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GMS(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儿纵向管理中的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GMS(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儿纵向管理中的效果
发布时间:2021-12-24T09:02:55.021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1期作者:陶扬[导读] 目的:针对当前分析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儿纵向管理中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

陶扬
磁县妇幼保健院河北邯郸 056500【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分析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儿纵向管理中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高危儿患者12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且随访连续18个月。

结果:参加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一共120例高危儿,其中完成扭动阶段为,正常为(28.20%),可疑与异常为(71.20%);完成不安运动阶段为,正常为(71.43%),可疑与异常为(28.57%)。

随访到9月龄其存在1例(1.12%)大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存在3(3.37%)例精细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随访到12月龄其存在0例(0.00%)大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存在2例(1.98%)精细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随访到18月龄其存在1例(0.87%)大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存在1例(0.87%)精细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

上述新生儿均经过早期训练干预与配对的护理工作后,恢复正常。

结论:高危儿患者行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可以早期发现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的问题,便于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残疾儿童数量增加。

【关键词】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纵向管理;丹佛II筛查;高危儿高危儿主要是由于在出生过程当中,低出生体质量、窒息以及早产等原因而导致新生儿的脑损伤问题[1]。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针对高危儿患者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进行后续的康复训练[2]。

现列举120例高危儿患者进行讨论。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处批准同意,收集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120例高危儿患者并将其设置为研究对象。

每位高危儿之间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流程
此次研究选择进行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以及针对性高危儿护理管理措施。

采集病史、标准化录像法、开展规范性体格检查,多位儿科医生对初次结果进行集体讨论得到最终评估结果。

1.2.2 生长发育监测
对120例高危儿患者在护理后转变为正常婴儿进行不同月龄的体检,在后续随访工作中对其进行丹佛II筛查,评估其大动作发育情况以及精细动作的发育情况。

2.结果
2.1 120例高危儿患者的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情况
分析得到,120例高危儿患者的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情况。

详见下表1:
2.2 120例高危儿患者丹佛II筛查情况
分析得到,120例高危儿患者丹佛II筛查情况的不同月份情况,具体如下:随访到9月龄共有89例正常儿,其丹佛II筛查结果为:存在1例(1.12%)大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存在3(3.37%)例精细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

随访到12月龄共有101例正常儿,其丹佛II筛查结果为:存在0例(0.00%)大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存在2例(1.98%)精细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

随访到18月龄共有115例正常儿,其丹佛II筛查结果为:存在1例(0.87%)大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存在1例(0.87%)精细动作能区异常或者可疑。

上述新生儿均经过早期训练干预与配对的护理工作后,恢复正常。

3.讨论
文章中分析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儿纵向管理效果中发现,不安运动阶段的高危儿例数明显低于扭动阶段高危儿例数,进一步分析其现象出现的原因为早产儿或者低体质量新生儿出生之后,医护人员会重点关注其住院期间的生长发育情况,在其即将出院的时候,部分高危儿已经度过了其扭动阶段的时间,所以在评估工作中存在大部分不安运动阶段的高危儿例数[3]。

经过此次研究分析后,可以得到对高危儿进行跟踪随访及神经发育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及时发现其自身潜在的神经系统存在的可疑以及异常之处,有利于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与神经训练等相关措施,进一步减轻新生儿的轻伤残程度[4]。

平东沛[5]在文献中研究得到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为有效的评估手段,可以为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进行有效指导,同本次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高危儿筛查手段积极预测新生儿精神系统发育的有效手段,其自身能够较为精准预估儿童未来的发育结局,医护人员便可以的结局未定之前及时采取早期干预训练,最大限度上保证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练芮含,张小妮,易彬.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儿中的应用概况[J].内科,2021,16(02):216-220.
[2]林春,孟兆祥,任素伟,陶月红,尹正录,朱玲玲,舒桂华,张熙斌,王继兵,李佳.全身运动评估指导下的分级早期干预对高危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02):161-165.
[3]焦云,贾清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患儿专案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4):119-121.
[4]张艳,李业平,刘苓.早期评估及干预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12):1369-1373.
[5]平东沛,徐淑玲.全身运动质量评估结合Gesell评估在64例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中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12):1398-1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