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秋:我的生命我做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荣秋:我的生命我做主
文/安琪摄影/柳宗游
癌症是不是医学无法攻克的绝症?它能否靠人体的自愈能力修复?华中科技大学的陈荣秋教授,年近七旬,用他自己的切身经历,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他从检出癌症时对医院的绝对信任,到对化、放疗等治疗手段的怀疑,再到后来自己决定终止化疗、放疗,到最后的彻底康复,用一个奇迹完成了对淋巴癌的超越。
陈荣秋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
突如其来的淋巴癌
2021年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一年一度的体检中,医生发现陈荣秋的脖子比较粗,很仔细地摸了摸,说淋巴或者甲状腺可能有问题。
陈荣秋当时不以为然,心想:“我的脖子一向比较粗!会有什么问题?”医生开了检查单,要他立即去做彩超检查。
在陆军总医院做了同位素检查,得出的结果是“甲状腺癌”。
这个结果完全出乎陈荣秋的意料!他觉得自己身体一向很好,怎么可能得癌呢7随后他到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做进一步诊断,做了颈部磁共振、肝胆B超、腹部透视、甲状腺磁共振等项检查,同陆军总医院的检查结果一致。
12月1日,陈荣秋做了手术,将颈部右边甲状腺、左锁骨淋巴结和中央组淋巴结全部切除,并将组织冰冻切片送检。
手术进行了三个半小时,采取”全麻”。
最后的确诊结果为“霍氏淋巴瘤三期”。
淋巴属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它能防止外界的细菌感染且能回收体内的垃圾与毒素,并把它们排出体外,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道屏障。
淋巴瘤的可怕,在于淋巴组织遍布全身,不像其他的恶性肿瘤可以切除,因而对淋巴瘤的治疗主要依靠化疗。
陈荣秋的病已是“三期”,三期意味着淋巴瘤已发展到了腹股沟。
确诊后,在哪个科室治疗成了一道难题:肿瘤科医生说他们治疗癌症最专业,治疗肿瘤的技术水平高,治疗过的肿瘤病人多,经验丰富;内科医生讲,年龄大的人在化疗过程中容易导致肝、肾、心脏等脏器的损害,他们会全面考虑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综合治疗;外科医生认为,他们不仅能做手术,化疗也能做,而且刚在外科做完手术,都不用换病房折腾。
经过综合考虑,陈荣秋决定还是在内科做化疗。
事后他感觉,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每次化疗后都用些保肝、肾的药物,使身体维持在比较好的状态,免疫力得到保护,体重也没有减轻太多。
之后在长达五个半月的时间内,陈荣秋一共进行了12次化疗。
这期间他经历了白细胞减少、掉头发、高烧、带状疱疹,甚至脑萎缩的轮番折磨,终于坚持完成了12次的化疗任务。
2021年6月5日,陈荣秋听到电视中传来央视主播罗京因淋巴瘤去世的消息,感到非常震惊。
6月26日,陈荣秋的检查结果表明:纵隔内气管右前、气管前腔静脉后及右肺门的淋巴结增大了!这大大打击了他的信心,开始破除对化疗的迷信,怀疑连续做化疗的效果。
在会诊时,专家一致认为,要立即开始对胸部做放疗,把残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