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C模式下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
计探讨
摘要:总承包模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国际工程建设销售市场上
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完善。
在现阶段,它已成为组织和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的国际方式。
自1982年以来,它在中国逐渐得到证实,并有30多年的长期发展趋势。
总
承包模式在工程建设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工程项目审计是建设单位内部结
构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事后审计为主导的传统项目审计方法已不能满足建设
单位对项目建设管理方法的需求,尤其是大中型项目建设新项目。
根据事先的审
计干预,对基本建设全过程中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有
效性和效率进行独立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推动公司查处和弥
补不足,充分发挥审计在操纵项目投资、规避风险、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期、
保质保量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推动公司内部结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EPC模式;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1EPC项目概述特点
(1)EPC建设项目具有较强的整体合理性。
该方法从可靠性设计、加强管理、改进施工等多个角度考虑,以促进各阶段之间的巧妙结合,使设计方案和施工能
够充分发挥功效和优势,从而完成项目的综合监理,从而更好地操纵施工成本和
进度,减少项目中的隐患。
(2)此类项目的业主简化了管理职责。
在本项目中,承包商应负责设计方案、采购或施工;承包商负责从供货设置到运营准备、竣工
和工作移交的设计方案和施工。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业主的监督管理作用至
关重要,因此,业主应确立自己的要求,坚持宏观调控和外部经济调控的核心理念,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
(3)所有者的控制是有限的。
EPC模式不同于旧
模式。
合同签订后,角色会在不同时期引起职责的变化。
总承包商一般处于积极
影响中,因此主导权相对较大,业主的权力受合同控制和限制,各种工作责任必
须按合同履行。
(4)在此类项目的实施中,EPC施工总承包商处于核心地位。
它
承担采购、设计方案和施工的每个阶段,起着关键的管理作用,还可以为每个承
包商进行指导和生产调度,以确保其履行自己的职责。
然而,EPC模式对合同管
理水平有很高的标准。
总承包商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方法,而且业主也要对此
类项目有深刻的了解,并落实自己的监督管理方法,以确保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2对EPC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总体思路
2.1组建强有力的审计工作组,为全过程跟踪审计做好组织保障
审计应依靠机构的授权进行审计,并配合结构的内部结构管理。
采用EPC施
工总承包模式的工程建设一般是重点工程,属于国有企业“三重一大”管理范围,监督力度特别强。
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符合公司发展前景和共同利益。
例如,某
石化集团审计的“十四五”规划明确规定了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审计和监督。
与此同时,近两年来,国有企业逐步成立了党委审计联合会或党委审计领导小组,审计监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动。
依托上述资源优势,本次审计监督的关
键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团队,包括审计、会计、法律法规、项目管理、造价咨询公司等外部环境专业技术人员。
2.2完善管理体系,实施全过程管理
在EPC项目后续审计中,为了操纵审计风险,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实施
全过程管理模式。
项目业主应尽快进行设计规划,与承包商进行深入讨论,并做
出详细承诺。
重点是讨论后续审计衔接的期限、方法等具体内容,制定详细的后
续审计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列出详细的进度计划,并对审计衔接点进行总体规划,为后续审计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完
善相应的制度和规范,明确审计岗位的实际职责,充分发挥价值创造的作用。
对
于后续审计,最基本的是监督和调查的责任。
审计工作应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
入手,建立审计程序流程和合同文本,确保审计工作的自觉性。
同时,完善增值
管理建议和服务内容。
在管理方法阶段,落实审计工作,全面审批审计网络资源,转移审计重点,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社区业主的权威和效能,避免足
球越位、过度干扰等个人行为。
2.3坚持依法依纪依规开展审计工作,全面防范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风险
在EPC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全过程跟踪审计涉及面广。
现场审计要严格遵守
审计“四不放过”的工作标准和“八不放过”的工作作风和纪律,认真执行内部
结构审计工作规章制度和程序,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文明行为审计,廉洁自律审计,按照政策及时满足人、事、重点,法规、规章、规定看到不良影响和危害,
实事求是地判断定性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明确提出意见和
建议,督促逐一整改落实,努力防范潜在的审计风险。
2.4做好前期准备,实施全方位跟踪
为确保后续审计的实施,有效控制风险,必须做好前期准备。
我们不仅要严
格核实地方财政收支水平,还要关心财务审计事项的落实和控制,从而在业主和
社区承包商之间建立起权威关系。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我们应该选择统一的管
理模式,充分发挥承包商的有效性,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选
择全方位的跟踪管理模式,把握每个阶段的实施情况,分析具体基建中的常见风险,分析风险的根本原因,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纠错成本,尤其是在加强
项目签证工程变更管理方法方面。
此外,要加强双方协调,全面落实落实“五方
签证办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签证办理符合要求,确保信息的清晰准确,防
止出现问题。
在跟踪审计工作落实情况时,要始终坚持公平合理的标准,广泛征
求监事、审计公司和技术专业单位的意见,大力开展工作会议,和谐解决纠纷和
矛盾。
2.5建立健全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为全过程跟踪审计顺利开展提供较好环
境
EPC施工总承包模式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项目建设各项
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项目经济价值的提高。
毫无疑问,追求完美也是所有
参与者的共同目标。
为了减少工作中的障碍,我们必须提前与外部环境进行充分
沟通,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范围、步骤、规范和标准纳入合同规定和工作规范中,并制定一个顺畅、高效、和谐的工作计划,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是建
立审计团队、承包商和总承包商三方合作机制,确立现场审计中必须多方协调的
事项;二是建立内部沟通和报告制度,将审计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和经济责任审计
情况立即上报公司审计联合会,并将系统流程层面的相关信息立即推送至相关业
务主管部门进行科学研究和处理。
2.6重视资金使用,实施全角度控制
在建设项目中,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
它是否直接关系到成
本预算控制目标的完成,是后续审计工作的根本和具体内容。
因此,应从多个角
度严格控制资产的使用,以确保控制的有效性。
3结论
总的来说,就EPC项目的基本建设而言,它在后续审计工作中起着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危害,在后续审计工作中往往存在许多隐患。
对于此类隐患,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具体的后续审计中,要完善制度管理,及早做好
准备,高度重视资金的使用,进而完善全过程、多方位、全方位的预防和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许丽兰.EPC模式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实践和探索[J].建
筑,2021(07):69-71.
[2]朱国平.EPC模式政府投资工程跟踪审计[J].居舍,2021(07):147-148.
[3]邹媚.基于内控视角的EPC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J].企业改革与
管理,2020(12):135-136.
[4]龚匡盛.EPC模式下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方法[J].居
舍,20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