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珍《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
第2课时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高二生物组李珍珍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教材(苏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它涵盖了种群间互利共生、竞争、捕食与寄生四种关系,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四种关系的概念、实例与曲线表示。

本节内容属于上节课所提到的群落特征的一部分;同时,也为后续的食物链、食物网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比较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四种种间关系。

能力目标
运用数学模型解释并理解四种关系。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科学校正前科学概念。

情感目标
认同种间关系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比较互利共生、竞争、捕食与寄生四种种间关系。

教学难点
互利共生与寄生的区别。

运用数学模型描述各种种间关系。

4教学过程
【锚式问题】
播放视频《猎豹捕食鸵鸟》,回答下列问题:
1.视频中描述的是什么关系?
2.这种关系是种群之间的还是种群内部的?
3.根据生活经验告诉你的同伴,生物个体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先行组织者】
生物群落的特征有哪些?
1、物种多样性;
2、种间关系;
3、优势种;
4、群落特征等。

【梯次探究】
1、自主探究
链1:阅读课本,思考如下问题:
(1)什么是种间关系?
(2)常见的种间关系有哪些?
(3)请你找出每种种间关系的概念,并能用实例进行解释。

明确:(1)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

两个
种群的相互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地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

(2)常见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竞争、捕食与寄生四种,具体逐一介绍。

链2:构成地衣的真菌和藻类彼此能为对方提供什么?她们属于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哪些相关实例?
明确: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藻类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能吸收水和无机盐,从而供给藻类,二者相互依存,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实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反刍动物与瘤胃中的细菌、人与大肠杆菌、白蚁与肠道内的鞭毛虫。

表示方法:
链3:阅读课本P66积极思维《分析两种草履虫之间的竞争现象》,思考草履虫种群数量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
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

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链4:(1)什么是竞争?竞争的同一资源有哪些?
(2)竞争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3)竞争的结果是什么?如何用曲线来表示?
明确:
(1)竞争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妨碍作用的现象。

同一资源包括食物、水分、空间、阳光、无机盐等。

(2)竞争强度与亲缘关系的远近、生活习性的不同有关。

(3)如果双方生存能力不同,则出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如图A;如果双方生存能力相当,则出现“你强我弱”的周期性变化,如图B。

但能力关系图均如图C。

图A
图B
图C
链5: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

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以上体现的是哪种种间关系?
明确:
捕食关系:一种生物取食另一种生物的种间关系。

如:猪笼草、狼吃羊、羊吃草等。

“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先增加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加者为捕食者。

可表示为:
链6: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当蝙蝠蛾的幼虫越冬时,被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变为菌核使虫体的组织破坏而死,残留外皮。

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有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

这种真菌和幼虫的关系是?
明确:
寄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利用的物质为营养并对宿主造成危害的现象。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
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时间
体表寄生
体内寄生
2、指导探究








链6:寄生于互利共生有什么区别?寄生与捕食怎么区分?
明确:(1)寄生与互利共生:
相同的是两者都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不同的是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而寄生的两种生物,对寄生者来说,当然是有利的,但对寄主来说,则是有害的。

(2)寄生与捕食:
寄生是寄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组织液、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

如果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位,就是捕食关系了。

【运用质疑】
1.几十年前,欧洲的一种百灵鸟被引进美洲,这种鸟的生活习性与当地的草地百灵鸟相似,后来发现草地百灵鸟绝迹了,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
2.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触动腺毛,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营养。

这种关系在生物上是()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3.根据高斯的实验可以推断出()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4.大肠杆菌中的某些种类生活在人的大肠内,吸取养料,同时又可合成一些维生素供人需要,这些大肠杆菌与人的关系是()A.共生 B.捕食 C.寄生 D.竞争
5、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A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课外延伸】
请你查阅资料,认真分析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互生一定是双方都有利吗?举例说明。

2.除了种间关系,生物个体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3.今天所学的种间关系属于斗争还是互助?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
第2课时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一、种间关系:
二、四种种间关系的比较:
概念、实例、特点、关系曲线与能量示意图
三、寄生与互利共生、捕食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