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入门基础形体点、线、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描入门基础形体点、线、面
1、形体的点、线、面
我们所描绘的物体都是立体的,而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球形、柱体与椎体。

素描写生可从这四类形体出发,去研究主体构成的基本因素与形体塑造的关系.

点表示位置,是形体塑造的标记,对于造型有着特定的数量意义。

先看位置点,找出它的基点与顶点、右点、左点、近点和远点,这些点规定着物体的整体范围和个面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

再看转折点,这些点如同交通枢纽,联系着形体中的线与面。

线
线由点的定向运动产生。

线条是点运动的延续,连接起点和终点的是线,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无数的线组合而成。

线是形体塑造的中坚,线有着无穷的魅力。

辅助线
是指在形体塑造的过程中所借助的假设线。

这些线,有助于我们把握形体的动势和形体的整体特征,有利于我们表现形体时能做到从整体到局部有序的进行。

轮廓线
轮廓线反映的是形体转折部分。

在绘画过程中,轮廓线的表现要求由直线到曲线,有外轮廓到内轮廓,从而形成物体的立体框架。


无数点的组合或无数线排列后的效果,在视觉上形成了面,而面运动产生了体。

在造型过程中,面可分为两类,即直面与曲面。

直面
立方体在画面上一般是以正面、侧面、顶(底)三个面呈现。

曲面
球体借助于光线,在画面上一般是以亮面、暗面、明暗交界线(面)、反光面和投影组合而成。

任何一种复杂的形体,都可以由立方体、球体体面关系去理解和分析。

2、比例与分割
比例是指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的大小、长短、高低、多少、窄宽、厚薄、面积风诸方面的比较。

不同的比例关系形成不同的美感,观察与表现比例关系有个较好的方法,如先抓住相比关系因素的两极,再确定中间部分,依次分割下去,就可以确定出任何复杂的比例关系
3、特征与基本形
物体的形体特征,是指物象都有自己的特征,使之相互之间得到区别。

我们要对形状进行概括与归纳,形成了一个基本形的概念,如圆形:人脸、苹果、罐子、太阳;方形:课桌、书籍、电视机、房子等,因此可以这样说,抓住了基本形就基本抓住了形体的主要特征。

从形体总体出发,对物体的原形进行简化,省去烦琐的细枝末节,以形成简单的几何形状。

首先是抓住它的平面形,是方、是圆还是角;再看它的体积特征,属于立方体、球体还是柱体。

在具体作画时,先目测高度,再目测宽度,最后作上、下的宽窄比较,就能把握住形体的基本特征。

4、转折与轮廓
当构成物体的面发生方向上的变化,形体的面就出现了转折。

方形物体转折明显,称为折,圆形物体转折缓慢,称为转。

一般的物体的边缘可以看作是转折,立方体外缘内的棱为转折,叫内轮廓。

球体内侧的明暗交界可视为转折,也属于内轮廓。

在造型过程中,当我们以线去体现形体的转折处,即为轮廓线。

根据形体转折内外的部位,轮廓线可分为外轮廓线和内轮廓线。

在作画起稿过程中,应集中表现物体的轮廓,抓住轮廓的方法可采取由外到里
的方法。

5素描绘画中线条的情感语言
线条是素描绘画中最基础的艺术语言,它的表现形式是丰富的,如直线的简洁、曲线的优美、长线条给人无限运动的联想、短线条给人以干脆利索的感觉。

巧妙地利用线条自身的语言,在画面中有机组合,便会营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气氛。

下面让大家感受一下几种常见线条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曲线
幅度大的曲线组合看起来像起伏不定的心电图。

水平线
水平线给人以安定、平静、稳重的感觉。

锯齿线
锯齿线看起来硬挺、尖锐,给人紧张、惊险的感觉。

垂直的短线
垂直的短线看起来像是刷子刷出来的一样。

半圆形括号线
半圆形括号的组合给人以缓和、重复、流畅的感觉。

波浪线
整齐的波浪线像是用铁锹一点一点刨出来的。

点排列成的虚线
由点排列成的虚线像是用针一点一点扎出来的。

线条变化所代表的情感语言无处不在,你随便画的画就能看出你的情绪。

刚开始学习画画时,可能更想去通过画画去表达情感,其实这是更应该理性战胜感性,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绘画基础知识,掌握基础后可以在绘画中增加自己的情感表达。

6 素描排线直线的画法教程虚实变化
本章的一开篇我们就讲到,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无数线条巧妙结合而成的。

线条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直线、曲线、螺旋线、粗线、细线、光滑线、毛糙线、深线、浅线、长线、短线、断断续续的线、连点线、横线、竖线,等等。

在画素描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线条。

本节将介绍几种常见线条的绘制技巧。

素描中直线的画法
直线中最基本的就是垂直线和水平线。

当你第一次练习画直线的时候,应控制好手腕的平稳度。

利用笔的侧锋、平锋或中锋都可以画出均匀等距的直线、斜线、横线、长线、短线、粗线、细线、上轻下重的直线、上重下轻的直线。

先轻后重的线
直线中的长线和短线
绘制长线条时,笔和纸的角度呈30°左右最好。

把胳膊尽量伸直,以肩关节为圆心,手臂为半径;笔入纸时,先虚后实,反复练习,直到画出理想的长线条。

短线条常用于表现物体的明暗虚实及背景。

绘制短线条时,笔和纸的夹角以45°最好;大拇指按笔,食指和中指托住笔,无名指和小指辅助中指。

先虚后实,行笔迅速,线条的间距和粗细要均匀,长短要一致。

与水平线和垂直线相比,画斜线的难度较大。

在绘制时可以先画两个尺寸相同的正三角形。

虽然画线的原则是从上到下,但如果在桌子上作画,也可以从下向上画。

绘制时,短线用好了可以表现节奏感,用不好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不同压力下的直线排列轻重虚实变化
通过变换用笔的笔触,适当地变换笔尖的压力,可以画出深浅不一的线条。

在素描中,常通过线条的虚实来体现物象的空间感和体积感。

铅笔由轻到重
在排线的时候,要求用力均匀。

线条应避免两端深、中间浅。

线条与线条之间应交错排列,切忌相互垂直。

6素描排线技巧:线条的二维空间关系多个点连在一起成一条线,而多条线稠密无间距地排在一起就会形成面,点、线、面构成了物体的空间关系。

素描排线技巧:线条的二维空间关系
二维空间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面”,素描绘画中常用的“块面感”即是由各种线条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面,最常见的有轮廓线(用于表现物体的基本外形)和交叉线(用于表现物体的质感)。

一、轮廓线的虚实变化形成的面
在素描绘画中通常会先绘制出二维的面,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三维的空间,确定轮廓线(即大致的外形)是第一步。

素描绘画中的轮廓线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就是物体的外边缘线。

我们在绘画中会进行一些艺术处理,比如笔断意连、首尾呼应、粗细对比、深浅对比等。

线的虚实变化技巧经常用到的地方是:素描物体的内外轮廓线的处理、速写、白描。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轮廓线切忌严丝合缝地首尾相连;
2.切忌线条没有变化。

二、交叉线形成面,体现形体变化、明暗变化。

轮廓线用于确定物体的基本外形,而交叉的线便是形成各种块面的最有效的方法,各个面的转折和过渡便形成了三维空间。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切忌垂直交叉的线条;
2.切忌在同一经度或纬度上多次排线。

素描轮廓线是什么?如何画好轮廓线?
很多刚入画画的爱好者,在练习素描的时候很是烦恼,因为素描涉及到结构、光影、透视、细节等等,需要非常扎实的基本功,有很多人觉得很难就想放弃,其实画画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不能太急于求成,要慢慢的坚持,掌握一定的技巧,相信你也可以画出很优秀的作品,今天小编主要讲的是素描轮廓线,它在我们练习素描的过程中可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们就赶紧来了解下素描轮廓线是什么,如何画好轮廓线?
什么是素描轮廓线?
素描轮廓线是指物体外部和内部形状对线条,也只物体对形,没有轮廓线就没有“形”,内轮廓也指结构线,首先要用轮廓线确定对象的基本形和形的特征。

如何画好素描轮廓线呢?
艺飞万家小编指出,轮廓包括外轮廓和内轮廓,二者是互为依存的,外轮廓画错了,内轮廓必然跟着错,当然,内轮廓错了也会影响外轮廓的准确,故必须两者结合起来去观察并结合起来画才对,存在的问题是容易把二者分开来观察,分开来画,分开来检查,要知道轮廓绝非指简单的物体的外框,要内外兼顾方可画准。

卫天霖老师在素描教学中,第一句话就是:“那轮廓是一点点也不许错!”轮廓画不准根本不允许往下进行。

轮廓就是形,画素描第一步形画对了下面进行起来才会顺利,形画对不准确了越画越不舒服,素描暗部轮廓线可以简单的处理,亮面的则详细的画画。

一幅素描作业的骨架就是形,由于形体有透视变化,特别是外轮廓线,宽出一分就等于宽出几寸,因为边缘在立体形中,同等宽的面在转向后方去的时候,其面的长短是越转越窄,直到消失。

再者,外轮廓和内轮廓的基本比例、位置如不正确,那么包含其中的一切细节的形都会跟着一起错,一步走错会步步走错,故轮廓的确定须严而又严,慎之又慎,严和慎不是要你谨小慎微、缩手缩脚,而是要求胆大心细,也只有大胆谨慎的落笔之后,方可知所画的正与误,要敢于肯定又要在出现错误时敢于否定、敢于去改正,要画准轮廓无疑还要对物象有正确理解和正确的观察,除此不会画出准确的“形”。

轮廓阶段也是一种不可少的对观察力的专业训练,不认真观察对象,不认真研究对象,不能在反复修正过程中提高识别能力,就不会训练出敏锐的眼力和对简单形的复杂性的理解,许多人在轮廓阶段往往不认真,不能自觉地严格要求,画什么都似是而非“差不多”,这是很危险的倾向。

艺飞万家温馨小贴士:我们在画的时候要进入忘我的境界,不能急于求成,哪怕一天只画一幅画,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的状态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经常临摹名家的素描作品,多看《绘画透视知识》、《怎样画素描》等一类书籍,只有刻苦、不断地潜心专研绘画技巧,才能成功。

7 素描排线技巧:线条的三维空间关系体积的塑造
素描画的最终目的是描绘出物体的三维立体的空间效果,贯穿这一过程的始终是线条。

线条是一幅作品的“骨”,光影则是“肉”。

三维空间的形成是通过线条的排列形成不同空间方向上的面,面与面的衔接和转折就形成了空间。

这种空间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即便再立体的画面,你用手摸上去终归还是一张光滑的画纸。

要想很好地表现这种空间效果,线条的排列方向对于形体的塑造有强的帮助。

8 素描打形技巧素描打型方法基础教程
画素描最开始就是练习打形,怎么打好形,有什么方法技巧呢?
1.先从大形入手,例如先观察对象是长的圆的还是方形。

然后在纸上定出四个点,即:高点、底点、左右两个点,然后再画出中线,方便比较。

例如我们直接画一个圆可能不容易画准,但是先画一个正方形,然后把四个角切掉,然后在把八个角切掉,如此反复最终就会得到一个很标准的圆了。

2.学习透视和比例关系,依据这个理论去指导打形。

3.放长线,反复的画,目的就是多比较这条线的方向角度和经过这条线的其它点,通过横行和纵向的多比较最终才能画准。

4.概括形体,先方后圆。

如果描绘对象偏圆就先直接用一个圆来概括,整体偏方就直接概括成一个方形。

5.画组合静物或头像时同样要从整体可概括的角度观察入手。

6实在比不出来可以借助工具。

把铅笔竖起来拿,胳膊伸直,举到与视觉中心与物体中间进行比较。

7.排除光影关系,多注重对象生理结构、物理结构。

9什么是透视?一点两点三点透视教程
一、透视简介:
有刚学习素描的同学不容易搞明白透视是怎么回事,觉得似懂非懂。

其实透视很简单,它就是一个观察形的概念,辅助你把形画的更像。

记住透视的几个重点:
1.近大远小。

两个体积相同的物体一个在你眼前一个在50米外,是不是近处的看上去大呢?
2.近宽远窄。

例如下图的立方体透视图近处的那个边就比远处的边宽。

还有你站在铁路中间往远处看是不是铁路会越来越窄。

3.近实远虚。

距离你近的物体相信你会看到更清晰,远处的就比较模糊。

下面是一些透视图
二、透视的分类:
透视共分为: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1、一点透视教程:
简介:最常用到的就是一点透视,因为一点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灭点)所以也叫:平行透视。

原理:根据消失点的不同位置,能观察到的面也不同。

当消失点在物体外侧时,可看到2个面,在物体上方时能看到3个面,在物体内侧时只能看到一个,如果物体正面是空的,则看到的是物体的内部结构。

特点:不论画什么物体都可以归纳、概括在一个立方体或者多个立方体中,只要有一个面是与画面平行的,就可以利用一点透视(平行透视)来作画。

一点透视合适画小的物体,透视变化不大,但是画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来。

名词解释:
视平线:平视时与你眼睛水平的那条假想的线。

视点:视平线的中心点,也是你眼睛中心的位置。

灭点:将物体的边无限延长时最后消失的点。

一点透视画法视频展示:纯干货版,让零基础也能瞬间打通一点透视的任督二脉!看完这个视频你就能画对透视!视频中借用尺子等工具来画是为了画的更准确,大家在理解、练习透视的时候也可以这样画,但是在正式作画中放弃尺子,锻炼自己的手上功夫。

2、两点透视教程:
简介:有两个消失点(灭点),所以也叫: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图解:
特点:物体有一组垂直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线均与画面成一定角度,而每组有一个消失点,共有两个消失点,称为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图画面效果比较自由、活泼,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空间,可以反映建筑物的正侧两面,容易表现出体积感。

另外,两点透视加上较强的明暗对比,物体体感会更强。

3、三点透视画法视频展示:用三点透视的原理来展现一个石膏长方体在素描中的透视关系,在实际静物写生中因为物体较小,不会有这么强烈的近宽远窄的透视关系,所以视频教程中是夸张的画法,是为了更加容易看明白:
了这么多的透视是不是不有点晕?下面一张图让你看懂一点两点三点透视的区别:
总结:
一点透视是最简单的、最常用的,画的物体会有较好的体积感、空间感。

两点透视会让物体的体感增强,三点透视会让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达到最好的效果,从而在二维的纸上画出三维的物体。

写生或者画照片的时候物体的透视感并不明显,尤其是小幅的静物,这时候就需要主观的画出透视效果,这样画出的物体才更有立体感。

透视并不难,掌握了规律会让你在以后的素描绘画中更得心应手。

四、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透视,在下面整理了圆的透视教程
有时候画出带圆边的静物是总会觉得怪怪的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通过下面圆柱体的透视图帮助你弄明白正确画出圆柱体的透视关系,掌握透视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