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 学案(一)共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保障生活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的作用。
2.初步培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自学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3.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学习重点: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学习难点:理解法律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
1.法律的特征
(1)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它们共同人们的行为, 社会关系, 社会秩序。
(2)法律是的。
经过一定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的两种基本形式。
(3)法律是。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作后盾,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特征。
(4)法律。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
每个公民都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
犯,都必须承担相应的。
2.法律的作用
(1)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应该履行的。
(2)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做什么, 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3)法律为我们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 人向善。
二、合作学习
1.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2.法律的规范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法律的保护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三、复习巩固
1.下列选项体现“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观点的( )
A.中学生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B.张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处分
C.许霆因“ATM机盗窃案”被判有期徒刑5年
D.新闻媒体对“问题奶粉”给予曝光
2.对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领导干部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公民享有的权利平等,履行的义务不平等
D.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法的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其职权范围通过一定程序制定法律规范的活动。
我国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①制定②颁布③实施④认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林肯说:“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则是隐藏的法律。
”这句话揭示了( )
A.道德与法律一样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C.法律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D.道德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5.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
这体现出我国法律( )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最有效的方法
C.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6. “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
国家兴法治,兴旺又发达。
权益受侵害,维权要靠法。
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又利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维护社会稳定
②法律指引、教育人向善
③法律惩恶扬善,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④法律无所不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四、能力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漫画说明了什么道理?
(2)你知道法律有哪些特征吗?
(3)我们中学生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法律道德社会秩序
2、制定或认可制定或认可国家制定
3、强制力信念教育
4、约束力特权享有权利法律责任
5、行为生活社会环境
6、权利义务评判指引
7、约束保护惩恶扬善保护神
互动探究
探究活动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探究活动二: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每一部法律的实施都离不开警察、法庭、监狱、军队。
它们是法律实施的坚实后盾,也是法律权威的坚实保障。
探究活动三: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也正因为法律具备了以上特征,法律才承担得起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的能力。
探究活动四:
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就是让我们懂得不能触犯法律的底线。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教育、引导他人向善。
探究活动五:
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对保护神。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互动训练
A卷
1、答案:A
解析:①②③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④是调节人们行为的力量之一。
故选A。
2、答案:C
解析:①②④是法律的特征,故选C。
3、答案:D
解析: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故选D。
4、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材料是法律的规范作用的表现,故选D。
5、答案:A
解析:法律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体现了法律的保护作用。
故选A。
B卷
1、答案:B
解析:被公安机关给予警告的处罚和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都体现了国家强制力,②③符合题意。
李某受到的是学校的纪律处分,赵某受到的是道德的谴责,
①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保护作用,①符合题意,故选A。
三、整理归纳
四、课堂检测
1.(2016·江苏南京)关于道德或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A.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规范人们行为
B.法律的适用范围要比道德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C.法律规范的强制力决定了其作用大于道德规范
D.只有法律这一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2.“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谚语的寓意是( )。
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④公民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