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后发生C_(2)、C_(3)椎弓骨撞击:2年内颈椎侧位X射线片评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后发生C_(2)、C_(3)椎弓骨撞
击:2年内颈椎侧位X射线片评估
钟华;关海山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2022(26)36
【摘要】背景: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后易出现C_(2)、C_(3)椎弓骨撞击的现象,导致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受限,对其相关因素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颈椎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后C_(2)、C_(3)椎弓骨撞击的相关因素,探讨术后C_(2)、C_(3)椎弓骨撞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5例,平均年龄(56.76±7.76)岁,男性33例,女性62例。

术后随访观察2年内颈椎侧位X射线片是否发生C_(2)、
C_(3)椎弓骨性撞击,分为撞击组31例、非撞击组64例。

经过单因素分析,提示术
前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术后颈椎曲度、术后颈椎活动度、术后目测类比评分为术后C_(2)、C_(3)椎弓骨撞击发生的潜在相关因素,最后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95例患者中31例发生C_(2)、C_(3)椎弓骨撞击,占33%;②撞击组
术前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率明显大于非撞击组(P<0.05);③撞击组与非撞击组
术前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撞击组术后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显著低于非撞击组
(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无显著性意义(P>0.05),撞
击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高于非撞击组(P<0.05);④术后发生轴性症状撞击组2例(6%),非撞击组3例(5%);⑤多元素Logisic回归分析表明:术后颈椎曲度低、颈椎活动度低、目测类比评分高均为术后C_(2)、C_(3)椎弓骨性撞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提示C_(2)、C_(3)椎弓骨撞击是轴性症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C_(2)、C_(3)椎弓骨撞击对术后疗效有一定影响。

【总页数】6页(P5862-5867)
【作者】钟华;关海山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9.9;R496
【相关文献】
1.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钛板固定术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的对比研究
2.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3.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单侧侧块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10例疗效观察
4.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单侧侧块固定术治疗伴后凸畸形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5.颈椎后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合并颈椎不稳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