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扎根云南,稳步向前”——鸿翔一心堂
阮鸿献简介
阮鸿献,汉族,云南红河州弥勒人,1966年6月出生,早年从事中药材经营,并于2001年1月创立鸿翔一心堂药店。

现任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董事长、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云南省委、副主委、云南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副会长,曾先后荣获“中国优秀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云南十大滇商领袖”、“云南最具影响力企业家”等荣誉。

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踏踏实实经营
“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踏踏实实经营”,问及一心堂的成功经验,创始人阮鸿献如是回答记者。

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阮鸿献是如何一步步打造出了现在的一心堂:
1972年,14岁的阮鸿献依靠贩卖金银花入行起家。

1986年,20岁的阮鸿献在开远市登记成立了“鸿翔药材经营部”。

1991年,25岁的阮鸿献来到昆明打拼,在菊花村成立了中药材经营部。

1993年,27岁的阮鸿献创办了鸿翔中草药有限公司。

1996年,30岁的阮鸿献开办了鸿翔中药饮片厂。

1997年,31岁的阮鸿献收购华龙商社,开设了第一家药店——“鸿翔中西大药房”,正式进入中西成药销售行业。

2001年1月,35岁的阮鸿献将旗下的18家连锁药店统一更名为“一心堂”,一心堂药店正式诞生。

时至今日,经过近40年的默默耕耘,阮鸿献所创办的一心堂药业集团已在全国6个省市、云南129个县市区布局了2200余家连锁药店。

现已成为一家拥有2200家直营连锁药店、14000多名员工、年销售额突破30亿的大型直营连锁企业。

其网点遍布滇、黔、桂、川、渝、晋6省市,门店数和销售额连续6年跻身中国药店10强,2012年更是雄踞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榜和中国连锁药店直营力百强榜第二名,并于当年成功上市,成为全国首家大型连锁药店上市企业,填补了国内资本市场行业空白,成为云南名副其实的连锁企业第一强!
“一心做事”谋发展,“以心换心”铸信誉
“一心做事,以心换心”是鸿翔一心堂的核心企业文化,在“心”的文化指引下,一心堂的每一个人都把认真、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当做自己的使命,并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做企业和做人一样,没有成功秘诀可言,唯有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才能慢慢成长壮大。

市场环境是千变万化的,让企业陷入困境的因素随时存在,在发展过程中,更是会有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所以说我们必须不断的去提升和完善企业各方面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国际性的企业。

”阮鸿翔和记者说道,“就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一心堂未来还是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的。

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现在的市场环境很好,加上我们在这个行业多年的市场经验积累,相信一心堂的未来会更好。

扎根云南、深耕细作;步步为营、稳步向前,这是我们的发展策略。


“做专、做精、做强、做大”是一心堂的经营理念。

在企业发展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实力雄厚的一心堂并没有选择多元化经营的道路,因为这种经营模式会分散企业的精力,难以做出品牌效应;也没有选择“遍地开花”的加盟连锁扩张模式,因为这与一心堂的经营理念不一致。

而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直营连锁药店的经营上——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深度挖掘云南本土市场将是一心堂近几年工作的重点内容。

目前一心堂在云南已经开设了1700多家店,计划是未来三到五年内在云南开到3000家店,使一心堂的网点能够覆盖到云南绝大多数城镇。

此外,不管是对企业内部员工还是消费者,一心堂都是以“以心换心”的态度去认真对待。

“我们公司员工工资每个月都在3000元左右(基层一线员工),而且从不拖欠工资,遇上节假日还会提前发放。

五险一金啊什么的就不用说了,每个正式员工都有,还经常组织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员工集体学习,这个对我们很有用的,听说我们公司每年光员工的培训费用都是几百万;公司还给(组织)我们集体买房,这样可以给我们省不少钱呢!另外对我们的家庭也很照顾,遇上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公司都会派人出面帮忙,孩子读大学,公司也会给我们分担孩子部分学费,这些可不是每个公司都做得到的。

”谈到公司,一心堂昆明三市街店员工孙玉祥、王海江一脸骄傲。

“另外我们一心堂的氛围很好,我在这个公司整整十年了,对这个比较了
解,”已经62岁的三市街店店长韩大妈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的那些领导,你比如说阮总、赵总都是特别正直的人,这个我是知道的,在管理上不搞歪门邪道,能够保证每个员工都有一个平等的成长平台,这是很难得的,我今年60多岁了,说实话,这样的公司不多见。

领导这样待员工,员工在工作上怎么会不认真、努力呢!”
对待员工如此,对待消费者更是如此,“让顾客满意”是每一位一心堂员工的座右铭。

一心堂坚信守住药品质量就是守住民众的生命与健康,因为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早在2003年5月,鸿翔一心堂就全面通过了国家GSP认证,成为省内首家通过此项认证的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并于2008年通过了批发、零售GSP 复检认证。

五级质量管理体系贯穿进货、库养、出库、销售等一切经营管理及业务流程的工作环节,严把药品质量安全关,每年坚持大批量药品主动自费送检,将各种假药、劣药、虚夸广告药拒之门外。

此外,一心堂还特别注重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热衷于公益事业。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鸿翔一心堂在公益事业方面的累计支出已经超过了两千万元。

除了救灾、扶贫、捐建学校等一般性公益捐助,从2004年起,一心堂积极响应国家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农村两网工程建设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号召,每年拨出专款150万元用于此项工程,给云南省边远山区民众义务开展健康知识普及,为弱势民众提供免费义诊。

可以说,一心堂正是凭借着这种“一心做事、做精、做专”的精神和“以心换心”的真诚态度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向信息化管理要效益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一心堂的管理层发现公司原有管理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下的发展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2007年9月,鸿翔一心堂与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公司正式签约,鸿翔集团斥5000万巨资引进了SAP零售行业解决方案,这是一套80%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在运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这一项目的启动使鸿翔一心堂成为中国第一家实施国际顶级ERP套装系统的医药连锁企业。

并于2008年8月启用HR (人力资源管理)、BW(商业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力争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人力、物流、资金流分析的集成统一和企业前端客户关系链、后端
商业智能、人事管理与企业自身的高度集成;并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使公司高层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并迅速做出反应。

另外,SAP项目帮助鸿翔一心堂实现了物流与价值流的集成、业务与管理的集成和经营与决策的集成,使公司达到了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增强远程掌控,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目的;并为鸿翔一心堂走出云南、从区域性的企业成长为全国名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降低医药物流成本,提高经营产品的配送效率,降低差错率,鸿翔一心堂一直致力于现代医药物流流程及相关物流技术的研究。

公司物流从2005年发展至今,已分别在云南昆明、广西南宁、四川攀枝花、贵州兴义、重庆、山西太原成立了物流配送中心并且已全部投入运营,2011年,鸿翔一心堂在呈贡新建的物流中心开始投入运用,该物流中心使用了高位货架、大型叉车、自动化传输系统、电子分拣扫描系统等大量的现代物流设备,顺利实现了信息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物流仓库控制系统、物流输送线控制系统及无线射频终端技术的无缝对接。

目前,鸿翔一心堂物流中心已经实现了进货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拣选作业管理、复核管理、集货集运管理、配送出库管理、商品养护管理、逆向物流管理、商品基本信息管理、在途管理等管理功能的高度集成,公司的日均货物处理能力从1000万元提高到了3000万元以上,差错率则从千分之三降低到万分之八左右。

为顾客分忧解难,为公司增光添彩
——访一心堂昆明三市街店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一心堂,同时也为了让读者对一心堂有一个更为生动、立体的认识;本刊记者特地走访了一心堂昆明三市街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个典故用在三市街店店长韩大妈身上再合适不过了,面对记者,已经工作了一天的韩大妈仍是精神矍铄、风采奕奕,就记者想了解的问题侃侃而谈,让人很难相信她如今已是62岁的高龄。

交谈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韩大妈是从国有企业退休后到一心堂来工作的,在一心堂已经工作了整整10年,是一心堂的老员工了。

“作为我个人而言,我很珍惜一心堂能给我这个工作机会,”韩大妈告诉记者,“从国有企业退休后我就来到了一心堂,可以说我是看着一心堂成长发展起
来的。

一心堂是一家做事很踏实、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我们现在已经是上市公司了,相信将来肯定能发展的更好。


三市街店虽然地处昆明市中心最为繁华的南屏街,然而由于店面位置比较偏,所以很难引起行人的注意。

在韩大妈担任店长之前,该店每个月的营业额也就是40多万元,2006年8月韩大妈接手后的第二个月,该店月营业额就达到了60万元,2008年1月份更是突破了100万元的业绩大关,取得了该店开店以来的最好成绩,现在该店营业额每个月都能保持在80万元左右。

以花甲高龄取得如此成绩,不能不让人佩服,其实这也正是我们选择这家店来采访的原因。

谈到基层管理成功经验,韩大妈非常谦虚:“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法子,都是按照公司要求来做的,要说好还是我们公司整个管理做的好,我们公司的管理做的非常细致,对于店面的管理,也有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你比如说我们店现在在做什么,今天卖出去哪些药品,公司领导都是马上可以在电脑上查出来的。


“我们店长太谦虚了。

”旁边的员工王海江笑着接过话头,“韩店长工作很认真,也很拼命,你比如说前段时间她带我们去杨方凹做活动,帮工地上的工人义诊,那两天昆明不是一直下雨吗,那个地方又偏远,正在拆迁,路全坏了,泥泞不堪,车子都开不过去,她带着我们挽起裤腿就趟过去了,当时鞋子都陷在泥里面拔不出来,得用手去拔。

而且那次活动也不是公司统一要求的,是我们自己主动去做的。


“是啊,别看我们店长年纪大了,做事很拼命的。

”一提起店长,员工孙海洋也按捺不住,和记者聊了起来。

“我也是这个店的老员工了,对这个情况太了解了。

以前公司的物流还不是太完善,她经常带着我们扛着药到各个车站给地州上的客户发货。

有一次北京足球队在昆明海埂基地集训,急需纱布、胶带、棉签等用品,要求送货到指定地点,当时我们店长叫上我们抬着5箱药就出发了,打车过去的,那么热的天,到那以后还楼上楼下倒腾了好几趟,客户都感动、佩服的不行,毕竟我们店长都60来岁了吗!另外我们店长还特别爱学习,平常也要求我们学习,每天早上会把我们召集起来开晨会,布置今天的任务,总结昨天的不足之处,她老人家特别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给我们上爱国主义教育课。

对待顾客更是没得说,经常会有顾客找她帮忙煎药、咨询医药方面的知识,对于这些她从来不拒绝,不管顾客是不是在我们店里买的药。


这就是一心堂的员工和基层管理者,“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总是将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或许一家店不能代表什么,但是基层员工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一些东西,却能很好的展现出公司的原始精神风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