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巫山县官渡中学高2020级2021年秋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命题人:黄磊、冉容审题人:谬洪亭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
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问。
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
D.“郡”“国”并行
2.秦朝在邵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
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
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
由此可见,秦朝()
A.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
B.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
D.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
3.图1
图1为唐宋时期政权结构示意图。
唐朝的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决军国大政的权力机关,必须宰相才能参加。
到宋代时,明确规定御前会议必须有皇帝参加。
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中央机构行政效率的提高
C.专制主义不断强化的趋势
D.具有近代民主政治的色彩
4.有人认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不在于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而在于其对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作用叙述,符合其观点的是()
A.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B.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C.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诗歌繁荣发展
5.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
依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6.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①封君封臣制度②庄园与农奴制度
③王权高于教权④主要封建国家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得对进口货物或出口货物征收任何税款,但为了执行该州的检查法律而有绝对的必要时,不在此限;任何州对于进出口货物所征的税,其净收益应归合众国国库使用。
”这些法律条文体现了()
A.三权分立
B.联邦体制
C.民主共和
D.国会至上
8.近代欧美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个核心是代议制民主,法国和美国都是共和制度,但法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而美国国家权力中心在总统;英国和德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英国的议会是权力中心,德国的皇帝是权力中心。
据此可知,近代欧美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
A.以防止专制统治和限制王权为目的
B.体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进步性特点
C.充分体现了主权在民观念深入人心
D.具有实质的统一性和形式上多样性
9.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
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B.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C.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
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10.王安石变法,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的赋税收入,掌握供需情况。
凡籴买、税收、上供物品,都可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对于京都库藏支存定数,以及需要供办的物品,发运使有权了解核实,使能“从便变易蓄买”,存储备用。
这一做法旨在()
A.打击商人的远程贸易行为
B.减轻农民运输负担,增加收入
C.解决南北经济不平衡问题
D.调剂物资供应关系,平抑物价
11.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许多章程,例如《各省咨议局章程》《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资政院院章》以及《钦定宪法大纲》。
这体现了()
A.中国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资产阶级开始参政议政
C.西方宪政在中国的最初试验
D.清朝统治基础大大加强
12.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效仿湖北,公推本省都督,建立军政府。
上表可说明()
A.新政权缺乏民主性
B.军人有较大的话语权
C.立宪派内部斗争非常激烈
D.革命隐藏着失败的危险
13.1953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办法》,这次人口普查登记与选民登记同步进行。
有当事人回忆说:“大家男女老少,都穿了新衣服,像过节日一样,挂灯结彩,敲锣打鼓,然后到人口调查登记站来申报自己的人口项目。
”这说明()
A.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C.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D.社会主义政治体系正式形成
14.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
这一做法()
A.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发展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适应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解决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
15.下表为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部分县参议员、政府委员党派统计(单位: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这一结构()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
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
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6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
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
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
至明清,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
材料二
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
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
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断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
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内批会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
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
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下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
——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实质是什么?并结合唐、明、清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变化的原因。
(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
1979年9月,四川省广汉县选择在向阳人民公社开展了“政社分开”改革试点,将公社机关20名干部分为三块,一块负责党务和行政工作,共6个人,一块负责农副业生产,共10个人,一块负责社队企业,共4个人,初步形成了党、政、经分设的基本组织框架。
1980年6月18日,已经挂了22年的“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牌子终于被摘下来,换上“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建立了乡党委、乡政府和农工商总公司。
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组。
由此揭开了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社改乡”序幕。
——摘自王佳宁《中国经济改革30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民公社改革的背景及措施。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与戊戌变法相比人民公社改革的方式有何进步性。
(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表3
表3为美国《1787年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比较。
从表中提取中外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