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冤枉的他汀——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你被冤枉了?
被夸大了的不良反应
在美国,4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4的人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能够减少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而且一些牌子的他汀类药物非常便宜。

在我国,他汀也是调节血脂的主要药品之一,在心血管、脑血管、代谢性疾病治疗方面的地位越来越高。

然而,他汀引起的不良反应,例如肌肉疼痛、关节痛、肌肉痉挛等,却让一些患者放弃服药。

不过,最近有研究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患者因为知道他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所以会夸大一些身体的感受,或者把其他因素引起的疼痛“错怪”在他汀身上。

刊登在美国《内科学年鉴》期刊的一项关于他汀的研究显示,10万名初次服用他汀的成年患者中,有17%会因为该药物的副作用而停止服用,例如感到肌肉疼痛等。

但是在一年之内,一些停止服药的人会再次尝试服用他汀,而这次其中90%的人能够持续服用。

专家认为,这个结果说明,服用他汀后出现了疑似副反应,并不一定要马上停药。

研究者之一、波士顿布利甘妇女医院的高级研究员Turchin博士解释说,一些病人出现的“副反应”根本就不是他汀造成的,例如,肌肉疼痛是他汀的副反应之一,但是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

即使有一些病人真的出现了他汀的副反应,只要降低剂量或者换一种他汀类药物,副反应就会消失或者减轻。

还有一些病人纯粹就是忍耐力太低,但有时为了药物的疗效,应该再试一试。

再给他汀一次机会
纽约雷诺克斯山医院的心脏病专家Narula医生虽然没有参与这次研究,但是也同意Turchin博士的说法,认为出现了副反应并不代表永远不能再服用他汀了。

如果患者怀疑自己出现了副反应,应该及时告诉自己的医生,而不是私自停药。

医生通常会让患者停药一两周以观察副反应会否就此消失。

医生听取病人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抱怨当然很重要,但是当停药后,患者常常拒绝重新服用药物,这是一个问题。

除了肌肉和关节的不适,他汀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恶心、腹泻和便秘。

严重的时候,他汀还可能造成肝脏损伤或者横纹肌溶解症,但这些情况都十分罕见,患者却常常将之放大。

另外,虽然有研究显示,他汀与患2型糖尿病几率的增高有关,甚至一些报道还称,患者服用后会出现记忆问题,但还不清楚这些是否真的是药物造成的。

在此次研究中,60%的患者在停止服用他汀后会重新尝试这种可调节血脂的药物。

有的患者会服用同一种他汀类药物,有的患者则会换一种他汀类药物服用。

而另外40%的患者,可能是因为自己不愿意或者医生没有再次开他汀类药物。

该服药时当服药
除了服用他汀类药物,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控制高胆固醇。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是偏高,那么调节饮食习惯、多运动、减肥就足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

但一些高胆固醇患者因为曾有过心脏问题或者同时患有糖尿病,所以患心脏病的几率很高。

医生通常会让这类患者立刻服用他汀,而非先调整生活方式。

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的Grundy博士认为,在所有声称因为服用了他汀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可能只有5%~10%的患者是真的对他汀“不耐受”。

如果这部分患者再次尝试服用他汀,减少后的剂量可能不足以有效地调节胆固醇,不过他们可以服用其他可降低胆固醇的药物。

心血管疾病已经是全球头号杀手,降低胆固醇是抵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他汀
作为降低胆固醇的好帮手,也许不该被轻易放弃。

至少,患者在怀疑自己出现了不良反应时,不应该私自停药,而应尽快告诉医生,听取医生的专业意见。

可以减轻不良反应的辅酶QH
服用他汀后出现肌肉疼痛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这可能是因为他汀会抑制辅酶Q10在体内合成,造成循环和组织中的辅酶Q10缺失,从而引发肌肉疼痛。

辅酶Q10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在人类身体细胞内参与能量制造及活化,是预防动脉硬化形成最有效的抗氧化成分。

它能激活人体细胞和细胞能量的营养,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氧化、延缓衰老和增强人体活力等功能。

因此,服用他汀的时候,补充辅酶Q10能够减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不过一些老年人对辅酶Q10的利用率不高,因为身体需要先把辅酶Q10还原为辅酶QH 才能够被利用。

以往的生产技术还无法长期维持辅酶QH的稳定性,因此很难直接补充辅酶QH。

现今,已有不少厂家能够让辅酶QH长期保存不被氧化成为辅酶Q10,大大提高了身体对其的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