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梅毒治疗时机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梅毒治疗时机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戴艳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梅毒在不同时期诊断及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2010年5年里筛查的24859例孕妇中确诊为妊娠梅毒150例患者妊娠结局及预后情况,并按照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即不同治疗时机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妊娠梅毒近5年的发病率从4.88‰到7.67‰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50例妊娠梅毒患者中,孕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妊娠梅毒患者娩出先天梅毒儿4例(7.55%)未发现不良结局,孕中期组娩出先天梅毒儿18例(45%),不良结局的发生率20.45%.孕晚期娩出先天梅毒儿27例(84.38%),不良结局的发生率66.03%.结论早期的治疗对改善妊娠梅毒的预后有积极意义,因此积极规范开展孕前、孕早期血清学的筛查工作,及时有效地抗梅治疗,有效完善的跟踪随访,既可治愈孕妇梅毒,又可改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t different stages on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 and possible outcomes, Methods 150 subjects diagnosed as syphili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rom 24859 pregnant women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2006 to 2010 and classified as different stages of pregnancy.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incidences of pregnant syphilis increased from 4.88%o to 7.67%o in five years. Among the 150 cases, women with syphilis at early stage of pregnancy, if treated, delivered
4(7.55%) babies with congenital syphilis, and no harmful effects were found. Those in mid- pregnancy delivered 18(45%) babies with congenital syphilis and incidences of harmful effects were 20.45% and late pregnancy delivered 27(84.38%) babies with congenital syphilis and incidences of
harmful effects were 66.03%. Conclusion Early treatmen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with pregnant syphilis standard sero-logical assays before pregnancy and in - pregnancy. Full - course anti - syphilis therapy and effective inquiries not only improve the outcomes of pregnancy with syphilis, prognosis of neonates but also reduce incidence of congenital syphilis.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1(015)023
【总页数】2页(P142-143)
【关键词】妊娠梅毒;治疗时机;预后;影响
【作者】戴艳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江苏扬州,22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9.1
梅毒是传染性极强的性传播疾病,妊娠梅毒是在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梅毒感染,多数表现为隐形梅毒。

它不仅危害孕妇的健康,梅毒螺旋体也可通过胎盘殃及下一代,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胎传梅毒列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的重点问题。

为了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率,降低对围产儿的不良影响,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将近5年来诊治的妊娠梅毒150例妊娠结局及35例先天梅毒儿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010年,从孕初至临产前在本院筛查梅毒血清总数 24 859例,妊娠合并
梅毒150例,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 26.7岁;初产妇123例,经产妇 27例;早期梅毒12例,早期隐形梅毒138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23例。

孕妇本例或配偶有性乱史148例。

要求终止妊娠14例,所生新生儿中,正常新生儿76例,先天梅毒儿49例。

死胎死产11例。

1.2 诊断标准[1]
根据孕妇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孕妇是否感染梅毒进行诊断。

妊娠梅毒诊断标准:①孕妇本例或配偶有婚外性行为及梅毒感染史;②具备各期梅毒
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③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RPR+TPHA)。

先天梅毒诊断标准:①新生儿母亲梅毒阳性病史;②新生儿临床特征及表现(新生儿窒息、皮肤损害、肝脾肿大、呼吸困难、宫内生长受限、病理性黄疸、低体质量、腹胀、水肿、贫血和血小板减少、X线示骨骼变化);③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RPR+TPHA)。

1.3 方法与分类
150例妊娠梅毒患者中,有本院建卡时发现和外来急产时发现,14例要求终止妊娠,
余136例按照诊断及治疗时间分为孕早期53例,孕中期38例,孕晚期45例。

对首次来院产检及住院孕妇除常规产检外,均采用 RPR初筛,阳性者加TPHA确诊。


新生儿常规进行梅毒筛查、治疗、随访。

1.4 治疗情况
治疗前充分沟通,实际病情、继续妊娠的风险都做到知情同意后给予治疗。

150例
妊娠梅毒确诊后,根据早期、足量、规范治疗的原则立即给予驱梅治疗。

同时要求
性伴同治,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药物首选青霉素,治疗采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
两侧臀部肌肉注射,1次/周,3周为1个疗程。

妊娠晚期再重复治疗1个疗程。

青霉素过敏改用红霉素。

所生新生儿均接受治疗,水剂青霉素5万U/kg,第1周每12小时1次,第2周每8小时1次。

疗程14 d。

2 结果
2.1 近5年妊娠梅毒得发病率
妊娠梅毒近 5年的发病率为:4.88‰、5.09‰、5.55‰、6.66‰、7.67‰,呈上升趋势。

2.2 不同孕周治疗时机与先天梅毒儿的情况
150例妊娠梅毒患者按照开始治疗的时间分为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 3组,结果显示:孕早期、中期、晚期治疗后梅毒儿发病率分别为7.55%、45%、84.38%。

经统计学检验早期治疗组梅毒儿的发病率明显最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3 不同孕周诊治时机与不良妊娠结局的情况
在孕早期进行治疗者的足月分娩为100%,无不良妊娠结局;孕中期组足月分娩率为79.54%,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为20.45%。

孕晚期足月分娩率为33.96%,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为66.03%。

3组妊娠结局相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妊娠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全身并危害围产儿的疾病,梅毒螺旋体能通过胎盘和脐静脉血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宫内窘迫,造成胎儿发育不良、畸形,可导致早产、流产及死胎。

近年研究发现[2]梅毒螺旋体在任何时期均可穿越胎盘导致宫内感染,它的病理基础[3]是胎盘受螺旋体感染,血管发生炎性改变,造成血管栓塞,胎盘组织变性,胎儿的营养供应发生障碍。

螺旋体的致病性[4]在于其表面的黏多糖和黏多糖酶能够与富含黏多糖基质的组织结合,并分解组织的黏多糖基质造成组织损伤。

先天梅毒新生儿一般体形瘦弱,发育迟缓,抵抗力降低,易发生继发感染,严重可伴畸形。

梅毒对妊娠的危害是严重的,本组资料显示孕早期诊治的妊娠梅毒未发生不良结局,
孕中期诊疗组为20.45%,孕晚期组不良妊娠结局为66.03%。

充分说明治疗时机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

因此。

加强婚前、孕前检查是预防先天性梅毒儿产生的两道有力防线。

尤其对高危人群的夫妇婚前、孕前常规进行梅毒血清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会避免妊娠梅毒和先天梅毒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67.
[2] 陈健.妊娠梅毒50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21):109.
[3] 杨森,李卉,王红艳.妊娠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及诊治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9(23):505.
[4] 狄正鸿,畅晓元.31例妊娠梅毒诊疗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2(14):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