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笔试高频考点2000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师笔试高频考点2000点
1.心肌收缩力的减弱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
2.前负荷增加(容量):瓣膜关闭不全的疾病、先心病、全身血量增多或有效血容量增多(慢性贫血和
甲亢)。
3.后负荷增加(压力):高血压和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瓣狭窄。
4.非急性心梗:Ⅰ级:有心脏病,但是体力活动不受限;Ⅱ级:有心脏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体
力活动可引起症状),Ⅲ级: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及一般的家务劳动可引
起症状,Ⅳ级:有心脏病,休息时就有症状,任何活动可引起症状。
5.左心功能不全最早出现的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
6.右心功能不全的典型体征是: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7.心力衰竭、瓣膜疾病、心肌疾病首选的检查是:超声心动图。
8.心律失常和心绞痛首选的是心电图。
9.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首选的检查是:心肌酶。
10.冠脉造影:冠心病金标准。
11.急性左心衰最主要的表现:粉红色泡沫状痰。
12.房颤最常见的原因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13.房颤的典型体征是:第一心音强弱不等(S1);心律绝对不规则;脉搏短绌。
14.房颤心电图:P 波消失,代之 f 波。
15.房颤 f 波频率:350-600次/分。
16.房颤心室率:100-160次/分,心室率绝对不
规则。
17.房颤时控制心室率首选的是β受体阻滞剂。
18.房颤时转复窦律:胺碘酮。
19.房颤时候预防血栓首选药物是:华法林。
20.房颤抗凝要调节INR 至2-3,转复前用3周,转服后用4周。
21.Ia——奎尼丁;Ib——美西律;Ic——普罗帕酮,利多卡因;Ⅱ:——β受体阻滞剂;Ⅲ——胺碘酮;
IV——钙离子拮抗剂。
2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正常人,突发突止。
2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逆行P波。
24.刺激迷走神经:按摩颈动脉窦及Valsalva吞咽动作等可终止室上速。
25.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26.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血流动力学稳定:利多卡因。
2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直流电复律。
28.一度房室传导阻滞:ECG:每个P波都有相应的QRS波,但是PR 间期长于0.20s。
29.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ECG: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到心室。
30.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和心室独立活动各不相关;大炮音,起搏器。
31.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冠心病。
32.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机制
是:快速心率失常(室颤和室速)。
33.心脏骤停的金标准:颈、股动脉搏动消失(不是桡动脉)。
34.心肺复苏的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2交界处。
35.心肺复苏的按压程度:胸骨压低至少5cm,随后松弛,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36.心肺复苏的按压频率:100/分。
37.心肺复苏的最常见的并发症:肋骨骨折。
38.心肺复苏的复苏后,保证一切复苏措施最有效的是:确保循环功能稳定。
39.可拉明:维持肺功能稳定最有效的药物。
40.电除颤: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
41.心肺复苏首选的药物:肾上腺素。
42.室速或室颤患者首选:利多卡因。
43.心脏骤停引起的最基本的病理是:脑缺氧、脑缺血和脑水肿。
44.复苏的重点是:防止和减轻脑水肿。
45.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90~99mmHg。
46.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100~109mmHg。
47.3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80mmHg,≥110mmHg。
48.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
49.高血压脑病:主要脑水肿的表现。
50.氢氯噻嗪药物禁用于痛风的患者。
51.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支气管哮喘。
52.ACEI类药物禁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肌酐>265umol/L、高血钾、妊娠肾衰竭。
53.左前降支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
54.心电图一过性ST 段抬高:变异性心绞痛。
55.变异性心绞痛首选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
56.心肌梗死诊断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
57.心肌梗死狭窄≥50%具有病理意义,狭窄>70-75%以上会严重影响血供。
58.心肌梗死后最先升高的是肌红蛋白。
59.心肌梗死后最有典型的物质是肌钙蛋白。
60.心梗:前间壁V1-V3;前壁V3-V5;后壁:V7-V9;广泛前壁V1-V5;下壁:Ⅱ、Ⅲ、AVF;高侧壁Ⅰ、AVL、V8。
61.心肌梗死后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喀喇音。
62.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左心室游离壁破裂。
63.心肌梗死后栓塞:最常引起脑栓塞。
64.心肌梗死后心室膨胀瘤(室壁瘤):ST段持续抬高。
65.心肌梗死后综合症(Dressler's综合征):多发生在心梗后1周,表现心包炎、胸膜炎。
66.有心源性休克的先实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67.主动脉夹层、高血压>180/110mmHg是溶栓的禁忌症。
68.溶栓药物首选:尿激酶。
69.最常见的瓣膜疾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70.二尖瓣口的正常面积:4-6cm2。
瓣口面积>1.5cm2,轻度狭窄;
1.0-1.5cm2中度狭窄;<1.0cm2重度狭窄。
71.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症状的是呼吸困难。
72.二尖瓣狭窄的典型的体征是二尖瓣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73.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舒张早期的吹风样杂音:Graham-Steell杂音,见于二尖瓣狭窄。
74.二尖瓣狭窄的最常见的并发症:房颤。
75.主动脉狭窄的三联征:心绞痛、晕厥、呼吸困难。
76.主动脉瓣狭窄最主要的体征:主动脉瓣区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77.主动脉瓣口狭窄的分级:瓣口面积>1.5cm2,轻度狭窄;
1.0-1.5cm2中度狭窄;小于1.0cm2重度狭窄。
78.主动脉瓣压力差:<25mmHg轻度狭窄;>40mmHg重度狭窄。
79.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听诊区舒张期吹风样杂音。
80.Austin-Flint杂音:心尖部(二尖瓣听诊区)舒张中期杂音,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81.主动脉关闭不全的周围血管征:DeMusset征(点头征),水冲脉,Traube征(股动脉Duroziez枪击音);征(股动脉双期杂音)。
82.交替脉:左心衰体征;奇脉:常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以及严重哮喘等;水冲脉: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迟脉:血压上升缓慢,见于主动脉瓣狭窄;重搏脉:见于见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无脉:脉搏消失,见于休克。
83.急性心膜炎最常见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84.亚急性心膜炎最常见的细菌:草绿色链球菌。
85.感染性心内膜炎:Janeway损害;Osler结节;Roth斑。
86.感染性心内膜炎首选检查是血培养。
87.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急性心包炎的病因仍为:病毒。
88.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心包摩擦音是纤维心包炎的典型体征。
89.包积液征(Ewart征):即背部左肩胛角下呈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
90.Beck三联征:颈静脉怒张、动脉压下降、心音遥远。
91.奇脉:吸气时动脉收缩压较吸气前下降10mmHg,甚至更多。
92.心包炎的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下抬高。
93.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94.尿量<30ml/h、比重增加者说明肾血管收缩和供血量不足。
95.中心静脉压(CVP):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5cmH2O时,表示血容15cmH2O量不足;>时,则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20cmH2O时,则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96.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功能。
97.休克体位:头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9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见于年轻人,吸烟史。
99.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试验):试验阳性者,提示患肢有严重供血足。
100.大隐静脉曲张的体格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
201.HCO3->27mmHg,代谢性碱中毒(代碱)。
202.I型呼吸衰竭吸入的氧浓度为高浓度>35%。
203.Ⅱ型呼吸衰竭吸入的氧浓度为低浓度<35%。
204.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呼吸困难。
205.呼吸衰竭和酸碱失衡的严重程度的指导意义:血气分析
206.最基本及最重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207.重建呼吸道最可靠的方法:气管内插管。
208.氧气吸入浓度(%)=21+4*氧流量。
209.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表现为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210.肺氧合指数(PaO2/FiO2):目前临床最常用、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211.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降低是诊断ARDS必要条件。
212.氧合指数(PaO2/FiO2)正常值400~500,ARDS≤200可以认为是ARDS。
213.FiO2=21+4*氧流量。
214.ARDS机械通气:主要采用呼气末正压(PEEP)。
215.MODS是同时或先后出现不包括原发病的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
216.渗出性胸腔积液以结核性胸膜炎最多见。
217.X线显示肋膈角变少至少量胸腔积液300~500ml。
218.LDH>500提示恶性肿瘤。
219.ADA>45结核性胸膜炎。
220.胸腔穿刺在肩胛线和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诊断穿刺50~100ml。
221.胸腔穿刺抽液减压首次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222.结核性胸膜炎抽液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预防患者胸膜肥厚。
223.胸腔积液定位检查首选的是:B超。
224.胸腔积液确诊的检查是:
胸腔穿刺。
225.胸膜纤维板剥除术:最主要。
226.胸廓成形术:支气管胸膜瘘。
227.闭合性气胸肺压缩<20%,保守治疗或者胸腔闭式引流。
228.张力性气胸: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皮下气肿。
气管移向健侧。
229.胸腔积液:<0.5L为少量血胸;0.5-1.0L为中量血胸;>1.0L大量血胸。
230.进行性血胸:持续3h,每小时出血超过200ml231.进行性血胸行开胸手术。
232.Beck三联征:心音遥远、动脉压降低、静脉压升高。
233.最容易损伤是第4-7肋骨。
234.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肋脊区内的肿瘤是:神经源性肿瘤。
235.胃食管反流病表现:返酸、烧心、烧灼感。
236.确诊酸反流病(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可靠、最准确)——胃镜(消化道确诊检查)。
237.确诊酸反流——24小时的PH值。
238.最有效或抑酸效果最好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239.食管癌最好发:胸中段。
240.食管癌典型表现:进行性吞咽困难。
241.胃壁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盐酸和内因子;G细胞:胃泌素。
242.急性胃炎感染:非甾体消炎药。
243.Curing——烧伤引起;Cushing——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244.慢性萎缩性胃炎B型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胃窦。
245.诊断Hp感
染最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是13,14C呼吸实验。
246.根除Hp抗感染药物是: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疗程是:7天。
247.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248.胃溃疡(GU):胃窦胃小弯。
249.十二指肠溃疡(DU):球部。
球部前壁:穿孔;后壁:出血。
250.十二指肠溃疡(DU):疼痛-进食-缓解(饥饿痛)。
胃溃疡(GU):进食-疼痛-缓解(餐后痛)。
251.消化性溃疡穿孔体征:肝肺浊音界消失、肠鸣音减弱。
252.消化性溃疡最有价值检查:立位X线检查腹平片(膈下游离气体)。
253.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
254.瘢痕性幽门梗阻最常见的症状:呕吐物为隔夜的宿食,不含胆汁。
255.胃大切毕Ⅱ氏手术后急性输入段梗阻:少量食物,不含胆汁。
256.胃大切毕Ⅱ氏手术后慢性输入段梗阻:大量胆汁,不含食物。
257.碱性反流性胃炎:碱性反流性胃炎三联征表现:上腹持续烧灼痛、胆汁性呕吐、体重减轻。
258.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至少5年后发生在残胃的癌,多发生术后20-25年。
259.胃癌:Hp感染;部位-胃窦小弯侧;淋巴结转移为主;左锁骨上淋巴结。
260.早期胃癌:仅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小胃癌:<10mm;微小胃癌:<5mm261.胃癌根治术是早期胃癌治疗的根本首选方法。
262.我国肝硬化形成的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
263.肝硬化最典型的病理改变:假小叶。
264.肝功能减退最典型的表现:肝掌、蜘蛛痣。
265.肝硬化门脉高压
最典型的改变: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266.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的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肽、透明质酸、板层素浓度明显增高。
267.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肝性脑病。
268.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脾静脉占门静脉血流的20%;肝脏的血液供应:门静脉占75%,肝动脉25%。
269.预防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270.肝性脑病发病率最高的手术:门-腔静脉分流术。
271.肝性脑病的治疗:灌肠禁用碱性肥皂水,易用弱酸性溶液或乳果糖灌肠。
272.肝脓肿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引发。
273.我国最常见的肝癌类型是肝细胞癌,AFP升高。
(胆管细胞癌AFP正常)
274.微小肝癌≤2mm;小肝癌(>2cm≤5cm);大肝癌(>5cm≤10cm);巨大肝癌>10cm。
275.肝癌典型表现是肝脏进行性肝肿大。
276.最主要的转移部位是肝内播散。
277.肝癌最常见的肝外转移部位:肺。
278.治疗:直径≤5cm:肝切除术;原则上不做全身化疗;可以做肝动脉局部区域性化疗;有黄疸、腹
水,不适合放疗。
279.胆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直径0.5~0.8cm。
280.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及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域,胆囊动脉穿行。
281.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典型体征是Murphy征阳性。
282.肝、胆、胰、脾的影像学检查首选B超。
283.胆囊切除手术指征是:结石直径>3cm;息肉直径>1cm。
284.肝外胆管结石:黄疸+寒战高热+腹痛=夏柯氏三联征。
285.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夏科氏三联征+休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86.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最佳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取石引流,引流管14天拔。
287.我国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主要是:胆道疾病。
288.血淀粉酶:2-12h升高,48h下降,持续3~5天;淀粉酶高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
(内外科不一样内科为主)
289.血清脂肪酶测定起病后1周后来就诊查血清脂肪酶。
290.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发病12~24h开始升高,持续1~2周。
291.血钙<2.0mmol/L则为预后不良征兆;血钙减低对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有很重要的诊断意义。
292.急性胰腺炎最典型的体征:Grey-Turner 征和Cullen征。
293.急性胰腺炎治疗禁用吗啡,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
294.胰头癌的典型体征是无痛性肿大的胆囊——Courvoisier征(+)。
295.克罗恩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回肠末端。
296.克罗恩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粪便多数糊状,一般无脓血和黏液。
297.克罗恩病结肠镜的典型改变是:铺路石和鹅卵石改变。
298.克罗恩病结肠镜的典型病理改变是: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
299.克罗恩病最常见的并发征:肠梗阻401.真性菌尿:杆菌>105/ml;球菌>104/ml。
402.需要治疗的无症状性细菌尿:妊娠期无症状性细菌尿;学龄前儿童;曾出现有症状感染者;肾移植、尿路梗阻及其他尿路有复杂情况者。
403.慢性前列腺炎:尿道口“滴白”。
404.泌尿系统结核影像学首选检查:静脉尿路造影( IVU)。
405.尿路结石的典型表现是:疼痛和血尿。
406.尿路结石首选的检查是B超。
407.尿路结石小于0.6cm应先首选采用:保守疗法。
408.尿路结石0.6-2.0cm的结石首选:体外震波碎石。
409.双侧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双侧肾结石时,先处理容易取出且安全的一侧。
410.双侧输尿管结石时,一般先处理梗阻严重侧。
411.一侧肾结石,另一侧输尿管结石时,先处理输尿管结石。
412.膀胱结石=膀胱刺激征+排尿突然中断。
413.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中在我国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其次为肾癌。
414.泌尿系统临床表现的特点是:无痛+全程肉眼血尿。
415.肾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透明细胞癌。
416.肾癌的三大典型表现:血尿、疼痛和肿块。
417.肾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B超。
418.目前诊断肾癌最可靠的影像学方法是:腹部CT。
419.根治性肾切除术是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切除范围:肾+脂肪囊+肾筋膜+淋巴结。
420.肾盂癌病理类型:源于移行上皮细胞乳头状肿瘤。
421.肾盂癌的早期的临床表现是: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
422.肾盂癌的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血。
423.手术切除是治疗肾盂癌最有效的方法。
切除的范围:患肾及全长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
424.膀胱肿瘤: T1期:粘膜固有层; T2a期:浅肌层; T2b期:深肌层。
T3期:周围组织。
T4期:周围器官。
425.膀胱肿瘤: < span=""><>
426.前列腺癌:直肠指检、经直肠B超检查和血清前列腺,异性抗原测定( PSA)。
427.睾丸肿瘤:精原细胞瘤最多见。
428.前列腺增生:移行带(前列腺癌:外周带)。
429.进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的最重要的症状。
430.前列腺癌首选的检查是:直肠指检。
431.前列腺癌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经直肠B超。
432.前列腺癌的确诊: 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
433.前列腺肥大的药物是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作用机制:松弛前列腺内平滑肌)。
434.前列腺肥大的药物是α还原酶抑制剂:保列治和艾普列特。
(作用机制:抑制睾酮变为双氢睾酮)。
435.前列腺肥大的药物是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436.急性尿潴留最常见的原因是前列腺增生。
437.导尿术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简便常用的方法。
438.肾损伤首选的检查是:肾CT。
439.骑跨伤损伤前尿道,最常见的部位是尿道球部。
440.骨盆骨折是造成后尿道损伤(膜部)的最主要原因。
441.隐睾患儿>1HCG岁:可短期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无效用睾丸下降固定术。
442.交通性鞘膜积液:站立位时阴囊肿大,卧位时积液流入腹腔。
443.精索静脉曲张好发于左侧。
444.成人尿量每天少于400ml为少尿。
445.成人尿量每天少于100ml为无尿。
446.高血钾是急性肾衰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447.肾衰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是:低钠、低钙及高钾、高磷、高镁。
448.血肌酐超过442μmol/L需要血液透析。
449.血钾超过6.5mmol/L 需要血液透析。
450.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最主要原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
451.CKD分期: CKD190-125、 CKD260-90、 CKD330-60CKD415-30CKD5<15。
452.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经常是在消化系统。
453.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
454.稳定性骨折:嵌插骨折和横形骨折。
455.骨折后的全身表现是休克和发热。
456.最容易发生休克的的骨折是:骨盆骨折和股骨干骨折。
457.骨折
后出现发热多为低热( <38℃)。
458.骨折的专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459.骨折和脱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 X线。
460.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症首选的检查是: CT。
461.早期的股骨头坏死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 MRI。
462.转移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核素骨扫描。
463.骨折的早期并发症:脂肪栓塞综合征和骨筋膜室综合征。
464.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常见的部位是:前臂和小腿。
465.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早期切开减压。
466.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危险的并发症:缺血性肌挛缩。
467.骨折晚期并发症之一损伤性骨化最常见的部位是:肘关节。
468.骨折晚期并发症之一创伤性关节炎最常见的部位是:胫骨平台骨折。
469.胫骨中下1/3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470.急救的目的及急救四大原则:抗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运。
471.骨折的治疗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康复训练)。
472.解剖复位较功能复位的优势是:完全复位。
473.骨折功能复位的标准:旋转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成人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不超过1cm,儿童不超
过2cm;与下肢关节活动方向垂直的成角移位必须完全复位;长骨干横骨折对位应至少达1/3左右,干
骺端骨折侧方移位经复位后至少对位达3/4左右。
474.骨折的愈合过程血肿机化演进期:骨折后2周完成;原始骨痂形成期: 12~24周;骨痂形成塑型期:1~2年。
475.锁骨骨折的治疗是:三角巾悬吊。
476.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
477.肱骨外科颈骨折后的首选的治疗是:三角巾悬吊患肢。
478.肱骨干骨折最容易合并神经损伤是:桡神经。
479.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移位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
480.最容易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骨折:肱骨髁上骨折。
481.Colles骨折:“银叉”、“枪刺样”畸形。
482.Smith骨折:远端骨折块向掌侧移位。
483.孟氏( Montegia)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半脱位。
484.盖氏( Glazziz)骨折: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485.Chance骨折:椎体水平状撕脱骨折。
486.Jefferson骨折:第一颈椎骨折。
487.股骨颈骨折后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
488.头下型股骨骨折最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489.股骨颈骨折, Pauwells角>50°,内收骨折,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490.股骨颈骨折, Pauwells角<30°外展型骨折,属于稳定性骨折。
491.股骨颈骨折后: Bryant三角底边缩短,大转子超过Nelaton
92.股骨颈骨折治疗: <65岁:首选皮牵引6-8周; >65岁:人工关节置换术。
493.3岁以下的儿童股骨干骨折用垂直悬吊皮肤牵引。
494.产伤引起
的新生儿股骨干骨折,治疗首选将伤肢用绷带固定于胸腹部。
495.成人股骨干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首选的是手术切开。
496.腓骨颈的骨折最容易引起的神经损伤是:腓总神经损伤。
497.脊柱骨折首选的检查: X线检查。
498.脊髓损伤首选的检查:MRI检查。
499.脊柱骨折搬运方法:伤员身体保持平直状态下滚动至木板上。
严禁一个人抱头一个人抱脚.
300.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直肠乙状结肠。
301.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黏液脓血便;302.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并发征是中毒性巨结肠。
303.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急性发作期(T38-39℃或大便次数>10/天)药物是:糖皮质激素。
静止期最常用的药物是氨基水杨酸。
304.肠结核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回盲部。
305.肠结核典型的X线表现是跳跃征。
306.肠结核最常见的并发征是肠梗阻。
307.结核性腹膜炎最典型的表现是揉面感或柔韧感。
308.结核性腹膜炎确诊的手段是腹腔镜腹膜活检。
309.结核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并发征:肠梗阻。
310.肠套叠三联征:腹痛、血便、腹部包块。
311.肠套叠的最典型的X线表现是杯口状、弹簧状。
312.急性阑尾炎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
313.Psoas征: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
314.Obtrator征:阑尾位于闭孔内肌附近。
315.阑尾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切口感染。
316.老年人和小孩表现
不典型:发现晚,不典型,易穿孔。
317.齿状线:动脉-直肠上下动脉、肛门动脉;淋巴-髂内淋巴和腹股沟淋巴。
318.直肠疾病最重要的检查方法是直肠指检。
319.左侧卧位:是直肠指检和结肠镜检查常用的体位;胸膝位:直肠肛管检查最常用的体位;截石位:手术时候最常采用的体位;蹲位:适于检查内痔、脱肛及直肠息肉等。
320.肛裂发生部位是:截石位12点。
321.肛裂三联征:肛裂、前哨痔和乳头肥大。
322.内痔的典型表现是无痛性便后出血。
323.内痔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截石位3,7,11点。
324.最痛的痔疮是血栓性外痔。
325.结肠癌的典型肿瘤标记物是:CEA升高。
326.直肠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排便形状和排便习惯的改变。
327.直肠癌手术距肛门5cm 以内:经腹联和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
328.直肠癌手术距肛门5cm以上: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
329.年老体弱=经腹直肠癌切除+肛门远端封闭+人工肛门造瘘术(Hartman手术)。
33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止血措施首选的是生长抑素33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最佳的止血措施是内镜治疗。
332.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措施首选:质子泵抑制剂(PPI)。
333.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性出血最佳的治疗方法是内镜治疗。
334.继发性急性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
335.盆腔脓肿最常用的检查是直肠指检。
336.斜疝内口即深环位置: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2cm。
337.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外缘,底边是腹股沟韧带。
338.斜疝疝囊位于精索的前方。
(对比记忆直疝)
339.最常见的易复性疝的疝内容物是小肠。
340.最常见的难复性疝的疝内容物是大网膜。
341.滑动性疝的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盲肠、乙状结肠。
342.嵌顿的内容物为部分肠壁,称为肠管壁疝(Richter疝)。
343.小肠憩室(Meckel憩室)被嵌顿则为李特疝(Littre疝)。
344.1-3岁儿童的腹外疝及绞窄疝是疝囊高位结扎术。
345.Ferguson法(弗格森法):加强腹股沟管前壁。
346.Bassini 法(巴西尼法):最常见的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347.股疝: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出现半球形的突起。
348.最易嵌顿的疝是股疝。
349.股疝的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McVay法修补术。
350.脾破裂=左侧肋骨骨折左侧损伤+休克。
351.肠破裂=腹膜刺激征。
352.肝破裂=右侧肋骨骨折+休克+腹膜刺激征。
353.腹部最常见的损伤脏器是:脾脏。
354.腹部外上最容易漏诊的脏器是胰腺。
355.小肠破裂:症状出现的早,但症状轻;结肠破裂:症状出现晚,病情重。
356.腹部外伤的查体:15min——-生命体征;30min——-腹部查体;60min——-血常规。
357.腹部诊断性穿刺:最有价值检查;阳性率高达90%。
358.腹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