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娥冤教案
教案:窦娥冤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窦娥冤》,这是元朝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窦娥被冤枉而死,昭雪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社会状况,认识到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增强对正义的信仰。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窦娥冤》的背景和作者关汉卿;
2.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理解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思想。

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社会背景,培养学生对正义的认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PPT课件;
2. 《窦娥冤》剧本;
3. 相关历史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PPT课件,介绍元朝的社会背景和关汉卿的创作风格,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和情节发展。

3.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如窦娥、张驴儿等,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5. 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课题:窦娥冤
2. 板书人物:窦娥、张驴儿、蔡婆等
3. 板书情节:冤屈、昭雪
4. 板书主题: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窦娥冤》主题思想的理解。

2. 作业答案:
《窦娥冤》通过描写窦娥被冤枉而死,昭雪的故事,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正义的渴望和对邪恶的批判。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理解到,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坚守正义,相信善恶有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关于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文学作品,如《杨家将》、《岳飞传》等,进行比较阅读。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难点解析
1.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社会背景:元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复杂多变,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这对于现代学生来说难以理解。

要帮助学
生建立起对当时社会背景的认识,需要提供相应的历史资料,引导学
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深入理解。

2. 培养学生对正义的认知:课文通过窦娥的冤屈和昭雪,展现了
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然而,正义为何会受到冤屈,正义最终是如何得
到伸张的,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
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来培养他们对正义的认知。

二、教学重点解析
1. 理解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窦娥冤》的情节曲折离奇,
人物性格鲜明。

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情节,需要引导学生关注
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从而深入揭示人物形象。

2. 把握主题思想:课文通过窦娥的冤屈和昭雪,展现了正义与邪
恶的斗争。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和情节,来把握课文的主
题思想,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情况,适时提供指导和
帮助。

对于教学难点,可以通过提供历史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对于教学重点,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和情节,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
维能力的目的。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在讲解《窦娥冤》时,教师应运用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在讲述窦娥的冤屈时,语调应低沉、哀婉,
以表达同情和愤怒;在讲述昭雪真相时,语调应激昂、有力,以表现
正义的胜利。

通过变化语言语调,使学生更好地沉浸在课文中,感受
其中的情感波动。

二、时间分配
1. 导入:用510分钟的时间,通过播放PPT课件或讲述相关故事,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安排15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
受课文的语言风格和情节发展;
3. 分析人物形象:用2030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
主要人物,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三、课堂提问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例如,可以提问:“你认为窦娥冤枉的原
因是什么?”(开放式提问)、“《窦娥冤》中的张驴儿是个怎样的
人物?”(封闭式提问)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
参与课堂讨论。

四、情景导入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窦娥冤》相关的故事,或播
放相关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例如,可以讲述窦娥被冤枉的真实案例,或播放相关影视片段,让学
生在感受故事情节的同时,引发对课文的好奇心。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教师可以运用简洁明了的关键词,将课文的主要
情节、人物和主题思想呈现出来。

例如,板书课题“窦娥冤”,并在
旁边列出关键词:“冤屈、昭雪、正义、邪恶斗争”。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作业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