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约克大学职称评审制度介绍及启示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约克大学职称评审制度介绍及启示论文英国约克大学职称评审制度介绍及启示全文如下:
[摘要] 本文介绍了英国约克大学和武汉大学的职称评审制度,通过比较两所高校在职称评价标准、评审办法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武汉大学评审制度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办法。
[关键词] 约克大学武汉大学职称评审启示
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是高校人事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是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比较武汉大学与英国著名高校约克大学职称评审中不同的做法,找出武汉大学职称评审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办法。
一、英国约克大学职称评审制度概况
一简介
根据从事工作的不同,约克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可分为三类:教学科研并重型academic staff,科研型research staff和教学型teaching
staff。
教学科研并重型人员的晋升道路分为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和讲座教授四个档次,科研为主型人员分为六级、七级、八级和高级科研人员四个档次,教学为主型人员包括六级、七级、八级和高级教学人员。
担任所有职务的基本条件是教职人员必须拥有博士学位,且大多经历了博士后深造,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约克大学职称聘任工作每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开始,第二年夏季学期结束时公布结果,过程持续将近一年。
学校对名额不做任何限制,教师达到标准,即可通过职称评审。
对没有通过评审的教师,一般要求其不能连续申请,目的是使教师有时间改善教学科研工作。
二职称评审评价标准
针对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型和教学型三类人员的工作特征,约克大学制订了不同的职称评审标准。
本文主要研究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的评价标准。
对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学校主要从四个方面评审:科研、教学、构建研究环境上的贡献,以及公共服务。
科研标准:1.在本专业顶尖杂志公开发表经同行专家认可的高质量论文,发表高水平成果,或创作出高水平艺术作品;2.指导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数量;3.主持重要的研究项目;4.在知识转化或创新方面成就;5.获奖及在其他学术机构任职;6.在国际国内会议上做重要发言;7.在推进学科知识以外取得影响更广泛的研究贡献。
教学标准:1.本科生和研究生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2.课程编写、创新方面作出贡献;3.学生及同行的良好反馈;4.受邀担任其他教学机构的检查人;5.在发展跨学科课程方面作出贡献;6.在维持教学质量方面作出的贡献。
构建研究环境上所作贡献标准:1.领导研究团队的能力;2.持续获得外部科研基金的能力;3.拓展新研究团队和研究项目的能力;4.在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机会上作出贡献;5.在扩大科学研究影响力方面作出贡献;6.受邀担任国内或国际咨询人。
公共服务标准:1.在院系或校外研究机构中担任重要的管理职务或承担相关工作;2.在学校委员会、工作小组或其他跨专业活动中作出贡献;3.对经费、设备及教学、科研辅助人员成功管理的能力;4.领导教职员工和博士生的能力。
三参与职称评审的责任主体及其职责
参与约克大学职称评审的七个责任主体包括:申请人、院系负责人Head of Department、专家顾问组Advisory Panel、学术晋升委员会Academic Promotion Committee、同行专家Referees、学术委员会Senate,以及理事会Council。
它们的职责分别是:
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院系负责人提交职称申请所需的各项材料,并保证所有材料的真实性。
院系负责人:核实申请人材料,就申请中出现的问题咨询相关专家和同事。
在此基础上,完成针对申请人的保密报告,并将报告提交到相关专家顾问组和学术晋升委员会。
报告中需分析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能否证明其满足申请岗位的要求,同时明确申请人是否存在任何不足。
如有其他需说明的问题,也需一并在报告中列出。
专家顾问组:按学科分为艺术与人文科学类专家顾问组Arts and Humanities Advisory Panel,自然科学类专家顾问组Sciences Advisory Panel和社会科学类专家顾问组Social Sciences Advisory
Panel。
根据申请人所在学科,由相对应的专家顾问组从专业角度对申请人材料和院系负责人的报告进行评价,并将评价意见反馈学术晋升委员会。
学术晋升委员会: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院系负责人的报告以及专家顾问组意见,学术晋升委员会综合评价申请人是否完全符合晋升条件。
将那些从表面看来完全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材料prima facie case送给同行专家评议。
结合同行专家意见,委员会得出最终推荐名单,提交到学术委员会。
同行专家:在深入了解申请人工作的基础上,同行专家对申请人的学术贡献、学术研究地位作出评价,就其是否满足申请岗位要求给出意见,反馈给学术晋升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和理事会:审阅学术晋升委员会提交的推荐名单,确定最终名单,并向全校公布晋升结果。
二、武汉大学职称评审制度简介
根据申报教师工作内容的不同,武汉大学将其分为基础教学型教师,教学科研并重型
教师和科研为主型教师。
本文主要研究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
教学科研型并重教师的主要评价标准包括:1.基本条件:学历一般要求博士、外语和
任职年限要求;2.教学条件:主讲过至少1门本科生课程,申报教授要求主讲过研究生课程,并完成每学年教学工作量任务;3.科研条件:在本专业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过一定数量
的论文、出版学术专著、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申请发明专利获
授权、取得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等。
武汉大学职称评审的具体做法是:个人申报,院系对材料进行审核,召开院系教授委
员会会议进行第一轮评审。
通过评审的材料送给同行专家评议,汇总同行专家意见后,召
开学院职称聘任分委员会会议进行第二轮评审,通过第二轮评审的材料上报到学校。
学校
职能部门在对材料复核后,按照学科分类,召开各学部学术委员会会议,进行第三轮投票。
通过评议者,进入最后一轮校职称聘任委员会评审,通过者对外公示。
三、从约克大学职称评审制度看武汉大学的不足
由以上分析看出,武汉大学有比较完整的评审制度,但其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评审标准的制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归纳起来,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一重科研轻教学
武汉大学的职称评审,评价被评审人的主要标准是科研成果和教学质量,实际上主要
依据科研,即有没有发表论文和专著、有没有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有没有取得奖项、专
利和成果,而且对科研成果的级别和指标做了详细规定。
对教学工作,只有简单工作量的
要求,上几门课、完成多少学时数即可,没有体现对教学效果、教学态度、师生评教、教
学研究的要求,教师教学水平的好坏、教学能力的高低基本不影响职称评审结果。
这是一种很明显的重科研轻教学的职称评审制度,其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视。
在这种制
度导向下,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如何发表文章、拿项目、满足职称条件上。
主观条件和客观现实影响下,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不再愿意多参加教学工作,教
学热情下降,教学质量降低。
长此以往,必将影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二论文重数量轻质量
武汉大学科研评价标准的一个重要依据是论文的数量,要求申报人至少公开发表一定
数量的文章才能参加评审。
这导致部分教师撰写论文不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只是用来满
足文件要求。
实际工作中发现,在职称评审的前一年,一些教师突击发表文章,特别是会
议文章,文章数量骤增,质量则得不到保证,学术泡沫由此产生。
为把紧论文质量关,学校也规定论文发表的期刊必须是核心及以上,且至少1-2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
对期刊和论文收录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控制了论文质
量。
但是,这种要求一是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刊物数量和质量的差异,二是把三大
检索、SSCI、核心期刊目录等图书索引工具用来衡量期刊学术水平,明显是不合适的。
三重硬指标轻软指标
武汉大学职称评审中对学历、资历、外语、学时数、论文数量、项目数量、经费、获
奖等易衡量的硬指标均做了详细的规定,而对教学能力、学术影响力等比较抽象、难以量
化的软指标未做具体要求。
教师的工作水平、成就高低反映在教学、科研、学术地位等各
个方面,缺一不可。
在评审时,不应厚“硬”薄“软”,应该软硬兼顾。
四未最大限度发挥同行专家的评审作用
在约克大学,申报高级讲师需要经过三位同行专家评审,两位校外,一位校内。
申报
副教授和讲座教授需要经过五位同行专家评审,其中一位由副校长直接指定,并任命为专
家组组长,其他四位由组长指定,五位专家全部来自校外,且至少有一位来自国外大学。
同行专家意见是校学术晋升委员会确定最终推荐名单的重要依据。
武汉大学对同行专家评
议的规定是,申报教授需要经过五位同行专家评审,其中至少三位来自校外,申报副教授
不做强行规定,可以送审也可以不送。
同行专家意见是学院职称聘任分委员会的参考意见,最终学院推荐名单由分委员会成员投票决定。
武汉大学对副教授聘任不是必需同行专家评审的规定,增大了评审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失公平。
评审教授申报人材料的同行专家如果有校内专家,校内专家的评审通常会受到
工作关系、人情来往等条件制约,评审工作的公平性将受到不良影响。
四、约克大学职称评审对武汉大学的启示
一加强教学业绩评审
在制定职称评审标准时,综合考虑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比重,加强对教学成果考核,
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工作,加大在教学方面投入。
评价标准可借鉴约克大学,如通过教案、
教义、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情况来考察教学态度,通过学生及同行的教学评价等来反映教学
效果,通过教学论文发表、教材编写、课程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等来衡量教学研究能力,
通过在权威教学机构任职等来表现教学影响力。
二用科学的方法考核论文质量
考虑到不同学科间刊物质量和数量的差异,学校不再对论文数量,发表刊物和检索情
况做统一标准,而改由各院系参照学科特点,根据申报人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对论文整体
情况做鉴定。
院系可根据本学科期刊和会议排名,规定申报副高、正高的教师分别应在哪
种层次的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多少篇文章。
在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文章的作者,不论其文
章总数多少,都应重点考虑。
三处理好软、硬指标的关系
对教师成果中易量化的硬指标做定量评审,不易量化的软指标做定性评审。
如教学工
作可通过对教学工作量的定量考核和教学态度、课堂教学效果的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
综合评价。
四更大限度发挥同行专家的作用
在现有基础上,更多发挥同行专家评审作用,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增强评审
的公平性。
建议在副教授评审中增加同行专家评审环节,在教授评审中加大校外专家比例,有条件的学科鼓励邀请国外专家评审。
综上分析,约克大学职称评审有很多值得武汉大学学习的地方。
通过不断向制度先进、管理科学的海外大学取经,武汉大学职称评审制度会日趋成熟和完善。
良好的职称评审制
度能引导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促进教师成长,从而提高学校整体师资
队伍的水平,带动学校健康、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University of Promotion of Academic,Research and Teaching
Staff[EB/OL].2021-08-10[2021-07-30].
[2]王增湘.大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原因及对策[J].管理学刊,2021,235:83-85.
[3]韩明.从职称评审看高校“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高教探
索,20213:133-135.
[4]易金生.美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及启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214:323-325.
[5]杜丹.关于高校职称评审工作改进的思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21,146:159-161.
[6]邹军.高校职称评审中充分发挥同行专家鉴定导向作用的思考[J].高教论
坛,20217:101-103.
[7]何剑.高校科研工作“量化管理热”的“冷”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2:74-76.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