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吴中四杰分别是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分别是谁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简介:
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的并称。

因四人都是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全以文名著称于世,故称"吴中四杰"。

四人由元入明,诗多怀旧、题咏之作,抒发故国之思和生民之痛。

高启:
高启(1336-1373)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汉族,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唐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友"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杨基:
杨基(1326~?) 元末明初诗人。

字孟载,号眉庵。

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生长于吴中(今江苏苏州),明初十才子之一。

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

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

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

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

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诗倍加称赏,于是扬名吴中,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张羽:
张羽(1323-1385),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元末明初浔阳(今江西九江)人,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

官至太常丞,工诗善画,山水宗法米氏父子。

早年随父宦江浙,后与徐贲约定侨居吴兴,为安定书院山长,再
徙于吴中(今江苏苏州)。

洪武初年入京,得不到朱元璋喜好,洪武四年又至京师,为太常丞,洪武十八年(1385年)流放岭南,未半道召还,投龙江而死(注:不是跳江自杀,而是绑起来被扔到长江里淹死)。

张羽好著述,文辞典雅,诗深思冶炼,朴实含华,隶书取法唐人韩择木。

著有《静居集》四卷。

徐贲:
徐贲(1335-1380)明初画家、诗人。

字幼文,祖籍巴蜀(今四川),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号北郭生。

张士诚抗元,招为僚属,贲与张羽避居湖州蜀山(今浙江吴兴)。

洪武七年(1374),被荐入朝,洪武九年春,奉使晋、冀,授给事中。

历任御史、刑部主事、广西参议,官至河南左布政使。

洪武十一年(1393年)大军征洮、岷,以军队过境、犒劳失时,下狱。

洪武十三年,以"犒师不周"处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