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执业规章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机构执业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医疗信息。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改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接受患者的投诉并及时解决。
对于需要赔偿的情况,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履行赔偿责任。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符合相应资格要求的医务人员,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医疗服务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科学、规范、及时的医疗服务。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病历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效果,确保医疗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技术水平。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患者的意愿和能力,提供必要的卫生教育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自我保健和疾病防控。
第三章医疗行为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依法执业,不得从事禁止的医疗活动,确保医疗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不得擅自干涉患者的医疗选择和决策。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防止过度治疗和浪费。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保护医疗机密,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疗记录。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提前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质量管理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质量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事故,保障患者的权益。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五章行为规范
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不得从事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履行职业责任,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患者的利益。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应当接受监督和检查,依法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八条监督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职责,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七章处罚措施
第二十九条对于违反本规章的医疗机构,监督部门可以依法对其进行警告、罚款、责令停业、吊销执照等处罚。
第三十条对于违反本规章的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包括批评教育、降职调岗、停职查办等措施。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规章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修改,应当经过合法程序。
第三十二条对于新增的医疗机构,应当依照本规章规定的要求履行执业手续和管理要求。
第三十三条没有专业资格的个人不得冒充医务人员或者从事医疗服务,违法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以上为医疗机构执业规章制度的内容,希望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严格遵守,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