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文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来为大家上一堂语文课,上课之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作为引子。
相传,在古代寒冬时节,鹅毛大雪铺天盖地,纷纷扬扬下了三天,第四天,雪依旧下着,皇上来到城楼上,放眼望去,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山川河流,感慨到江山的分外妖娆,不觉来了来了兴致,于是大宴群臣,(为什么在第四天设宴呢!别以为只有西方人对数字有讲究,他们讨厌13和“星期五“,在中国古代卦象和卦辞中就有“三凶四吉五平安“这么一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皇上喝到兴起,不免诗兴大发:赋诗道:大雪纷纷落地。
一大臣赶忙接上:正是皇家瑞气。
有一大臣仓皇接上:下它三年何妨。
一老农正在城楼下扫雪,听到这诗,他娘的,这不是不让老子活了吗!
随口道:放你娘的狗屁。
紧接着是死一般的静……
皇上召来老农,不知是龙颜大怒,还是龙颜大悦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历朝历代免不了有两种人辅佐在君王左右,一种是: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活的正义之臣,就如刚才故事中仗义执言的老农,一种是“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苟且投机之臣。
也如方才讲到得那两位善拍马屁的大臣。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人就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刚直不阿的南宋爱国大臣,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见《稼轩长短句》。
题为“登建康赏心亭”。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二十三岁的辛弃疾,以中原义军将领的身份,由已沦陷的故乡山东投归南宋。
不久,向孝宗献奏《美芹十论》,畅论抗金大计,朝廷不纳。
乾道五年(1169)辛充疾被任命为建康通判,登赏心亭,面对大好江山,想到收复中原的事业一筹莫展,百感交集而作此词。
)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题为“元夕”从词的内容推测可能作于作者在临安任职之时,确年无可考。
内容描写京城中元宵节之夜满城灯火,游人如云,彻夜歌舞的热闹场面,在此繁华场面中,却另有一人,不
逐繁华,独立在灯火阑珊之处,这正是作者千百度寻求才突然出现的意中人。
作者借所谓的意中人,寄托怀抱,表明自己宁愿遭受冷遇也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尚志趣。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在此期间他写过不少反映田园生活的词,此即其一。
此词以农家生活为题材,反映江南农村淳朴宁静的风貌。
作者运用素描的手法,通俗的语言,把农家老小五人各自不同的语言、行动和神态描写得生动如画,反映了喜爱村居生活的恬淡心情和幽雅情趣,体现了辛词朴素平易的另一种风格。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
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
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
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
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
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的写照。
词中斥责宋之软弱,表露出慷慨昂扬的爱国之志。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宋高宗三十一年(1161),作者在济南金占领区,率起义队伍二千余人,投义军耿京部任掌书记。
次年,受耿京委派至建康谒宋高宗,归途至海州,闻耿京被判徒张安国所害,作者率义兵五十余人直趋济州(今山东巨野)张安国驻地,将判徒擒获,突围渡江,至临安献俘。
此词上片即追念少年时这一壮举。
写义军声威之盛以及与金人战斗之激烈,豪情洋溢。
下片突然低沉,从往事想到眼前功业无成,鬓发已白,用对比手法表现抚今思昔的主题。
表现出作者报国无门而被投闲置散的苦闷以及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嫣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
“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
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
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1
(1)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2)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
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
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5)“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轻率。
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
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
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6)“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7)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
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
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8)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9)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即屎)矣。
”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