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温暖的家织老粗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人送给他一床手工老粗布床单,铺展开,粉红洋红墨绿葱绿湖绿紫罗兰相间的条纹,分明清晰的经纬,虽粗糙,却温厚又瓷实,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手轻轻地滑过床单,思绪悠悠地飘呀飘,穿越悠远的时空,飘回到那遥远的小时候……童年是在一个小村子里度过的,记忆里,母亲就会织这种粗布。

母亲左手拿一根高粱梃杆,右手握一块上面有把手的平整木板,在八仙桌上,把弹好的棉花搓成一根根筒状长条,我们叫布基。

八九岁的我,在母亲做别的事的时候,也曾偷偷地学母亲的样子搓布基,但总是搓不好。

冬天的夜,寒冷而漫长。

屋里,弥漫着用柴禾烧炕取暖的烟味。

我躺在被窝里,看母亲纺线。

纺车就支在炕头。

母亲盘腿坐着,右手摇纺车,左手拉布基,一根细细的棉线就像变魔术一样从布基里扯了出来,缠在纺锤上。

布基越来越短,纺锤上的线穗子越来越大。

煤油灯的火苗,随着纺车的摇动,摇曳着,跳动着。

母亲纺线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捏着布基的手高扬低落,像是轻盈曼妙的舞蹈。

嗡嗡的纺线声,如同温柔绵延的催眠曲,我不知不觉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有时,夜半醒来,我睁开蒙眬的睡眼,看到母亲还在不紧不慢地摇着纺车。

以后的工序应该还有很多,染色、上浆等,但具体的情形我都不记得了。

只记得,晴好的春日,在我家院子里的那棵大枣树下,五颜六色的线团在地上一字排开,地上楔入许多木棍,母亲和大娘婶子们穿梭忙碌,我们小孩子跟着跑来跑去,快乐无比。

织布机安放在我家西屋里。

母亲穿着一件斜襟的蓝布衫,端坐在织布机的横木上。

我常常依偎在母亲身旁看母亲织布。

母亲用右手把梭投过去,左手接住,再用左手把梭投过来,右手接住,光滑的梭,在母亲灵巧的手里左右窜动。

同时,母亲还要双脚踏两块木板,哐当,右脚起左脚踩下,哐当,左脚起右脚踩下,拉动着经线不断地交叉。

眼看着五颜六色的线被母亲织成了色泽艳丽的格子布。

那时候家里铺的盖的,大多是母亲织的粗布。

母亲把白布染成靛蓝色做被里,用格子布做被面,用条纹布做床单。

躺在被窝里,就像是在母亲怀抱里一样,温暖而踏实。

母亲,和母亲的布,早已远离了我。

但母亲织布时那端然静淑的样子深深地植入我的脑海,定格成一座永恒的剪影。

母亲织的粗布也沉淀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每每忆起,心中顿觉暖意融融。

现在,花花绿绿种类繁多的布替代了粗布,很少有人再织布了。

但我很怀念那个温馨的年代,怀念温暖的家织老粗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