B中剂量组IL-6水平有下降趋势,见表2。

表2各组大鼠肺泡灌注液中炎性因子变化比较(χ±s)组别IL-10 IL-6 TNF-α正常组151.31±2.11 265.03±15.07 104.14±30.90 A模型组138.74±29.48
216.19±40.23 99.66±74.48 A低剂量组156.12±7.37 226.33±16.55
111.00±71.90 A中剂量组155.06±39.58 227.14±28.67 120.18±79.73 A高剂
量组156.16±6.08 255.93±0.41 99.87±33.38 B模型组158.93±34.53
229.98±12.70 110.09±29.81 B低剂量组154.08±17.57 235.65±12.70
60.09±36.74 B中剂量组162.71±7.94 230.38±10.32 190.42±60.02 P>0.05>0.05>0.05
2.3 正常组与A组肺部病理表现正常组大鼠肺部未见明显异常。

A模型组部分区域肺泡间隔增宽,部分区域肺泡扩张,呈明显的气肿样改变,并伴灶性肺泡塌陷。

A 低剂量组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崩解脱落,部分区域可见灶性气肿形成伴灶性肺泡塌陷。

A中剂量组细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灶性浸润。

A高剂量组部分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崩解脱落。

正常组的空肠可见淋巴管显著扩张,间质轻度水肿,伴个别淋巴细胞散在
浸润,其余组未见明显异常。

B组大鼠死亡数目较多,未作相应的组织学检查。

见图1—5。

图1 HE染色10×10(正常组肺部病理表现)
图2 HE染色10×10(A模型组肺部病理表现)
图3 HE染色10×10(A低剂量组肺部病理表现)
图4 HE染色10×40(A中剂量组肺部病理表现)
图5 HE染色10×40(A高剂量组肺部病理表现)
3 讨论
腹膜是人体内面积最大的上皮组织,受到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刺激时,容易发生SIRS。

夏肖萍等[5]研究结果显示注射750mg/kg和1 000mg/kgZPS,能有效诱导大鼠发生SIRS,且多次实验结果均相似。

因此,本实验采用此方法制备SD 大鼠急性腹膜炎模型以诱发SIRS。

研究显示在SIRS发病过程中,促炎因子失控性合成与释放、启动炎症反应级联放大并形成网络式交互作用。

TNF-α是SIRS启动时炎症因子级联反应的始发因子,不仅可激活各种炎性细胞,其本身也是一种致热原,同时还可降低血管张力、心肌收缩力及增加血管通透性。

IL-6可放大炎性反应及损害组织细胞[6]。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A、B各组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略高于正常组,A、B各组大鼠表现为心率加快、呼吸加粗、肛温升高,可能是由于腹腔感染导致炎症因子TNF-α、IL-6、IL-10释放,造成严重的机体反应,并发展为SIRS。

A低剂量组促炎因子略低于模型组,可能与肠毒清口服液减轻严重感染时促炎因子的释放有关,从而使得抗炎因子IL-10水平较模型组低;高剂量组促炎因子释放略高于模型组,可能与大黄促进TNF-α分泌有关,王文俊等[7]研究显示大黄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6,虽然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细胞因子的量显著低于ZPS导致所产生的量,但在大鼠腹腔注射ZPS的反应与高剂量肠毒清口服液作用相互抵
抗后,大黄素刺激炎性因子的作用就会表现出来,从而导致TNF-α、IL-6分泌,IL-10为抵抗促炎因子而增加分泌量,其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肺泡灌注液中的IL-10、IL-6、TNF-α随着刺激物的剂量增加而升高,主要是炎症表现的严重程度不一,A各剂量组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各炎症因子水平逐渐下降,逐渐趋于、甚至低于正常组,说明高剂量肠毒清口服液可减轻促炎因子的释放,缓解SIRS,与陈德昌[8]报道的大黄能降低SIRS炎性因子水平一致。

国内外对SIRS/MODS 的研究正在深入,在概念、机制、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SIRS发展为MODS所致的病死率在40%~50%,仍居高不下。

研究表明阻断SIRS是降低MODS病死率最主要的方法[2],B低、中、高剂量组血清和肺泡灌注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均略高于模型组,与A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 >0.05),说明肠毒清口服液可能会延缓SIRS发展为MODS。

各低、中、高剂量组的肺脏表现较模型组轻,肠道基本没有明显异常,与相关报道一致[9],与肠毒清口服液保护肠黏膜屏障,控制肠道细菌易位,减轻内毒素的释放有关。

综上所述,高剂量的肠毒清口服液可通过减轻炎性因子的释放,缓解750mg/kg 剂量ZPS导致的SIRS,对于重症的SIRS,肠毒清口服液可能延缓其发展为MODS的进程,临床用药过程中需注重用药疗程。

参考文献
[1]张威,秦晓丽,吴扬.SIRS的治疗进展[J].医药与保健:下旬版,2009,17(12):229-230.
[2]吴冬梅.中医药防治SIRS/MODS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8,
17(4):526-528.
[3]陈进凡,吴亮.中药“肠毒清”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患儿血清IL-2、IL-6、TNF水平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4):22-23.
[4]曾萍,杨镒宇,吴伟康,等.四逆汤对SIRS大鼠的早期干预[J].中国病理
生理杂志,2009,25(6):1222-1224.
[5]夏肖萍,费春荣,叶爱青.葛根素对SD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浙江检验医学,2008,6(2):12-14.
[6]吴可人.大黄素对腹腔感染大鼠血浆白蛋白及细胞因子TNF-α、IL-6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06:53.
[7]王文俊,姚智.大黄、丹参素对单核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5,11(6):370-372.
[8]陈德昌,景炳文.大黄对危重症患者系统炎性反应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12):766-768.
[9]叶再元,张勤,余建法,等.大黄素对腹腔感染大鼠血浆白蛋白及TNF-α、IL-6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2):159-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