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经典人物传记作品赏析PPT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简介
MING
REN
ZHUAN
经典人物传记作品
内容简介
此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 家、画家 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 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 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片段赏析
痛苦降临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 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 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 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 就在贝多芬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的时 候,痛苦又一次降临。慢慢地,贝多 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 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 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
这永远的不安
片段赏析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 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 般的尊敬。他威临着他的时代。那时,他稍微镇静了些。他 从高处看人,人们从低处看他。
他从没有休息,也从没有最微贱的生灵所能享受的温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钟的时间在别人的爱 抚中睡眠。妇人的爱情于他是无缘的。在这荒漠的天空,只有科伦娜冷静而纯洁的友谊,如明星一 般照耀了一刹那。
同时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去, 写出了一系列的辉煌作品,后来他不幸耳 聋,但他在肉体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下 仍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 巨大的创造力和道德标准
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 贝多芬是个不幸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 但他却把欢乐给予世界。一直替那些不幸 的和幻想破灭的人供给一种鼓舞和勉励的 源泉。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不同于 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 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 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 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 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 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 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 实的反映。这些都使他的 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 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作者简介
MING
REN
ZHUAN
经典人物传记作品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 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 镇克拉姆西。是人道主义家、思想家、文 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 社会活动家。
他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其小说特点常常 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罗曼·罗 兰早期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 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 戏剧艺术。
作者简介
1867年出生于法国中部,1880年 全家迁至巴黎。他于1889年毕业 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不久 来到罗马读研究生。从罗马回来后, 在巴黎大学教艺术史,从此开始了 写作,从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他公 开宣称:“我不是布尔什维克,然而 我认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是伟大马克 思主义的雅各宾,他们正在从事宏伟 的社会实验。”
REN
ZHUAN
经典人物传记作品
汇报人:xx
片段赏析
MING
REN
ZHUAN
经典人物传记作品
片段赏析
一切使他不安;他的家庭也嘲笑这永远的不安。他如 自己所说的一般,在“一种悲哀的或竟是癫狂的状态” 中过生活。痛苦久了,他竟嗜好有痛苦,他在其中觅 得一种悲苦的乐趣:“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欢喜。”对 于他,一切都成为痛苦的题目,甚至爱,甚至善。 “我的欢乐是悲哀。”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不接近欢乐 而更倾向于痛苦的了。
作者简介
他的著作大致可以分为音乐和文学两大类,在音乐理论与音乐史方面, 更重要的著作是七大卷《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
文学方面,除诗歌外,他发表了各种体裁的作品:戏剧、小说、传记、 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此外还有政论和书信。20世纪初,连续写了 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琪罗传》(1905)和 《托尔斯泰传》(1911)等。
传主评价
列夫·托尔斯泰面对内心的惶 惑矛盾,最终创作出不朽名 篇。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 “俄国革命的镜子”环顾列 夫·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
仅是一位文学巨匠,
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 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 界影响的思想家。列夫·托尔 斯泰从没放弃对人生真谛的
执着追求。
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 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 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 的根源何在,这突出反映了
片段赏析
周围尽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剧烈旋转,他 的意念与幻梦在其中回荡。贝多芬的忧郁是人类的过失,他 天性是快乐的,他希望快乐。米开朗基罗却是内心忧郁,这 忧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围造成一片 空虚。这还算不得什么。最坏的并非是成为孤独,却是对自 己亦孤独了,和自己也不能生活,不能为自己的主宰,而且 否认自己,与自己斗争,毁坏自己。他的心魂永远在欺妄他 的天才。人们时常说起他有一种“反对自己的”宿命,使他 不能实现他任何伟大的计划。
崇高精神
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 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 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 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 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 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 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 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厄运又一次降 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 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 朋友哭诉。
他从小爱好音乐,醉心于托尔斯泰和雨果 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人道主义思 想,也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 作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罗曼与黑暗 进行不屈的斗争。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 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并于 1915年 因《约翰·克里斯朵夫》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
他渴望美满的婚姻却遭遇失败不得不承受感情的煎熬同时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去写出了一系列的辉煌作品后来他不幸耳聋但他在肉体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下仍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道德标准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
《名人传》
MING
感谢观看
MING
REN
ZHUAN
经典人物传记作品
汇报人:x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者简介
>>> 罗 曼 ·罗 兰 生 平
1935年6月,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了苏联,并与斯 大林见面。1937年9月,罗兰在故乡克拉木西小镇附近 购买了一座房子,隔年五月底从瑞士返回故乡定居。 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罗兰本人被法西斯严密监视。 1944年8月,纳粹败退,巴黎解放,罗兰重获自由。 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去世,享年78岁。
传主评价
MING
REN
ZHUAN
经典人物传记作品
贝多芬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穿着讲究, 目光犀利而且准确,眼中有一股奇异的力 量,反映出他内心思想的丰富。他渴望美 满的婚姻,却遭遇失败,不得不承受感情 的煎熬
传主评价
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 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 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 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 向新的高峰
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传主评价
爱国主义
米开朗基罗的遭遇悲惨, 仍然坚持雕塑。他的大量 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 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 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 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 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 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 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 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 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 的精神面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兰定居在日内瓦,他利用瑞士的中立国环境,写出了一篇篇反战文章,他的立场受 到了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等人的指责,但他没有屈服。1915年,获得了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对, 结果拖到第二年的11月15日,瑞典文学院才正式通知他这一决定。罗兰将奖金全部赠送给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难民组 织。
他们或有病痛的折磨,或有悲惨的遭遇,或有内心的慌感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简直令人窒息,毁灭理智。他 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们的信心。
内容简介
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基罗给 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 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 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 借以传播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 了上帝生存的人”; “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古今之 立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