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机专业人才的现状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2016年第11期(上)
NONG YE ZONG HENG
农业纵横
培养、自我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滞步不前,导致对农机手的培训质量不高,多数农机科技人才偏中等学历教育,忽视了继续教育的非学历教育,致使农机科技人才所学新知识偏离农机专业。
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对农机新知识比较匮乏,平时大部分时间忙于日常事务,很少有时间去学习农机新知识、了解农机新信息,所以,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新动向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二)社会因素
社会对农机工作的认识、认知、认同程度不高,在人们的观念中,
知识更新要围绕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开展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再教育工作。
要主要抓好计算机应用及农机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综合型人才。
(三)搞好基地建设,发展远程再教育
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农机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经常开设短训班,邀请一些专家学者讲学,对高中级技术人才进行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培训及当前农机化急需的新技术
培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共同提高。
积极发挥农机学会的作用,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专题讨论和学术论文交流。
举办培训班,先培训师资骨干,然后再层层培训。
师资骨干要未雨绸缪,担当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对年轻的专业人才做好传、帮、带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机科技人才的技术水平。
(四)调查人才结构
调查人才资源的素质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地区分布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要向年轻人才培养方面倾斜、向农机领域的急需人才倾斜、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需求倾斜,确保人才配置在空间上、时间上的有序化、合理化。
(五)拓宽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鼓励和提倡跨世纪人才对口自学
农机科技人才的培训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不要搞“一刀切”,对学历、职称较高的人才,拓展知识面,成为复合型人才;对一般的技术人员要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培训的基础上,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根据农机技术人员的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和所从事的不同专业,提倡对口自学,各尽其用,各显其能,各施所长。
(六)政府支持,加大对农机专业人才人员再教育资金的投入
除了在事业经费中,计划出适当的比例,作为农机科技人员再教育的专项经费外,政府再支持一部分资金,以保证农机人才再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立健全科技人才继续教育考核制度和择优奖励机制,将考核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作为今后择优使用和提拔的重要依据。
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加强再教育培训,培养学科带头人,开发农机人才供需信息管理系统。
做新型职业农民的引路人,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浅析农机专业人才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