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生物学高一上学期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生物学高一上学期复习
试卷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通常长于分裂间期
B.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
C.分裂间期包括一个合成期和两个间隙期
D.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 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10%,A错误;
B: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B错误;
C:分裂间期是一个细胞周期中大部分时间所处的时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也进行细胞器的增殖,包括一个合成期(S期)和两个间隙期(G1期和G2期),C正确;
D: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存在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包括一个合成期和两个间隙期,其中合成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
C.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通常长于分裂间期
D.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本题主要考察细胞周期的概念及其各时期的特点。

A. 分裂间期是细胞进行物质准备和积累能量的主要阶段,它确实包括一个合成期(S期)和两个间隙期(G1期和G2期)。

在合成期(S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这是细胞分裂所必需的遗传物质和细胞组分的准备。

因此,A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B.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它并不包括上一次分裂的开始阶段,因为细胞周期的定义是从一次分裂的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的结束。

所以,B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C.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通常远长于分裂期。

分裂间期是细胞进行物质准备和能量积累的主要阶段,它占据了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

而分裂期则是细胞进行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的短暂过程。

因此,C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D. 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那些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如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虽然也经历了类似的分裂过程,但并不具有细胞周期。

因为减数分裂并不是连续进行的,而是与有丝分裂交替进行。

此外,还有一些细胞在特定条件下会进入静止期(G0期),这些细胞也不具有细胞周期。

因此,D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

3、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 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答案:A
解析:
A. 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并不都是“系统”,但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因此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
B.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并不能算作“系统”,它们只是构成生命系统的基本物质,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B错误;
C. “生态系统”确实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但它不仅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还包括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C错误;
D. 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并不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例如,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植物就没有“系统”这一层次,D错误。

4、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都来自氨基
B.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
C. 蔗糖水解成单糖后,便于细胞吸收,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D.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A. 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的过程中,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而不是只来自氨基,A错误;
B.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合成场所主要是核糖体,但并非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发生在核糖体上,如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蛋白质是由它们自身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B错误;
C. 蔗糖水解成单糖后,确实便于细胞吸收,但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这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现象。

在动物细胞中,主要的二糖是乳糖,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C错误;
D.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无论是DNA还是RNA,都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
B.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通常长于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
D.分裂间期包括一个合成期和两个间隙期
答案:D
解析:
A. 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不再进行有丝分裂,因此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
B.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通常长于分裂期,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物质准备,B错误;
C.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C错误;
D. 分裂间期包括一个合成期(S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两个间隙期(G1期,主要进行RNA和核糖体的合成;G2期,主要是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6、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通常长于分裂间期
B.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
C.分裂间期包括一个合成期和两个间隙期
D.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
答案:C
解析:
A.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通常长于分裂期,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物质准备,A错误;
B.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B错误;
C. 分裂间期包括一个合成期(S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两个间隙期(G1期,主要进行RNA和核糖体的合成;G2期,主要是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 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不再进行有丝分裂,因此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

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
C.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时大量合成,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答案:C
解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不是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的,A错误;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C正确;脱落酸在果实成熟时大量合成,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但这不是脱落酸的主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错误。

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但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
C.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二者在促进果实发育方面不存在拮抗关系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所以脱落酸一定不是植物生长的促进剂
答案:D
解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但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的果实和种子等处,A正确;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正确;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二者在促进果实发育方面不存在拮抗关系,C正确;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但低浓度的脱落酸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所以脱落酸也可以是植物生长的促进剂,D错误。

9、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通常长于分裂间期
B.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
D.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
答案:B
解析:
A选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通常远长于分裂期,这是因为分裂间期需要进行大量的物质准备,如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而分裂期则相对较短,主要进行细胞质的分裂和细胞膜的重建。

因此,A选项错误。

B选项:分裂间期是细胞进行物质准备和能量积累的重要阶段,其中最主要的两个事件就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这两个过程为接下来的分裂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因此,B选项正确。

C选项: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它并不包括上一次分裂的开始阶段,而是从上一次分裂的结束(即子细胞的形成)开始算起。

因此,C选项错误。

D选项:并不是所有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

只有那些能够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以增殖)。

而有些细胞虽然也能进行分裂,但并不具有细胞周期,如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以产生配子)和某些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如蛙的红细胞)。

因此,D选项错误。

10、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具有双层膜结构,其外层与内质网膜相连
B.染色质是细胞核内重要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因此所有物质都能通过核孔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且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仁越大
A. 核膜具有双层膜结构,但其外层并不直接与内质网膜相连。

实际上,核膜的外层膜与内质网膜在某些区域是相互连接的,这种连接是通过一些被称为“核-质连系”或“核膜孔-内质网”的特殊结构来实现的。

这些结构允许核膜与内质网膜之间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

因此,A选项的表述是不准确的。

B.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的重要结构,它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质以细丝状的形式存在,并附着在核膜的内表面。

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时,染色质会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以便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因此,B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C. 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它并不是对所有物质都开放的。

核孔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允许某些特定大小和性质的物质通过,如mRNA和蛋白质等。

然而,对于一些大分子物质(如DNA)和颗粒性物质(如病毒和细菌),核孔则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因此,C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D.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这是核仁的一个重要功能。

核糖体是细胞中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场所,而核仁则提供了合成核糖体RNA(rRNA)所需的酶和原料。

因此,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由于需要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来支持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等活动,核仁通常会变得更大以满足这一需求。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核仁的大小并不是衡量细胞代谢旺盛程度的唯一标准或绝对指标。

因此,D选项的表述虽然部分正确但存在误导性。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

1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
A.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但它本身并不构成一个“系统”(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系统通常指由多个器官组成的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整体)。

因此,A选项错误。

B.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但它们本身并不具备生命系统的特征,如代谢、生长、繁殖等。

因此,虽然它们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但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

所以,B选项正确。

C. 生态系统确实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但它不仅包含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还包括这些生物所处的无机环境。

因此,C选项的描述不完整,错误。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以及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

但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而不是生物圈。

因此,D选项错误。

12、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是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来实现对蛋白质分子的直接改造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从而改变蛋白质的功能
D.蛋白质工程能对现有的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A. 蛋白质工程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来改造或创造蛋白质的技术。

具体来说,它是通过修改已有的基因或创造新的基因(即合成新基因),然后利用这些基因在生物体内表达出具有新性质的蛋白质。

因此,A选项正确。

B. 蛋白质工程并不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而是在基因水平上进行操作。

通过修改或创造基因,我们可以间接地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这是因为基因是蛋白质合成的蓝图,决定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进而决定了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和功能。

因此,B选项错误。

C. 蛋白质工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从而改变其功能。

这种改造是基于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关系的深入理解,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实现的。

因此,C选项正确。

D. 蛋白质工程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它不仅可以对现有的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如提高其稳定性、活性或改变其底物特异性等),还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创造出全新的蛋白质分子。

因此,D选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B.酶在细胞内合成后,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
C.酶的合成与ATP的水解相联系,ATP的合成与酶的合成无直接关系
A.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

同时,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即酶能显著加快反应速率,并且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因此,A选项正确。

B. 酶在细胞内的合成并不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实际上,大多数酶(特别是胞内酶)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后,就直接具有生物活性,无需进一步加工。

只有少数分泌到细胞外的酶(即胞外酶)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因此,B选项错误。

C. 酶的合成是一个耗能过程,需要ATP的水解来提供能量。

同样地,ATP的合成也是一个酶促反应过程,需要酶的催化作用。

因此,酶的合成与ATP的水解相联系,ATP 的合成也与酶的合成有直接关系。

C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且都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B.蔗糖、麦芽糖和乳糖都是二糖,且水解产物都含有葡萄糖
C.酶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且都含有C、H、O、N、P元素
D.脂肪和磷脂都是脂质,且都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A.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确实都属于多糖类化合物。

然而,并不是所有多糖都是植
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具体来说,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而糖原则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则主要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并不直接作为储能物质。

因此,A选项错误。

B. 蔗糖、麦芽糖和乳糖都是二糖,即它们都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类化合物。

当这些二糖水解时,它们都会生成葡萄糖作为产物之一(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和乳糖水解都生成葡萄糖)。

因此,B选项正确。

C. 酶和核酸确实都是生物大分子,但它们的元素组成并不完全相同。

酶主要是蛋白质或RNA,其中蛋白质类酶含有C、H、O、N等元素(有时也含有S、P等元素),但不一定含有P元素;而RNA类酶(即核酶)则含有C、H、O、N、P元素。

核酸(包括DNA和RNA)则都含有C、H、O、N、P元素。

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酶都含有P元素。

C选项错误。

D. 脂肪和磷脂都是脂质类化合物,但它们的组成并不完全相同。

脂肪主要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和保温物质。

而磷脂则除了含有甘油和脂肪酸外,还含有磷酸基团和其他亲水性头部基团(如胆碱、丝氨酸等),它们构成了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因此,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

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都含有肽键
B.酶既能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C.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D.同一个体各种细胞中的酶种类相同
答案:B
解析: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由于RNA中不含肽键(肽键是蛋白质中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因此并非所有酶都含有肽键,A错误;
B:酶作为生物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进程。

同时,酶作为有机物,也可以作为底物参与其他化学反应,如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的分解,但蛋白酶本身也可以被其他酶催化分解,B正确;
C:酶不能提供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而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进行,C错误;
D: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的酶种类并不完全相同,这与细胞的功能和代谢途径有关。

例如,唾液腺细胞中含有唾液淀粉酶,用于分解淀粉,而肝细胞中则不含此酶,D错误。

4、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存在细胞周期
B.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期通常长于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是指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
D.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答案:D
解析:
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因此,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存在细胞周期,如体细胞,而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则不再进行细胞分裂,因此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
B: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远大于分裂期,这是因为分裂间期需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B错误;
C: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而不是指上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C错误;
D:由于分裂间期需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等复杂的生理过程,因此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D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第一题
题目: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选取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两种植物叶片,分别在不同浓度的CO₂环境中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CO₂浓度(μmol/mol)0100200300400500
A植物光合速率-4111212937
(μmol/m²·s)
B植物光合速率-10-22122232
(μmol/m²·s)
(注:光合速率以CO₂吸收量表示,呼吸速率以CO₂释放量表示)
1.分析表格数据,说明光照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CO₂浓度的关系。

2.当CO₂浓度为400μmol/mol时,A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CO₂浓度增加而明
显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3.当外界CO₂浓度为0时,A、B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分别是多少?并简要解释。

答案与解析:
1.分析表格数据,说明光照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CO₂浓度的关
系。

光照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均随CO₂浓度的增加而加快。

这表明CO₂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其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CO₂浓度的增加,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均呈上升趋势,但A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始终高于B植物,说明A植物对CO₂的利用效率更高或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

2.当CO₂浓度为400μmol/mol时,A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CO₂浓度增加而明
显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当CO₂浓度为400μmol/mol时,A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CO₂浓度增加而明显加快,这可能是因为此时A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达到了该环境条件下的最大速率(光饱和点),即光合速率受其他因素(如光照强度、温度、酶活性等)的限制,而不再仅仅受CO₂浓度的影响。

此外,也有可能是暗反应中酶的活性或数量已经接近饱和,无法再进一步加快对CO₂的固定和还原速率。

3.当外界CO₂浓度为0时,A、B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分别是多少?并简要解释。

当外界CO₂浓度为0时,A、B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分别通过表格中的负值来表示,即A植物为-4μmol/m²·s,B植物为-10μmol/m²·s。

这些负值实际上表示的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释放的CO₂量,由于此时光合作用几乎不进行(或非常微弱),因此这些释放的CO₂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因此,这些负值的绝对值即代表了植物在该条件下的呼吸速率。

A植物的呼吸速率低于B植物,说明在相同条件下A植物的呼吸作用相对较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